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業化護理在PICC導管相關血流感染預防效果分析

2019-09-10 06:55蒲世娟
大眾科學·上旬 2019年4期

蒲世娟

摘要:目的:探討與分析專業化護理在PICC導管相關血流感染預防中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進行PICC置管手術患者50例,平均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兩大組,對照組給予患者常規性護理干預,給予實驗組患者專業化PICC導管護理,對比觀察兩組患者血流感染率。結果:對比結果顯示,實驗組采取專業化PICC導管護理干預的患者血流感染率明顯低于實驗組采取常規護理的患者。結論:專業化護理在PICC導管相關血流感染預防的臨床效果良好。

關鍵詞:專業化護理;PICC;導管相關血流感染預防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pecialized nursing in the prevention of PICC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Methods: 5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PICC replacement oper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July 2018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on average.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specialized PICC catheter nursing. The blood influenza infection rat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observed. Result: The comparis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lood flow infection rat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ho took professional PICC cathe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ho took routine nursing care. Conclusion: Professional nursing has a good clinical effect in the prevention of PICC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Key words] Professional nursing; PICC; Prevention of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進行PICC置管手術患者50例,并將50例進行PICC導管手術患者平均分成對照組與實驗組兩大組,其中,對照組進行PICC導管手術患者25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年齡36~64歲,平均年齡47.3歲,病程3~30日,平均病程15日,實驗組進行PICC導管穿刺手術患者25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3例,年齡39~64歲,平均年齡48.3歲,病程4~29日,平均病程16日。本次研究對象納入標準:進行導管穿刺手術患者年齡均小于80歲,兩組患者病程均小于一個月且符合置管穿刺手術適應證,患者入院前均無其他合并感染,本次研究對象及患者家屬均為自愿參加此次研究,雙方并簽訂了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以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均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與實驗組進行PICC導管穿刺手術的患者分別給予不同的護理方式進行術后的護理,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PICC導管穿刺手術護理干預,給予實驗組患者專業化PICC導管穿刺護理干預,并對此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PICC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的發生率。本次實驗組專業化PICC導管穿刺術后護理工作由經PICC護理專業化培訓后且護理經驗大于三年的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進行,并嚴格記錄患者PICC置管時間、穿刺情況以及導管外留長度等信息,建立患者PICC置管信息檔案,根據患者自身的導管穿刺情況進行針對性專業護理,專業化PICC導管護理主要包括術前護理、術中護理以及術后護理三大方面。術前護理主要包括對患者術前的健康宣教,向患者及患者家屬普及PICC導管穿刺的必要性、手術優勢以及手術的大致過程等,及時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屬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以及注意事項。術前與患者家屬簽署手術同意書,且在術前交代患者做好穿刺部位的清洗以及幫助患者擺好正確穿刺體位,采取平臥、頭偏向對側并戴好口罩,以免發生術后感染。術中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嚴格執行術中無菌操作,嚴格按照規定進行消毒工作,保證穿刺室以及穿刺器械的清潔,避免醫源性感染的發生,術中密切關注患者的體征變化,若患者穿刺過程中出現惡心、眩暈等不適癥應立即停止穿刺進行。在穿刺結束后應標記穿刺導管的基本信息,用肝素鹽水封管,接肝素帽后接輸液導管輸液。術后護理主要包括置管處皮膚的護理、術后封管護理以及輸液護理等,一般夏季保持每周兩次更換貼膜,貼膜時應從內向外在膜處及周邊進行消毒后方可更換新膜,若患者患處出現紅腫現象應及時處理并更換貼膜。術后封管應保證導管內液體充盈以及導管內抗凝劑充足,避免導管尖形成血栓,若導管處形成血栓可用尿激酶使血塊松動后回抽清理。在輸液過程中應及時補充補液,采用脈沖式推注藥物,注射前后氯化鈉進行沖管,并保證每周一次更換肝素帽。

1.3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分析,計數資料采用t分析,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結果

兩組分別進行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后,對比觀察兩組患者導管置留時間以及相關血流感染率后發現,實驗組患者導管置留465天,患者相關血流感染率為3.54%,對照組患者導管置留321天,患者相關血流感染率為11.47%,實驗組采用專業化PICC導管護理的患者臨床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的患者。

3討論

PICC全稱為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是利用導管從外周手臂的靜脈進行穿刺,導管直達靠近心臟的大血管,避免化療藥物與手臂靜脈的直接接觸,大靜脈的血液回流快,可以迅速稀釋化療藥物,是一種常用的有創輔助治療手段,治療效果較好,然而若穿刺創面出現感染則會引起相關導管血流感染,則會影響導管置留時間以及預后療效,PICC導管相關血流感染是指患者血管內導管或導管拔出后48小時內出現菌血癥或真菌血癥,如何降低PICC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率已經成為臨床上廣泛重視的問題,傳統常規導管護理對相關血流感染預防效果不甚理想,而專業化PICC導管護理通過術前、術中以及術后護理,包括術前健康宣教,幫助擺好穿刺體位、術中嚴格采用無菌技術操作,術后貼膜、封管以及靜脈輸液等專業護理,能延長導管置留時間、有效降低相關血流感染率。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

參考文獻

[1]魏紅,黃瓊,冷佳.集束化護理在預防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9,25(15):110-112.

[2]張艷,朱舒婷.集束化護理在預防ICU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中的應用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11):38.

[3]沈尚忠.集束化護理在預防血液透析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24):141-14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