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性化服裝時尚的文化解讀

2019-09-10 06:25張博堯
錦繡·中旬刊 2019年7期

張博堯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進步發展,我國越來越重視國家的服飾時尚觀念引導。而現階段發展的中性化服飾在潮流時尚的影響下已經在衣服的分類上有了多種概念,因此必須要對其進行多元化的劃分。本文主要針對現階段的中性化服裝時尚的文化進行簡要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中性化服裝;服裝時尚;文化解讀

1.前言

近些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在傳媒和娛樂業的刺激下,時尚界已經開始掀起了一股中性化服裝的風氣。中性化的服裝開始不斷的融入了人們的社會生活,給服裝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市場上中性化風格的服裝品牌也有了穩定的消費群體。因此進一步理解中性化服飾外觀設計有利于對中性化服飾審美價值的文化基礎進行深刻理解,發揮審美價值的獨特意義。

2.中性時尚與中性化服裝

2.1中性時尚

根據相關的研究表明,中性時尚的出現源于中性化服飾的快速發展,在人群選擇中一般是選擇男女特征比較突出,或者是男女特征都不明顯的特征性質的人群,并將其放入社會生活之中,與人們的公眾審美價值進行對抗,逐步形成人們所能夠理解的公眾的時尚審美?,F階段這種中性時尚已經被上升到社會文化的層面,對于公眾的生活方式以及價值觀等都產生了強烈的沖擊。中性時尚的出現,與社會文化的發展有著緊密的聯系。中性時尚設計廣泛存在于當代中國中性文化潮流之中,為現在生活增添了新的和諧美感,也為個體帶來了服飾外觀上的新的視覺體驗,對社會的審美價值觀的豐富化和多元化奠定了基礎。

2.2中性化服飾

中性化服飾則是指的是男女之間衣著的無差別性別特征服飾,即男女皆可穿著的一種衣服品牌風格。中性服裝與傳統服裝的片面強調兩性角色扮演的服飾風格有顯著的區別。其中中性化服裝并不指的是中性裝,這種時尚裝扮主要是將中性時尚化的雙性化角色特征,通過服飾表現出來。男裝和女裝的中性化服飾是近些年來中國服裝行業發展的新的潮流趨勢服裝。這種發展趨勢表現為在男裝衣服設計上加上圓潤的肩線和柔和感的裝飾花紋以及應用更加豐富的色彩來裝飾服飾的配件設計,而對女士服裝而言,開始采用男裝的簡潔和利落線條,使得部分圖案具有動感力度,在衣服的設計中顯露硬朗和鋒芒的設計特質。除此之外,還形成了一批以中性化為主打風格的服飾品牌,如純粹,odbo以及注釋等,這些品牌服飾設計造型帥氣,現代感強烈,已經具有強大的市場和穩定的消費群體。

3.中性化服飾外觀的心理意義

3.1適應職業角色的需要

在具體的社會生活發展中,現代職場競爭激烈,職業角色對著裝的影響已經開始逐步的放大。據相關的研究表明,男性在社交場所開始采用部分女性的特質來形象化自己可能是意識到社會中消費者對于女性的廣泛的包容性,以及在多元化的商業氛圍中,能夠使得自己在公關,溝通和營銷方面增加優勢。除此之外,現代的職場女性也對自身的服裝裝扮更加的注重,開始學習部分職場中溫文爾雅式的社交禮儀,利用自身的簡潔式的服裝提升自有的氣質,形成一種翩翩的儒雅風度,提升自己在職場競爭中的形象魅力,進一步在外在的基礎上讓管理層看到自己的能力和才華。

3.2雙性化的氣質更具有社會適應性

在具體的社會發展中,除了男性和女性之外,還有一種雙性化的性別角色。根據大量的研究表明,我們會發現同性別特征典型的個體更加受人歡迎,且其更富有創造力和適應性,能夠很好的適應各種情境的需要,具有良好的人際關系。隨著男性和女性共同參與到社會生活中,使得男女中性化的特質日趨明顯,女性希望能夠在事業方面得到與男性同等的機遇,必然要發展與男性特質一致的特征品質;而男性想要逐步地表現出自身的形象魅力,也必須要改善自身原有的剛硬特質。因此,雙性化角色的社會結構特征是現代社會所延伸出最具有時尚感以及現代感的結構特質,是社會發展所不斷延伸出來的一種獨特審美品質。

3.3個體外觀管理中的揚長避短

在具體的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應該在社會生活中建立起相應的著裝原則,對自己的外觀做出合適的管理。就相貌和氣質而言,本身有一部分人就帶有異性特征,他們選擇中性化的加裝扮,正是將自己的中性特征魅力發揮到極致,從而顯得更加的獨特和時髦,整個人更加具有時尚性。因此中性化的個性特征和行為方式,可能恰好是對于自己身上的某種無意識的特征品質的極致發揮,對某些自我品質的內容表達,因此其可以看作是一種回歸人本質的一種屬性現象。采用一些中性化服飾,可以進一步的改善個人理解中的不足差異之處,把自身的魅力得到放大,不斷的完善對于自我的外觀管理。

4.中性化服裝的審美價值

在具體的社會生活中,由于服飾文化習慣的寬容程度不同,中性化服飾時尚在表現形式上,女性的男性化較之男性的女性化更為突出和普通。這種男裝女裝之間的中性化期傾向所存在的認同差異源于社會中人們對于男裝女裝之間的寬容度。每一個人所扮演的角色,其實都承載著一套特殊的服飾與相應的服飾特征,二者之間共同構成了特定的服飾范疇。在具體的社會人群期盼中,當著裝表行為表現出對傳統性別之間角色的背離和變異時,個體往往呈現出一種創新性的服裝外飾表現,能夠給人帶來一種全新的視覺感受。因此人們必須要根據自己的社會行為需要來處理相應的服飾范疇,只要不破壞身份的直觀感受感,又能將自己的人際吸引力的進一步提升,就可以將這種服飾創新的行為方式表現出來,發揮服飾對自身魅力的表現作用。

5.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國家越來越重視中性化服飾的潮流對文化的趨勢導向作用,對于部分的服飾時尚包容性也越來越強。當中性化時尚撲面而來時,越來越多的企業積極關注和參與到這一時尚的制造和傳播中,雖然這種文化并不能得到大部分人的認可,但是其一定會存在。因此必須要根據社會的發展來進行多元化的中性化服飾的設計和改變,增強中性化的表現強度,促進該服飾品牌風格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于國瑞.中性化服裝時尚的文化解讀[J].絲綢,2009(4):50-54.

[2]趙恒梅,張國斌.中性化服裝風潮的審美文化解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版),2014(12):65-67.

[3]曹黃.中性化男裝文化分析[J].美術教育研究,2012(13):75-75.

[4]劉珺,陳彬.中性化女性的發展及其服飾分析[J].山東紡織經濟,2009(1):86-8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