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電氣工程與材料化學學科的復合培養

2019-09-10 22:43劉捃鋟楊中赳馬叢偉
科學導報·科學工程與電力 2019年44期
關鍵詞:電氣工程

劉捃鋟 楊中赳 馬叢偉

【摘?要】在我國跨專業復合培養盛行的背景下,作者對電氣工程與材料化學進行交叉跨越設想進行分析,然后針對我國大學跨學科培養人才提出了相關的方法和建議,。

【關鍵詞】電氣工程;材料化學;復合培養

一、跨學科培養背景

跨學科是創新人才的搖籃。為大學生開展跨學科教學、科研、學術交流等活動,有利于促進創新人才的培養。在當前單一教育模式下,普通高等學校的人才培養大多還停留在單一學科教育階段,跨學科教育模式尚未形成。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克服學科壁壘,加強學科之間的聯系,探索跨學科發展,運用跨學科培養創新人才的理念和機制,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雙學位模式是目前跨學科人才培養模式之一,但對學生的精力和財力要求較高,在當前單一教育的基礎上,將其他學科引入到跨學科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只有整合資源、創新體系、搭建平臺、重視發展,才能培養出適應時代發展的創新人才。也就是說,在當前社會對人才需求的基礎上,學生的學習才能有用,畢業后才能順利與企業對接,提高大學生的價值觀。

二、復合培養的可行性分析

電氣工程是現代科技領域中的核心學科和關鍵學科。此專業培養能夠從事與電氣工程有關的系統運行、自動控制、電力電子技術、信息處理、試驗分析、研制開發、經濟管理以及電子與計算機技術應用等領域工作的寬口徑“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同時,材料化學專業培養的是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掌握了材料化學的基本理論和技術,掌握了與材料化學有關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運用基本理論的應用型高級人才,也是掌握化學與材料科學基礎知識和實驗技能,從事材料科學工程及其相關領域的研究、教學、科技開發和相關管理工作的人才。

在電力設備故障監測過程中,許多實測的物理量反映了化學物質的變化值。根據測量值的變化,對設備故障進行監測。動力設備應采取絕緣措施。絕緣固體、液體、氣體由相關專業人員進行分析,確保電力設備安全可靠運行。即使是高層次的人才,在工作和科研過程中也能找到更好的絕緣材料。油浸變壓器、油浸變壓器、電力電纜絕緣材料(PVC)、電力設備六氟化硫絕緣子等均需要材料化學專業人員進行分析研究。目前,電氣設備的運行維護人員大多是電氣專業人員,對材料物理量變化的分析是最膚淺的層次。但材料化學人才缺乏電學知識。它們無法更好地整合。目前,輸電線路的絕緣子材料主要是瓷絕緣子和玻璃絕緣子,不足以運行,需要進一步尋找強度和耐腐蝕性較好的材料;新興的桿塔絕緣是一個非常先進的研究領域,由于材料的掌握和研究存在瓶頸,需要材料化學的高級人才能夠結合相關知識參與動力設備和材料的研究。

將材料化學學科與電氣工程學科交叉跨越后可以復合成電力設備材料分析研發方向,進校學生以及以后的研究生培養從事電力設備材料故障分析、電力設備材料研發,推出一批可以立即應用到相關領域的復合型人才,依附電力行業的大背景,擴展材料化學專業學生的就業范圍,提升就業質量。這需要相關學校和相關領域企業聯合培養,共同努力,促進中國的教育事業發展。

三、具體實施對策建議

培養創新型人才是新世紀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是電力企業(國家電網)建設世界一流電網的需要,也是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競爭的需要。目前,電氣工程與材料化學工程交叉研究較少。針對交叉教育的對策,本文就以下幾點進行了探討。

3.1交叉學院導師聯合辦學

創新人才的培養,主要是針對學校在一些專業就業上的優勢,通過優勢學科帶動其他年輕學科發展的新途徑,。這種辦學模式主要是使教育資源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優勢互補,從而起到相互討論、相互學習、相互彌補的作用。具體來說,高校之間的網絡接入系統可以相互制約,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拓展知識、進而向好的方面發展的良好機會,提高了每所學校的教育質量,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辦學效率。

