?

許全喜:甘許泥沙寫青春

2019-09-10 07:22林晶晶
黨員生活·下 2019年7期
關鍵詞:泥沙長江

林晶晶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千百年來,滾滾的江水哺育了兩岸百姓,她挾帶的泥沙造就了廣袤的平原,但也時常給水利工程帶來致命的威脅。

在長江水利委員會,有一位“玩泥巴”的水利專家。他帶隊成功研發了國內首個泥沙實時監測與預報體系,把水中變幻莫測的泥沙納入了監控網,像洪水預報一樣,第一次實現了泥沙的滾動預報;通過大量的試驗研究,提出了三峽水庫沙峰排沙調度、消落期庫尾減淤調度等“蓄清排渾”新模式,為解決水庫淤積這一世界性難題提供了一種新途徑。

他,就是許全喜,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長江水文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經歷98洪災 立下青春誓言:一生與水利為伴

許全喜的家鄉,在武漢新洲舉水河畔,父母都是靠天吃飯的農民。夏收時節,洪水往往不期而至。面朝黃土背朝天地勞作了一年,卻常常因為洪災竹籃打水一場空。興水利、除水害,從小時候起就在他的心里埋下了種子,也成為他大學報考武漢水利電力學院的源動力。

1998年夏,長江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長江大堤頻頻告急,學校在食堂貼出征招防汛抗洪搶險突擊隊員的緊急通知,正在該校讀研究生的許全喜當天就主動報名,隨即被派到武昌月亮灣險段參加搶險。

在堤上堅守的日日夜夜,讓許全喜至今無法忘懷的是,大堤上四處飄揚的鮮紅黨旗、奮勇抗洪的解放軍戰士,以及一個個簽滿了名字的“人在堤在、誓與大堤共存亡”的生死牌。

在這一年,他獲評為“武漢市防汛抗洪搶險先進個人”,也光榮地成為了一名共產黨員。

1999年夏,長江再發洪水,已是長江水利委員會職工的許全喜,為編寫長江流域防洪規劃,到荊江河段查勘。

當他聽沙市水文站的同事說,在“98抗洪”最危急的時刻,長江水利委員會在1個小時內,就6個關鍵問題做出了準確回答,為中央作出荊江不分洪的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

從那個時候起,許全喜就下定了決心:水利,這輩子我干定了!

防汛是長江天大的事。心懷抗擊水害的夢想,經過多年的研究,許全喜和團隊首次將中國北斗衛星通信技術應用于水文測報,為萬里長江、千里江堤裝上了千里眼、順風耳。

2017年4月,湖北省洪湖長75米、寬22米蝦子溝段突發崩岸險情,嚴重危及長江干堤防洪安全。

險情就是沖鋒號!許全喜隨長江防總專家組連夜奔赴崩岸現場,冒著水流湍急、岸坡坍塌的危險,連夜開展應急監測。在短短3天時間內,準確找到崩岸原因,判斷了發展趨勢,為崩岸的及時處置提供了科學依據,得到了國家防總、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贊譽。

2018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城陵磯水文站?!八恼静捎玫氖俏覀冏灾餮邪l的核心設備?!痹S全喜深感自豪。

聚焦泥沙研究 服務國之重器:三峽工程

從本科到碩士,后來讀到博士,許全喜選擇的專業都是河道泥沙研究。當父親得知他干這項工作時,就笑著說,我和你媽媽一輩子都在和泥巴打交道,沒想到你讀了這么多年書,到頭來也是個“玩泥巴”的命!

許全喜這泥巴一“玩”就是20多年,還“玩”到了三峽。

1999年起,許全喜就開始參與三峽工程泥沙問題攻關研究。20多年來,他深入長江上游主要產沙區,數十次輾轉于重慶、四川、云南、貴州、陜西、甘肅、湖北等地,收集了數以億計的自然地理、水文氣象、水土保持、水利水電工程等數據,撰寫科研報告100多本。在前人的基礎上,進一步系統地摸清了三峽水庫上游來水來沙變化規律,為三峽工程泥沙問題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礎,也為給出“三峽水庫在300年內不會被泥沙淤死”的結論提供了科學依據。

