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和發展學生觀察能力的途徑與方法

2019-09-10 05:26杜飛
錦繡·中旬刊 2019年7期
關鍵詞:觀察能力化學教學初中化學

杜飛

摘 要:化學新課標中指出: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觀察能力,使學生能夠運用化學思維去認識科學、社會發展、技術革新等問題。畢竟,作為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只有掌握良好的化學知識、了解化學制劑的性質,才能更好的運用其解決現實問題,實現對化學資源的有效開發與運用?;诖?,筆者立足于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展開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和發展學生觀察能力的有效途徑與方法探析。

關鍵詞:初中化學;化學教學;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引言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需根據實驗現象分析所發生的反應及反應生成物質[1],這便對學生的觀察能力具有較高要求。故此,教師在化學教學中,應給予學生更多的實踐機會,培養其良好的觀察能力,促進其形成化學核心素養。

1、初中化學教學促進學生觀察能力發展的問題

無論是從社會對復合型人才需求的角度出發,還是從新課程改革要求來看,良好的觀察能力都是初中化學教學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培養內容[2]。但是對當前初中化學教學現狀來看,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方面還亟待改進,具體表現為:

1.1傳統教學理念亟待升級

因過去在很長一段時期內都是實行應試教育,這對于我國教育事業具有很深遠的影響。在傳統的教學理念當中,教師是課堂上的“主宰”,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在進行與化學實驗有關的知識傳授時,也是教師動手做實驗,學生在臺下觀看,學生沒有機會親手做實驗,這樣教學問題,導致學生很難積極主動的去探索新知識,缺乏在實踐中進行觀察、思考的意識。

1.2教學模式還存在不合理之處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讓更多教師開始意識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觀察能力的重要性,這不僅是學生自主思考、深入探究的基礎,也有助于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化學核心素養,使其科學意識得以不斷的發展與提高。但是,由于缺乏科學合理的理論體系作為支持,有的中學對教研工作有所忽視,大部分教師的實際教學模式還存在一定不合理之處。例如:部分教師為了節約實驗教學時間,以口述化學實驗的方式進行授課。在這種口頭講授的教學中,學生不僅失去了觀察的機會,其也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創新思維的發展,極大的阻礙了初中化學教學的革新。

2、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途徑及方法

2.1改變傳統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中心地位

新課改強調學生才是學習的中心。為實現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的一點,便是教師能夠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認識到學生才是整個課堂教學的主體,并對學生的主體地位予以充分的尊重。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是扮演引導者的角色,促進學生自主的開展學習,在遇到問題時,學生能夠開展獨立思考之后,若還存在疑問,再由教師引導學生解決,整個過程中學生是自主的開展觀察、思考與學習,這對于學生學習自主性及觀察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例如:在《生活中常見的鹽》的教學中,便可以讓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與自主觀察的方式,展開粗鹽初步的提純的實驗,使其通過觀察進行自主學習,更具學習的獲得感。

2.2引入多元化教學模式,調動學生觀察興趣

要想滿足新時期初中化學教學的實際需求,對于初中化學教師的要求也有了明顯的提升,不僅僅局限于扎實的化學基礎知識及基本的教學技能,其還應該有發自內心的對于化學的熱愛,這樣才能更好地融入到化學課堂教學當中,從而形成和諧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學生在這種輕松的課堂氛圍當中,能夠大膽的實踐觀察,從而使學生具有化學學習積極性。例如: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教學中,打破教材實驗的局限性,讓學生在多種實驗用具中自主選擇。使其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實驗探究、合作學習,并記錄實驗結果。在發揮同伴互助作用中,促進學生的取長補短,提高其觀察能力。

2.3精心設計化學實驗,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化學的基礎就是實驗,通過開展化學實驗,學生不僅能夠透徹的理解各個實驗原理,更能夠有效的提升其學習效率,這也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重要途徑,所以說,在開展初中化學教學時必須對化學實驗教學予以足夠的重視。即便是簡單的化學實驗,教師也不用拘泥于教材,可以依據課程教學內容的實際特點,精心設計一些趣味性強又與課程內容密切相關的化學實驗,讓學生進行思考與觀察。例如:在《制取氧氣》的教學中,除了應讓學生掌握利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步驟與過程,認識分解反應,了解什么是催化劑與催化反應。還可借助對錯誤資源的利用,以筆者偶然一次在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時加熱時間過短導致的實驗失誤,讓學生仔細觀察,幫助老師尋找失敗原因。

2.4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記錄,促進其學習積累

為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教師可引導學生形成記錄學習筆記的習慣??蓪⒃谌粘I钪邪l現的有趣的化學現象記錄下來,在課堂中與同伴、老師一同分享,分析其中的化學原理。通過化學日記可以督促學生時刻觀察生活中的一些化學現象,拉近學生與化學之間的親近感,增加學生對化學興趣,同時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例如:有的學生在電視上看到了“鬼火”這一現象,其便可以查閱相關資料,通過化學知識解釋產生這一“神秘”現象的原因,記錄在化學筆記中。通過寫化學日記的形式,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還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及促進其思維能力發展。

3、結語

綜上所述,新時期不僅為初中化學教學發展指明新方向,對教師的授課能力與水平更是提出了新要求[3]。以上這幾種教學策略是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進行的總結,很多教師在運用上述教學策略時所取得教學效果略顯不一,這是因教師的授課風格、學生的理解能力存在差異性導致的。因此,在化學教學中,教師應根據班級實際學情及學生的學習進度、特點等實施針對性教學策略,讓學生能在寬松、融洽的氛圍中學習,提高化學授課的適宜性、科學性與有效性。進而,構建初中化學高效課堂,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實踐能力、觀察能力不斷向更高水平邁進。

參考文獻

[1]許超軍.基于初中生“觀察/操作”能力培養的化學課堂教學案例設計與實踐[D].河南大學,2018(6):19.

[2]朱丹彤.培養初中生化學實驗操作能力教學策略的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8(6):26.

[3]王琳弘.“活動教學”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實施策略研究—以哈爾濱市為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9(6):19.

猜你喜歡
觀察能力化學教學初中化學
營造良好美育氛圍、提高學生美術素質
例談美術教學觀察能力的培養
淺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探究式教學的實施策略
多媒體技術與化學課堂教學
化學探究性學習方式的構建
綠色化學理念下的初中化學教學探究
初中化學方程式的記憶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
如何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初中化學基礎教學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