3.2交叉學院綜合專業課學習

在國外,許多高校都有豐富的學術知識內容。他們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其他能力。開設跨學科綜合課程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掌握綜合知識,形成獨特的跨學科知識視野,使學生的思維能夠超越學科界限。在學校里,學習可以加強與相關電力設備企業的聯系,培養一批懂電氣、動力材料知識的合格大學生,比雙學位學生更有針對性,能夠滿足目前單一教育模式的不足。

3.3加強交叉學科導師隊伍建設

一所學校的辦學能力離不開一支強大的師資隊伍,這需要這樣的跨學科帶頭人,而導師的接受能力更強。通過對青年潛在導師的聯合培養,可以探索出一批復合型導師。首先,要加強跨學科知識儲備,建立以人為本、高效的激勵機制,鼓勵青年導師走出去,開拓其他領域,結合專業,確保項目課題的創新性、豐富性和實用性;其次,教師科研隊伍必須團結起來。每個導師在團隊角色中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全隊齊心協力,才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3.4深化跨學科招生制度改革

在招生階段,要充分說明跨學科,向廣大考生說明學科建設的目的和意義。湖北省武漢大學和重慶大學的“三峽班”依托三峽集團(長江電力公司)為公司提供跨專業課程。有三峽集團的教授級工程師為大學三峽班的學生授課。班里的畢業生可以馬上進入三峽集團工作。這是校企與學生雙贏的模式。近期,來自同一所附屬高校的學生在開學階段共同學習基礎課程,鼓勵學生分開學習,讓學生根據學校和企業的指導選擇興趣方向,跨學科人才優勢將進一步顯現。

3.5健全跨學科相關制度

在學院設置上,控制數量和規模,加強學院的規格設置,進一步促進跨學科、融合。建立院系體系可能是一種比較全面有效的途徑,主要是按照社會、人文、工程、信息、科學、農業、醫學七個領域建立相應的學科部門,更好地促進跨學科教育的發展。

四、結論

在我國目前單一的教育體制下,跨學科教育是社會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一些高校在跨學科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鐚W科的培養和發展對我國的教育事業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復合型人才是科學發展、民族復興和世界科技創新的需要。然而,我國的跨學科發展還處于探索階段。三峽大學輸電線路專業作為一種成功的跨學科模式,是一次成功的嘗試。需要相關教育部門和企業的支持。在此背景下,本文對當前我國跨學科發展狀況進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對電氣專業跨學科發展的設想進行了分析,對我國跨學科發展的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最后,提出了我國高??鐚W科人才培養的相關方法和建議,要求我們總結經驗,開展理論探討,不斷研究和解決問題,在實踐中探索一套科學可行的解決方案。

參考文獻:

[1] 張建良,盧慧芬,趙建勇,等.跨學科綜合性實驗平臺的探索與設計[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7,034(001):194-197,216.

[2] 危雪.跨學科專業課程"電力系統經濟學原理"教學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5,000(044):141-142.

[3] 江天炎,周鳳.電氣工程專碩研究生校企合作培養方案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000(031):8.

[4] 林建華.新興研究領域—材料化學[J].國際學術動態,1998,000(004):45.

作者簡介:

第一作者:劉捃鋟(1999.02.20—),第二作者:楊中赳(1999.01.04—),第三作者:馬叢偉(2000.6.6—),第一作者及第二作者均為長沙理工大學本科在讀生,第三作者為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本科在讀生。

(作者單位:長沙理工大學)

猜你喜歡
電氣工程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電氣工程自動化中智能技術的優勢與運用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發展現狀分析及發展趨勢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電力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應用研究
電氣工程的質量控制技術淺析
電氣工程自動化中智能技術的優勢與運用
芻議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在生活中的應用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發展現狀分析及發展趨勢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發展趨勢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