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信息技術與高中地理教學的融合

2019-09-10 07:22莫榮志
教育界·A 2019年1期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策略信息技術

莫榮志

【摘要】當前,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讓教育部門意識到了先進教學技術對于教育的重要意義,因而不斷將先進教學技術引入課堂,讓其輔助教學。教育方式的改革讓高中教學工作步入了新的階段。但與此同時,新的問題也接踵而來,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更好地實施教學,是當下要關注的重點。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地理;教學策略

與其他科目不同,地理學科是一門信息量較大且抽象的學科,若只根據課本內容,學生很難將知識理解透徹。同時,對于教師而言,只通過板書、講解等傳統教學手段,無法將地理中豐富的內容表達出來。而現代信息技術則能彌補傳統教學中的不足,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地理,但同時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信息化教學的優勢

1.化繁為簡,加深理解

地理是信息量巨大的學科,綜合性極強,傳統教學中受時間和空間的影響較大,教師無法系統全面地向學生講授知識。自多媒體引進后,教師用視頻、圖像等多種方式,向學生講解較難理解的地理現象,用更直觀的方式,加深學生的理解,把抽象的概念轉變為可直觀感受到的動畫形式,降低了學習地理的難度。如在學習“天體系統”這一內容時,教師可通過動畫的方式向學生展示各大行星的位置關系及它們是如何進行公轉和自轉等信息。諸如此類煩瑣的文字內容,用動畫便可解釋得十分清楚,極大地改善了課堂教學,節省了上課時間。

2.激發興趣,幫助學習

學生對于講課、板書等傳統的教學方式幾乎已失去了興趣,只是被動地接受著,且傳統教學方式的效果也不盡如人意,難以達到預期效果。而新媒體教學不同,它通過視頻等一系列新奇的方式,抓住學生的眼球,從而讓學生喜歡并主動學習地理。例如,在人文地理的學習中,教師可用一個簡短的視頻講述不同區域的文化環境,還可將當地的風景用圖片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同時,教師在此過程中可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讓雙方達到更好的配合,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識。

3.豐富內容,及時反饋

新媒體教學除了改進、彌補教學的不足之外,還可以很好地擴展了教學內容,讓教學不只局限于課本知識,很大程度上開闊了學生視野,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同時新媒體還能幫助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時反饋問題,有助于教師調整下一階段的教育教學內容。在學習中國各行政區的過程中,教師可通過多媒體猜名稱、拼圖等方式讓學生牢記各省的形狀及地理位置。這種方式能加深學生的印象,反饋學生掌握的情況,從而大大提升了教學效率。

二、存在的問題

1.資源利用不充分

當下,大多數地區的教學都能得到新媒體技術的支持,但因一些教師素質不高、認識思想不深刻等因素,造成資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不少教師沒有從根本上意識到信息技術對地理教學的重要意義,仍采用傳統的教育方式,造成資源的浪費。還有不少教師沒有意識到多媒體的實用性,徒有形式,而內容仍是傳統教學的內容,只是為了使用多媒體而使用多媒體,多媒體只是可有可無的存在。且這種情況下,教師只是利用多媒體的一些基礎性操作,或者說是十分簡陋的操作,導致多媒體發揮的作用微乎其微,且對教學而言,沒有質的改變,只流于形式化。

2.缺乏系統化

地理教學所涉及的范圍較廣,信息量較大,在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往往缺少系統性。課件、視頻占據了課堂的大部分時間,雖然一定程度上能讓學生對地理學習產生興趣,但過多的無關信息會讓課程的重點無法突出,對學生學習造成了一定的負擔。在多媒體使用中,若教師過分注重課件表面的華麗、色彩的搭配等讓學生充滿新鮮感,而忽視教學重點、課堂的實質內容,則無法提高地理教學的效果,同時還可能影響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湘教版教材中涉及很多圖片信息和相關活動,有不少教師沒有系統、遞進地進行教授,而是一股腦地將圖片、材料信息灌輸給學生,忽視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3.與實際教學結合不充分

當下,網絡能幫助人們快速找到所需內容。對教師而言,制作PPT等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或受個人能力的限制,不少教師直接在互聯網上尋找所需的素材,做略微的改動,更有甚者直接復制粘貼,其內容與實際教學一定會有出入,甚至與教材的版本不一致。不論如何,教師的教學內容一定要與實際情況緊密結合,若一味偏離實際,則導致多媒體的引進無法對教學真正起到作用,且影響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教師應結合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狀況和反饋的問題對自身進行反思,不斷進行調整。

三、對教學的幾點建議

1.強調教師的作用

在教學過程中,不能讓現代信息技術主宰課堂,弱化教師的作用,而要明確教師的主導地位,多媒體只是起著輔助教學的作用,不同于以教師為主的傳統教育模式?,F代教育以學生為主,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課程的學習,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只是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F代技術只是為這種互動性課堂提供輔助作用,通過活躍氣氛、豐富內容來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更好地交流互動,從而提升學習效率。教師在此過程中要掌握好節奏,積極引導、實時互動,及時發現、解決問題,利用多媒體拓展學生思維,努力達成教學目標。

2.合理運用現代技術

在運用多媒體技術時,教師應盡量做到最充分、最有利的使用,以最大化地提升教學效率。教師應充分結合實際課堂內容,對PPT、動畫等仔細考量,檢驗其是否運用恰當,是否達到預期效果。就PPT來說,不能過于煩瑣、花哨,避免學生的注意力被次要內容吸引,但也不能過于乏味,只是將課本的知識“搬運”到幻燈片上,如何能達到最有效的利用,需要地理教師不斷推敲、不斷調整。

在學習“不同種類的巖石”時,只通過圖片展示是無法讓學生產生深刻印象的,還容易使其混淆。教師可通過活動——尋找校園里的各類巖石,以活動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引導學習,激發學生興趣,同時還可運用地理模具、掛圖等相關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

3.提高教師素質

新媒體運用對教師自身的要求較高,學校要重視對教師素質的培養,通過培訓、自主學習、優秀課件分享等方式讓教師意識到多媒體教學的重要性,進而促進其分享學習。在用PPT進行教學時,要注意不能把幻燈片切換得太快,要保證學生的聽課效率;同時要突出重點,并非講解所有內容,要略過不重要的知識點,著重講解重點內容?;脽羝O計切忌密密麻麻,應做到美觀大方。

四、結語

通過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的融合,轉變了枯燥的地理學習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如何能達到更好的效果仍需要教師結合實際教學情況不斷探索,不斷調整、不斷改進,學生和教師都將在此過程中有新的收獲。

【參考文獻】

張麗美.淺談信息技術與初中地理教學的結合[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7(2):44.

猜你喜歡
高中地理教學策略信息技術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巧學信息技術課程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教改實踐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巧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回歸生活實際的高中地理教學研究
關于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果提升的具體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