“泥沙在水流中,往往是一團一團的不間斷運動,具有很大的隨機性?!痹S全喜說。對水中泥沙運動進行實時監測甚至預測預報,難度可想而知。

以往的方式是先在水中選點取樣,而后進行沉淀、烘干、稱重等一系列操作,最快也需要7天才能得到水流中的泥沙含量。

許全喜帶領團隊,從國內外引進數十種水文測量儀器,在長江上、下,經過近5年上萬次的比測試驗和科學分析,終于選定了合適的測驗方法和設備,能在半小時之內完成水流含沙量的測驗。2010年以來,他帶隊研發了國內首個泥沙實時監測與預報體系,實時掌握了三峽泥沙變化情況,率先在國內實現了懸移質泥沙含量的實時報汛。與此同時,通過成百上千次的觀測試驗研究,開創性地提出了三峽水庫沙峰排沙調度、消落期庫尾減淤調度等“蓄清排渾”新模式。2013年,該成果榮獲水利領域最高獎項——大禹水利科學技術獎。

2018年7月,三峽水庫上游普降大到暴雨,入庫洪峰達到59300立方米每秒,洶涌的江水裹挾著大量泥沙涌進庫區,短短7天時間就達到了7400多萬噸,水庫排沙形勢異常嚴峻,各方極為關注。

那幾天,咨詢電話幾乎把許全喜的手機打爆了。他不停穿梭于辦公室、防汛會商室,時刻緊盯著三峽水庫的水沙變化過程,用團隊自主開發的數學模型,不間斷地計算和預報洪水和泥沙進程。

經過幾天日夜奮戰后,許全喜提前3天向長江防總準確報送了沙峰抵達三峽大壩的時間,并提出了三峽水庫科學排沙的建議。長江防總采納了他們的建議,最終通過科學調度,取得了良好的沖沙效果。

點“沙”成金 讓水利技術走出國門

“許全喜不僅業務精湛,還能夠將技術與社會服務相結合,轉化為真金白銀?!苯陙?,許全喜帶領團隊,積極服務長江沿岸地方經濟建設,平均每年為單位帶來數千萬元的創收。

真金白銀的背后,是激烈的市場競爭,對許全喜及團隊過硬技術的認可。

1999年,許全喜武漢水利電力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進入長江委工作。當年,恰逢國家開始籌備建設宜萬鐵路,這是當時我國修建難度最大的山區鐵路。在哪里跨過長江是一個十分復雜的技術問題。

許全喜一參加工作,單位領導就把這個重要任務交給了他?!斑@是壓力,也是責任!”

他來到檔案館,查閱了幾十萬字的文獻資料和上千張水下地形圖,和同事們一起,硬是趴在圖板上,用縮放儀、放大鏡千挑萬選、反復求證,終于找到了合適的橋址。

“現在每次到宜昌出差,看到由我們確址的宜萬鐵路大橋,都會感到由衷的驕傲和自豪?!痹S全喜說。

由于這次成功的經驗,幾年后,許全喜又被委任開展葛洲壩至上海高壓輸電線路漢江跨越工程的技術論證。

由于時間緊、任務重,他主動擔起了數學模型計算的重任。那時辦公室里只有一臺電腦,大家需要排隊、搶著用。為了不影響工作進度,他帶著被窩和一箱方便面,晚上守在辦公室,不斷修改、不斷完善數學模型。困了就在沙發上瞇一會兒,餓了就啃幾口方便面。

十多天后,一箱方便面見了底,成果也如期交付審查,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基于這兩次的突出表現,他又陸續承擔了新建武漢至宜昌鐵路7座特大橋的技術論證工作,主動自我加壓,提前幾個月完成了任務。

現在,許全喜及團隊的技術水平不僅在國內首屈一指,而且逐漸走出國門,成為了中國技術、中國形象的代言人之一。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長江水利人積極響應,紛紛走出國門,發揮技術優勢,開展合作援建。

2015年,許全喜和團隊承擔了中國至老撾鐵路云南段的技術論證工作。鐵路要穿越海拔三千米的哀牢山、無量山無人區,他們在崇山峻嶺中跋涉了30多天,冒著50多攝氏度的酷暑,硬是一座一座摸清了60多座跨河大橋的水文、氣象、地理特性。

“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在瀾滄江大橋附近,只有一條一米寬的崎嶇山路,人跡罕至,上是一線青天,下是千米懸崖,同行的一位同事,一不小心腳打滑,跌落懸崖,幸虧被一棵大樹擋住,才撿回了一條性命?!敝两窕貞浧饋?,許全喜仍然有些后怕。

即便如此,2016年以來,他和團隊,遠赴秘魯、厄瓜多爾、巴基斯坦、老撾、緬甸等國家,積極開展政府間水利合作項目,展現中國實力,贏得各國高度贊譽。

老撾國家水資源信息數據中心,由習近平主席和老撾國家主席本揚共同見證簽署,是中老瀾湄合作的標志項目。許全喜先后率20多批次人員,攜帶自主開發的設備,采用中國標準和北斗衛星通信技術,實現了老撾水文水資源數據的自動采集和互連互通。

