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社會工作模式在大學生學生管理中的運用

2019-09-10 07:22李勁
高考·下 2019年7期
關鍵詞:社區服務

摘 要:近幾年,社會工作在中國發展迅速,也逐漸形成一套完整的發展體系即社會工作模式,社會工作模式在解決各種社會問題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種模式逐漸被應用到企業、社區、家庭等各個生活領域。這為做好學生的管理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本文主要探討將社會工作模式應用到大學生的管理中的全新嘗試,以期為更好地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社會工作模式;大學生管理;社區服務;團體活動;一對一教導

學生管理這一工作的主體是學生,而大學生數量龐大,每個學生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千差萬別,再加上當今教育模式開放,更加注重學生個性化的釋放。這種復雜形勢下,大學生的管理工作面臨著更多的困難,如果不加快步伐尋找大學生管理的創新路子就無法滿足高校的發展需求。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高校需要將社會工作模式引用到大學生的學生管理工作中,建立新穎的符合學生身心特點的學生管理模式。將社會工作模式引用到大學生管學生管理工作,是對傳統大學生管理理念的進一步深化,有利于使大學生管理工作取得卓越成效。

一、社會工作模式為大學生的學生管理模式提供借鑒

第一,傳統的管理模式無法適應社會形勢發展需要。傳統的學生管理模式通常以集體管理和統一管理為主,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特點,這種教育模式并未實現調動學生主動、積極、熱情地參與到學生工作中的目標,原有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往往并沒有達到理想化的發展目標,大學的學生管理工作依然面臨著諸多困難。

第二,社會工作模式與大學學生管理有著內在統一的目標。首先,二者具有共同的發展目標,即二者都是為了促進學生德智體勞的全面發展;其次,二者具有共同的育人理念,都以學生為根本的出發點,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再次,二者可以在管理模式上優勢互補,相互作用,相互促進,共同配合;最后,社會工作模式應用到學校管理中有利于開發學生潛能、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大學管理工作的順利實施。[1]

第三,社會工作模式引入大學學生管理是與學生和學校發展需求相契合的。社會工作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管理與服務工作,大學本身就是處于社會中的學校。社會工作具有的特性與學校的發展目標具有一致性,在大學學校管理中引入社會工作模式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一方面,對學生來說,通過各種措施的結合能幫助學生解決一系列學習、生活問題,創建和諧有序的學習生活環境,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能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解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對學生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對學校來說,能夠促進大學教師強化教育工作的理念,促使他們改進教學方法和工作模式,提高大學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社會工作模式在大學生管理中的實踐

第一,對學生開展一對一的教導工作。教師是大學生的引導者、示范者、啟發者,教師進行學生管理工作尤其要注意的事情是不能與學生硬碰硬,而是要走心,用教師的真情贏得學生的真情,用真心贏得真心。在教師對學生一對一的服務指導工作中,教師要學會換位思考,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溝通,及時對學生進行開導;無論是批評還是表揚學生,教師得讓學生感覺到你對他的教育是誠懇的,是用心的,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放下防備心理,打開心扉將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想法對教師傾訴。這種一對一的教學模式有利于拉進師生之間的感情,減少師生隔閡,強化學生管理,解決學生存在的種種身心發展問題。[2]

第二,將社區服務工作引入大學生管理模式中。社區工作強調社區內部資源的整合,通過讓學生深入社區,開闊學生的視野,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和增強責任感。具體應用到高校學生的管理工作中的,具體操作步驟是將學生宿舍劃分為幾個片區,每個片區相當于高校的幾個小社區,劃定每個社區的區長,由區長制定本區的管理制度和運行模式,實現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通過社區工作法有效整合高校資源,提升學生的管理服務意識,強化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做好學生的管理工作,促進高校的和諧發展。

第三,定期開展團體活動,深化生生情誼。社團是大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社團活動是學生生活活動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學校社團活動形式豐富,種類齊全,有利于學生個性化的培養;社團活動強調自愿、民主、個性、合作的發展特點,[3]有助于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鍛煉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讓學生通過活動找到歸屬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合作意識、表達意識、創新意識,實現自我價值發展需要;獲得課堂學不到的知識,增強社會實踐能力,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更好的在社會上立足。

三、結語

當前的大學生社會管理工作要朝著創新化、多樣化、高效化的方向發展,傳統管理模式必須得到改善,同時新型管理方式還要與社會發展相契合,與時代步伐相接軌。無論是一對一的服務還是開展團體活動或者社區建設,其本質、工作理念、根本目的都是一脈相承的,它們的不同之處僅僅在于方式手段的區別。通過將社會工作的多種管理模式實踐在大學學生管理工作中,能夠進一步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建立良好的宿舍關系;弱化師生的情感隔閡,提升學生管理的效率,促進學生管理工作模式的創新,從而適應新形勢下教育工作的新要求。

參考文獻

[1]唐勇,劉伶俐.社會工作模式介入高校學生管理的理論路徑[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5):65-68,76.

[2]閆曉楠.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探索,2011(10).

[3]王寧.社會工作模式在高校學生管理中的運用[J].高等教育,2016(12):100.

作者簡介:李勁,(1982.10-)男,漢族,四川成都人,大學本科,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研究實習員,研究方向:思政,心理學,法學

猜你喜歡
社區服務
社區服務智能化構成要素及其演進方向研究
圍繞社區服務需求就業創業大有可為
海南社區老年群體需求調查研究
貴陽市主城區居家養老現狀及對策研究
貴陽市主城區居家養老現狀及對策研究
互聯網社區管理創新模式研究
如何進行校園法治文化建設
我國城市社區服務存在的問題與改進
我國城市社區服務需求分析與完善措施
如何提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會計工作質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