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教學滲透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研究

2019-09-10 06:43馬海濤?常濤
大眾科學·上旬 2019年4期
關鍵詞:性知識問卷生物

馬海濤?常濤

受到西方“性解放”和“性自由”的思潮的影響,社會性觀念呈現多元化,嚴重影響中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高中學生是比較特殊的一個群體,他們處于青春期的中間發展階段,也就是說,跟初中學生比較,不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他們已經比較成熟了,但卻離真正成熟還相差較遠。對于自身出現的各種生理變化和心理現象,有的可能有一些了解,而不少卻還是處于懵懂狀態,并因此產生諸多煩惱,影響到他的正常學習與生活,因此有必要在這個群體中開展相關科學知識的普及和教育,以對他們的順利發展成熟起到一些積極作用。

一、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選取的是延安市寶塔區第四中學2018級高二年級的學生,總計2823人(平均年齡17歲,其中理科生1982人,文科生841人;男生1378人,女生1445人)寶塔區第四中學是一所面向全市招生的重點高中,學生數量龐大,家庭環境差異大,實驗結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進行實驗研究時,主要對象為高二16、17、18三個理科班的學生(共214人,男生98人,女生116人)。

二、研究方法

研究主要采用文獻法、調查問卷、個別談話法和實驗研究法進行研究。

(一)文獻法

(二)調查問卷、個別談話法

依據參考文獻檢索、同事商議,編訂問卷。在班主任的幫助下,統一發放并獨立完成,統一回收,問卷不記名、不存檔、保護個人隱私的方式,共發出問卷900份,收回有效問卷875份。進行個別談話時,不制定完整提綱,只是按照一個粗略的談話主題,與被訪者交談,并記錄。

(三)實驗研究法

根據一定的教育理論和實際情況,組織有計劃的生物學科滲透性教育實踐,經過一定時間后,對結果進行分析,從而得出研究結論。

三、結果分析

1、根據問卷及單獨談話可知,幾乎全部的學生在中學階段開始有性知識的了解。對于早戀,大多數學生不反對,在問到與異性有過擁抱、接吻、撫摸身體等經歷時,發現男生比例明顯高于女生,多數學生獲取性知識來源于黃色書刊、網絡,這與家長有很大的關系,這些學生家長往往沒有較多時間陪孩子,這個年齡的孩子約束力差,所以會經常去網吧等地方,接觸一些性知識,那么這些學生也是今后教育的重點對象。

2、學生對于生理知識是匱乏的,雖然幾乎全部同學知道性交可以懷孕,但不知道懷孕及分娩的具體過程,對于生理衛生不能很好處理,對于性傳播疾病一概不知或知道的很少,過半數的學生不知道面對性騷擾如何保護自己。種種問題說明中學生對于性知識的片面認識,隨意假期高中生性知識教育迫在眉睫。

四、改進措施

性知識作為一門科學,與其他知識一樣,不是“見不得人”,它和人的吃飯、運動一樣,所以,在性心理監控教育中,首先應在這方面進行引導。生物作為一門研究生物特征、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它不同于其他科目,生物教師是經過專業、系統、科學的生物學培訓的,在傳授性知識的時候,更容易被接受。生物教師從生物構造、生物代謝、生物凈化、生命的延續、生物圈的穩定等多個緯度,與學生從生物生物學角度認識性生理結構、生理功能、生理衛生等,從而促進健康的性觀念的形成。因此在生物科目中,滲透性心理健康是有優勢的。

下面通過幾個實踐案例來進行淺顯的滲透分析

案例一: 必修二《遺傳與進化》學習減數分裂與受精作用時,減數第一次分裂,等位基因隨著同源染色體分離而分離,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在此基礎上,介紹配子的形成過程和產生的場所、過程及結果,比較雌雄配子形成的異同點,再聯系到男性染色體組成為22對+XY,女性染色體組成為22對+XX,Y染色體能夠觸發睪丸的發生,因此決定了性別,睪丸內的細胞可以產生雄性激素,雄性激素有促進生殖器官正常發育和男性第二性征出現的作用。卵巢是產生卵細胞的場所,同時還可以分泌性激素、孕激素,雌性激素可以刺激和維持女性生殖器官的生長發育和第二性征的出現,在月經期間還能刺激子宮內膜增生,為后期受精卵在子宮中發育做好準備。此時若適度地加入對月經、痛經及遺精等正常生理現象及產生原因的介紹,可以讓學生認識到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是對自己身體發育有良好的認識。同時學生也會聯系生活實際,從而激發學習興趣。

案例二:必修三《穩態與環境》學習探究植物的相光性生長,實驗材料需要用到燕麥胚芽鞘,可以利用學生分組,兩男兩女分組,通過不同學生的選擇,可以探究植物生長、種子萌發與光照的關系,使學生認識到與環境接觸,適應環境是生物的共性,同學之間應該相互配合、共同進步,保持適當的異性交往,避免對早戀的錯誤認識,正確認識、對待男女關系,近年來未成年少女懷孕增加等社會問題持續爆發,我們對于高中生的性教育應不斷加強,高中生物使知識、人性、道德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對于整個中國的性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案例三:必修三《穩態與環境》學習激素調節,在了解人體分泌器官的同時,講解性激素的生理作用,消除學生對性的羞澀,并講解一些青春期出現的第二性征,消除他們因生殖器官發育變化而帶來的苦惱和不適。同時注意個人生理衛生,保護自己,對于早戀、性病、性安全、與異性過于親密等方面的知識讓學生搜集并交流,從而使學生在了解知識、了解自己身體發育的同時,調節好自己的性心理,健康快樂的成長。

總之,性是一把雙刃劍,正確了解它,有助于正確對待我們的身體,促進身心健康發展,為以后的幸福生活做好基礎。但若在不適的時期,過分追求或者因羞澀而逃避,那就會成為一顆埋藏在我們身體內的“定時炸彈”。

參考文獻

[1]李豐英.生命教育在生物課堂中的滲透[J].考試周刊,2013(29):157.

[2]倪佳波,張麗霞.青春期心理的主要表現及教育[J].健康心理學雜質,2001,9(2):10-109.

[3]懷特里德(B.D,WF1ITEHEAD).性教育的失敗[J].明博、力文譯.現代外國哲學社會科學文摘,1995,(5):31-35.

猜你喜歡
性知識問卷生物
第12話 完美生物
生物趣多多
中學開展性知識和性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徑
隱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論大學生性倫理與高校性教育
初中生性敏感問題及對策研究
問卷大調查
中學開展性教育的意義、內容和方法
問卷你做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