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寧數字化圖書館調研報告

2019-09-10 06:25方慧
錦繡·中旬刊 2019年7期
關鍵詞:數字化圖書館建設

方慧

摘 要:本文通過全國數字圖書館的建設情況,對華寧縣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今后一段時間華寧縣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數字化;圖書館;建設

隨著現代化計算機通信、多媒體技術的高速發展,圖書館的形式將發生巨大的變革。數字圖書館的建設與發展對各國來說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它是知識經濟的重要載體,同時也是國家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圖書館發展的大方向,在圖書館信息化建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必須大力發展數字圖書館。

一、華寧圖書館的現狀

(一)圖書館簡介

華寧縣圖書館,成立于1980年11月,為國家二級圖書館(縣級),是面向全縣讀者傳播科學文化知識、共享文化信息資源的中心。前身分別是“寧陽書院”,乾隆四十八年(1783)創建,院址在今華三中內。民國八年(1919),寧陽書院改稱“勸學所”。民國十七年(1928),成立“通俗教育演講社”,設圖書、閱覽室于城中街武廟內。民國二十年(1931),“通俗教育演講社”改為“民眾教育館”,地址在孔廟內(今文化館)。1954年成立文化站,1956年成立文化館,內設圖書室、閱覽室。1980年11月正式成立華寧縣圖書館,1990年10月新館投入使用,占地面積1902.3平米,建筑面積1422.9平米。屬全額撥款的股所級事業單位。館內設有采編室、外借室、閱覽室、少兒室、農村圖書流通室、古籍文獻室、古籍修復室、過刊室、資料室、電子閱覽室、多媒體教室等,現有藏書(圖書、期刊、古籍)102509冊(件)。

(二)機構編制情況

現有在職在編職工10人。其中:副研究館員2人、館員1人、助理館員1人、高級工6人。人員配齊全,領導班子健全。

(三)圖書館數字化建設情況

華寧縣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于2009年4月啟動,由華寧縣文化局提供建設經費15萬元,華寧縣圖書館具體負責基礎設施建設,安裝了防盜門、防雷天線、裝修了獨立機房,架設了安全電路,購買了27個電腦桌,架設了10兆(現為30兆)的電纜寬帶網線,2009年5月,云南省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省級分中心下發25臺計算機(我館2016年又購置了10臺)、服務器、電視、照相機等設備安裝完畢建成一個電子閱覽室并順利完成調試運行。

二、全國數字圖書館建設情況

當前,以我國城市圖書館為重點,加快推進數字圖書館建設,實現數字圖書館服務的全覆蓋已經具備了很好的基礎:

一是覆蓋全國的圖書館服務體系初步形成。改革開放后,公共圖書館事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2011年,全國共有縣級以上獨立建制的公共圖書館2952個,文化館3285個,鄉鎮(街道)文化站40390個;全國公共圖書館總藏量達6.97億冊(件),數字資源總量已超過600TB,人均公共圖書館藏書達0.52冊;各地結合實際,探索了總分館制、圖書館聯盟、“一卡通”、流動圖書館、自助圖書館等新的服務模式,為依托各級圖書館進一步加快數字圖書館建設奠定了良好的事業基礎。

二是國家信息基礎設施環境逐步完善。截至2011年底,我國網民人數達5.13億,互聯網普及率達38.3%,手機用戶已突破9億人,其中手機網民達3.56億,數字電視用戶突破1億戶。同時,數字信息增長迅速,截至2011年底,中文網頁數量達866億個,年增長率達44.3%;

三是信息與知識獲取途徑日趨多樣。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的學習與閱讀方式正在發生變化,呈現出多渠道、多元化、多媒體的新特點。

四是國內數字圖書館探索與實踐基本成熟。我國自1995年開始進行數字圖書館研發,經過十幾年的探索和努力,在網絡平臺建設、關鍵技術研發、數字資源建設和數字圖書館服務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進展,初步形成了由國家級數字圖書館、行業性數字圖書館和各區域數字圖書館組成的數字圖書館建設與服務體系。

三、圖書館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目前,華寧縣公共圖書館提供的數字化閱讀服務主要有電子書刊的借閱、數據庫檢索與下載、視聽資料閱覽、上網服務等。雖然服務形式多樣,但由于實際操作中還存在比較多問題,導致數字化閱讀難以在廣大讀者在順利推廣。

(一)數字資源的整合與應用存在障礙。目前,華寧圖書館引進與建設的數字資源雖然眾多,但大都缺乏統一、跨庫提供協同服務的技術平臺,各類資源的分散與異構,導致讀者在使用過程中經常面對不同的登錄界面和不同的檢索方式,難免會產生厭倦和畏難情緒。

(二)讀者數字化閱讀意識薄弱和技能欠缺。華寧圖書館的讀者群體中包含了大量的少兒讀者、中老年讀者和受教育程度較低的讀者,他們不但缺乏數字化閱讀的主動意識,而且還欠缺所需的基本技能。然而,這一部分讀者,恰恰是對圖書館的基礎性服務利用率最高的群體。

四、數字化圖書館建設的意見和建議

(一)為讀者清除數字化閱讀的障礙。首先,應通過數字資源門戶或建立數字資源統一檢索平臺等方式,將各種分散、異構的數字資源集成到一起,使讀者能更便捷地獲取各種數字化信息。其次,還應重點關注弱勢群體的數字化閱讀需求。要給他們提供專門的引導與幫助,協助他們從最簡單的操作做起,給予他們更多的閱讀關懷,使他們和其他讀者一樣能感受和進行數字化閱讀。

(二)加強信息導航。面對海量存貯的網絡信息資源,圖書館要當好信息的導航員,建立網絡導航系統,有針對性地對網上資源進行收集、加工、整理和鏈接,為讀者提供積極、有益、健康的信息資源。

(三)做好導讀工作。網絡推薦書目是書目導讀的一種重要方式,它通常是采用瀏覽目錄的方式將新資源或熱點資源及其有關信息展現在用戶眼前,而且在某些情況下還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超級鏈接技術的優勢為用戶提供查看原文服務。目前網絡個性化推送服務已成為推薦書目的應用主流。

(四)做好讀者培訓工作。在了解讀者情況及其需求的基礎上,定期和不定期地向他們開展計算機技術知識、網絡信息獲取途徑和方法等方面的培訓,使讀者通過培訓和學習,可以熟練利用數據庫獲取所需的信息和知識。

參考文獻

[1]宮平.數字目錄學的功能拓展——網絡閱讀指導.圖書館學研究,2007(10)

[2]劉建平.數字圖書館與構建和諧信息社會的研究[J].湖南.湘南學院學報,2008,(6).

[3]潘亞南.網絡時代高校數字圖書館的建設[J].江西.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6,(23)

猜你喜歡
數字化圖書館建設
揭示數字化轉型的內在邏輯
寒露
數字化起舞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圖書館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去圖書館
城市雕塑是一項文化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