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辦高校國際教育與交流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2019-09-10 04:55鄒顯波
錦繡·中旬刊 2019年7期
關鍵詞:民辦高校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教育國際化進程的不斷深化,我國高等院校國際教育與交流工作取得了較大的發展。但在地方本科高校,尤其是民辦高校中,高等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中仍然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

關鍵詞:民辦高校;國際教育;問題原因分析

1.國際教育與交流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重視程度不夠,國際教宵工作缺乏頂層設計

很多民辦高校對本校的國際教育與對外交流工作重視程度不夠,有的學校甚至只有“外事辦”處理外事接待工作,并未把國際教育與交流工作納入到本校的發展戰略中。少數學校盡管在戰略上高度重視,但行動力度不足,普遍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得力等方面的問題。民辦高校的管理機制是董事會授權下的校長負責制,如果缺乏戰略性的頂層設計,學校的國際教育與對外交流工作發展,就會腳踩西瓜皮,沒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更何談效果和創新。

1.2教職工的意愿和能力限制了發展國際教宵的項目和模式

由于外語水平和專業能力相對較低,進行國際學術交流有一定的困難,校內教職工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普遍不高。在民辦本科高校中,很多外事工作人員在上崗前都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培訓,而且缺乏實戰經驗,大部分都是由外語專業的行政部門轉崗過來的,對國際教育與交流的認識不全面不深入,只能依靠自身的嘗試和在實踐過程中的摸索,獲取國際教育與交流的信息資源的能力不強。校內人員的主動性、國際意識和工作能力,限制了國際教育與交流的項目范疇和模式:“走出去”方面,主要依靠中介或國外高校的中國代理的上門聯絡?!罢堖M來”主要依靠中介機構在國外設點引進第三世界國家的語言生。

1.3硬件條件差,全英教學少,留學生冊務水平滯后

由于校園建設幾乎沒有國家財政的支持,資金全部來源于投資方,民辦本科髙校硬件設施相比公辦院校存在著很大差距,尤其是留學生的標準間住宿、分宗教食堂等方面,很多民辦本科高校無法提供。另外,由于民辦高校的師資力量有限,除外語專業外,其他專業能全英文對外教學的老師更是鳳毛麟角,加之沒有政府對于留學生獎學金支持,因此吸引到的留學生數童很少,優秀的更少。留學生所選擇的專業主要集中在護理以及漢語言文學等少數的專業,而外語教師教授的也只是語言類的科目,從事其他專業教育領域外教師很少。

2.阻礙民辦本科高校開展國際教育與交流的原因分析

民辦高校其由企業投資舉辦的性質決定了其不僅具有教育性,同時還具有產業性特征,具體表現為:在高校的創建和教學開展中不依賴政府的財政撥款,而是采用自收自支的方式自給自足,所以民辦本科院校必須要不斷的提升自身的造血能力,通過不斷的資本積累推動高校的發展;同時與公立高校相比,民辦本科院校更注重財力以及人力等資源的投入和產出效率,經濟意識更強;此外,民辦高校的市場嗅覺敏銳,在人才的培養目標設定以及專業的設置中都更注重用人單位和社會的需求,最后,民辦院校更注重品牌的樹立和打造,以期通過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高校的競爭力。作為企業,沒有收入,沒有利潤,就沒有生存和發展。發展國際教育與交流,要兼顧教學育人和經濟效益,尤其是投入與產出比,是否為盈利創收項目,是董事會(投資方)比較看重的利益點。因此,民辦本科高校開展國際教育與交流工作,出現的思想落后、措施不力、經費短缺、硬件滯后、人員不主動等問題,歸根到底是由于沒有在國際教育工作上找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髙校功能)的平衡點,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2.1董亊會和原母體學校之間,在國際教宵發展理念上的分歧

民辦本科髙校的起點,是以公辦高校的二級學院身份出現的,從某種程度上講,公辦髙校與社會資本合作辦學也是公立高校優質教育資源尋租和社會資本求租的動因推動下完成的。在此過程中,不斷暴露出作為投資方的社會資本與晦體高校雙方因追求的效用函數不同所產生的矛盾問題。作為原舉辦者之一的母體學校,在國際教育與對外交流方面,更加看重的是代表著康莊大道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和機構的申辦。而作為投資方代表,董事會更加在意的是對外合作過程中如何有效利用現有教學設施擴大生源,如何宣傳和鼓動在校學生報名高端游學項目和3+2海外碩士項目,而非加大資金、人員和時間的投入,在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漫長的申報、驗收和嚴格的監管中。

2.2長期目標和短期利益之間無法兼顧的矛盾

由于企業逐利的性質,使得學校董事會在國際教育與對外交流問題上,很難做到將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兼顧。一些學校選擇將國際生(留學生)招生和海外碩士項目外包,短期來看,運營操作風險小、資金投入少的外包項目,可以用最少的人員和資金投入解決國際化氛圍營造和留學生的引進等問題,但從長遠來看,對學校的教學質量提升、學科建設的發展,以及校內人員國際化事務運作能力的提升,都沒有明顯的幫助。

2.3現實條件與學生訴求之間的差距

對于民辦本科高校而言,不是不想給學生提供最好的國際教育服務,而是苦于要么請不到,要么達不到。首先,民辦本科高校受自身條件所限,無法吸引一流的國際教育資源,一般民辦本科高校很難遨請到一流的學術大咖,國際名流,也沒有機會承辦大型的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因此,在校生想足不出戶享受國外優質課程的機會很少。其次,由于民辦本科高校的學生學習能力和習慣一般,外語能力普遍不佳,因此想通過“走出去”改變學歷終點,申請到排名較好的大學的難度較大。

參考文獻

[1]趙歡.民辦本科高校國際教育與交流現狀與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8.

[2]彭倩.武漢市民辦高校國際化發展問題與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8.

[3]楊楠.遼寧省民辦高校國際開放與合作研究[A].遼寧省高等教育學會.遼寧省高等教育學會2017年學術年會優秀論文二等獎論文集[C].遼寧省高等教育學會:遼寧省高等教育學會,2017:10.

[4]莫云云.民辦高校國際合作辦學問題與對策探討——以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天河學院為例[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3(24):158-159.

[5]楊旸.民辦高校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的研究與實踐[J].科技資訊,2014,12(13):237.

[6]邸煥雙,姜英偉.民辦高校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對策[J].新聞愛好者,2009(24):107.

作者簡介:

鄒顯波,男(1987.3.4),漢族,山東龍口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產教融合 國際交流

猜你喜歡
民辦高校
營利性與非營利性民辦高校分類管理研究
完善民辦高校辦學運行機制研究
引導支持民辦高校轉型發展
可持續競爭優勢理論下民辦高??沙掷m發展
民辦高校黨建工作創新方向思考
民辦高校教師權益現狀調查
民辦高校內部審計監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非營利性民辦高校扶持政策體系構建研究
民辦高校稅收籌劃的幾點建議
以高度責任感 做好民辦高校統戰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