老撾政府總理通倫在數據中心建成揭牌儀式上說:“這是落實兩國元首共識的具體實踐,中方采用最先進的理念、技術和設備,為老撾提供了十分寶貴的援助,充分體現了兩國人民的深情厚誼?!?/p>

聚“沙”成塔 引領紅旗團隊

“一個人見人愛、總是樂呵呵的小胖子?!遍L江委水文局副局長官學文在水利系統工作了近30年,也和許全喜相識多年。談及許全喜,官學文不吝贊揚:“不論面對多少的壓力和困難,許全喜總是充滿了干勁和拼勁,并將正能量帶給他的團隊?!?/p>

2015年7月份,技術研究中心第二研究室副主任李雨博士隨許全喜到云南調研考察,一路上,許全喜啃干糧、宿農戶,毫不叫苦?;貋砗?,李雨博士完成了《中老鐵路云南玉溪至磨憨鐵路工程沿線涉河橋梁洪水影響評價報告》。當許全喜將看過的報告還給他時,李雨發現,一本厚厚的報告,幾乎每一頁都有紅筆或者鉛筆涂畫的痕跡,大到框架調整,小到標點符號,都詳細標注了修改意見。

“將無貪生之念,士有必死之心?!痹诶钣暄壑?,許全喜是用自己的敬業精神,為大家做出了表率。

而在共事13年的同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袁晶博士的眼中,許全喜像個“老母雞”一樣,用關愛把身邊的同事都攏在了一起?!?012年,我的父親確診了癌癥,當時,許主任第一時間就問我需不需要錢?!痹Ц袆拥卣f,“其實,他也并不富裕,卻樂于幫助別人?!?/p>

在許全喜36人的團隊中,黨員19名,博士6名,碩士9名,平均年齡42歲,涉及水文、治河、電子通信、自動化、GIS等7個專業。許全喜注重發揮專長,大膽使用年輕人作為項目技術負責人,加速鍛煉成長。同時,他將黨建與業務工作相結合,推行黨員、職工“一人一單”管理模式和ISO質量管理體系,探索出了“兩定兩抓一提升”支部工作法,用務實、高效的黨建工作抓出了一個湖北省直機關“紅旗黨支部”。

“他呀,適合做朋友、同事,不適合做老公?!痹S全喜的妻子顧玉蘭開玩笑地說。20年來,他奔波于大江上下、全國各地,最多的時候,一年出差150余天。

許全喜的父親雙目失明18年,他幾乎沒有時間侍奉陪伴;哥哥重病住院,他沒能見到最后一面;他的女兒今年18歲,一家三口僅一起出門度假過一次,在海南匆匆過了個周末……

2019年7月5日,湖北江陵荊江大堤黃林垱發現管涌險情,清晨7點剛過,許全喜就接到了長江委水旱災害防御局的緊急電話通知,要求立即開展險情分析。

從早8點一直到晚上12點,許全喜和他的團隊從水文情勢、河道沖刷等方面對管涌的原因進行排查分析,為管涌險情的迅速準確處理提供了重要依據。

這樣的緊張與壓力,是許全喜工作的常態,疲憊過后,守護長江的初心——“將這江河無常,化為可預可知;將這驚濤駭浪,化為歲歲安瀾”,仍讓他豪情萬丈。

記者手記

責任與榜樣

“我的爸爸很忙,但是,他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家人的關愛?!痹S全喜的女兒許祺寧說?!鞍职纸洺3霾?,但總不忘給我帶些好吃的。甚至是飛機上他覺得好吃的小面包,也留著帶回來給我吃?!?/p>

即使陪伴女兒的時間很少,即使有很多的愧疚,在女兒眼中,許全喜是一個有責任感的爸爸,也是她敬愛的榜樣。

“他有這份責任心,端這個飯碗,要對得起單位?!逼拮宇櫽裉m與許全喜在大學時相識相愛,多年走來,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她習以為常。

“你是農村出來的,現在生活好了,沒有理由不好好工作?!痹S全喜的母親,總是這樣教育他。

這是一個在水文一線工作了20年黨員的家庭,有奉獻、有犧牲,無怨尤、無悔恨。這是家風的熏陶,是責任感的傳承,是言傳身教的榜樣,更是一種不忘初心的精神,在始終閃爍著光芒。

猜你喜歡
泥沙長江
泥沙做的父親
長江掠影
熊長江
為什么大象洗完澡后愛往身上涂泥沙?
大疫
快樂的流水
長江8號
長江8號
長江8號
流入大海的泥沙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