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機干預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的應用探索

2019-09-10 07:22李超
青年生活 2019年31期
關鍵詞:危機干預輔導員大學生

李超

摘要:危機干預作為提早發現學生心理問題,防范學生發生意外事故的有效手段,目前已成為了高校輔導員必備的專業技能。本文以一則成功干預的學生自殺事件為例,探索危機干預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的應用。

關鍵詞:大學生;輔導員;危機干預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當代大學生也成為了一個承擔巨大壓力的群體,在學業、生活、情感、就業等多重壓力下,如果缺乏有效的應對方法,有可能會出現心理問題,并導致不良的后果。雖然近些年來,國家、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門及高校對大學生心理問題、心理危機干預、自殺防控等方面越來越重視,但在實際工作中,特別是學生心理問題的發現、處置、引導等工作上仍存在較大的盲區,這也對輔導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個案介紹

學生張某,女,單親家庭子女,父親早亡,母親改嫁,情感上的缺失造成該生性格內向,對人生失去希望。2018年11月29日,輔導員發現張某曠課兩節,且電話無法聯系上,在通過與其室友溝通后得知:該生仍在寢室睡覺,且這段時間她經常白天睡覺、晚上看電視,并且不洗澡、不洗衣,更令人震驚的是,她曾經與室友炫耀,暑期她與母親發生沖突后曾吃過量的降壓藥自殺,但未成功。了解到這一系列的信息,輔導員第一時間到宿舍了解情況,在與其進行溝通的過程中,發現該生精神萎靡,問一句答一句,甚至有時拒絕回答問題,當提到其家庭,便開始激動流淚,談話期間也多次提到自殺、死等極端字眼。

二、案例分析:

針對本案例主要凸顯以下問題:

1、該生曠課出現違紀現象

2、暑假期間實施了自殺行為

3、該生社會功能受損

4、談話隱藏自殺危機信號

三、干預過程

在確認該生存在嚴重的心理問題后,輔導員第一時間將情況上報相關領導及學校學工部,同時出于學生安全考慮,29日、30日,輔導員進行了全天候陪護,并邀請校心理咨詢師及其要好的同學一同對該生進行心理疏導,鼓勵當事人進行情感宣泄。在心理疏導過程中,張某情緒低迷,自訴思念父親,母親改嫁后不愛她了,覺得自己是多余的,同時在校期間與同學的交際也不愉快,覺得自己的人生是一片黑暗的,活著沒什么意思,只想一死了之,并強調自己沒有救了讓大家不要管,不要將情況告訴母親等等。根據前期了解的情況和多位老師的研判,認為張某存在嚴重抑郁情況,需要去專業機構做進一步的評估診斷,但是張某堅決不同意就醫,表示自己不需要別人管。30日早上10點左右,該生母親到校,據該生母親介紹,該生對其父親早亡后母親改嫁耿耿于懷,性格變得更加內向、孤僻,特別是生了弟弟后,覺得世上沒有親人了,對母親給予的關心、照顧特別反感,拒絕接受。因此,在見到母親到校后,該生情緒異常激動,露出了怪異的表情,其母親多次嘗試與她溝通,她都不予理睬,隨后便情緒激動,全身發抖蹲在角落哭泣。經過輔導員及校心理咨詢師的長時間安撫,學生情緒才慢慢穩定,愿意與母親進行交流。通過2天2夜的開導,雖然該生仍不愿意就醫診斷,但接受休學一年,回家療養。

四、經驗與啟示

1、輔導員需增強意識,提高發現心理危機的敏銳性

輔導員作為學校除教學事務外的學生管理人員,往往承擔著極重的工作任務:黨團支部建設、獎學金評比、貧困學生資助、就業指導服務、班級建設、校內外實踐活動等等,這些繁忙的事務耗去了輔導員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客觀上無法第一時間掌握學生的思想和心理變化。這就需要輔導員能有敏銳的危機意識,能通過日常的一些小事,提早發現學生心理危機。本案例中,輔導員就是通過學生曠課后的順藤摸瓜才提早發現了張某的心理問題,及時進行了危機干預,避免了不良后果的發生。

2、輔導員需加強學習,豐富危機干預的專業能力

面對出現心理危機的學生,輔導員必須具備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識與心理咨詢技巧。在日常中,輔導員要加強學習,通過自學、參加心理專業知識與危機干預主題培訓、請教有經驗的輔導員等途徑,豐富心理學專業知識和技能,在工作實踐中學會應用這些知識,有效處理學生的危機。本次案例中,輔導員在其他人員還未到位的情況下,發揮自身知識儲備,第一時間疏導了張某的情緒,為后續妥善的處置這件心理危機事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輔導員在危機干預中要發揮合力,做好心理危機的處置工作

在危機干預過程中,僅憑輔導員一人是無法做好此項工作的,要充分發揮好家長、學校、學生之間的合力。一是要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系、溝通,發揮家庭的合力;二是要加強與學校相關部門、領導、心理咨詢中的交流,發揮專業的力量;三是要發揮學生互助作用,加強同輩之間關懷的力量。本案例中,也是通過輔導員、心理咨詢師、學生、家長共同合力,才真正的化解了張某的心理危機,才圓滿地完成了此次危機干預工作。

結束語:總之,輔導員要真正做好高校突發危機事件管理工作,必須承擔以下角色:第一、“攝像頭”和“預防針”,密切關注學生動態,在日常教育管理中進行危機干預;第二、“鎮靜劑”和“紐帶”,迅速趕到危機事件現場,控制事態擴大和惡化,并維系、處理好各種關系;第三、“潤滑劑”和“創可貼”,妥善處理危機事件善后工作,把危機事件對學生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參考文獻:

1、鄧黎崇 大學心理危機事件防控探析—以一則成功干預的自殺事件為例【A】心理月刊 2019(15):14

2、張瑤 職業背景下輔導員在危機干預中作用的思考【J】改革與開放 2018(17):141—143

3、陳燕妮 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生心理危機干預中的重要作用與工作建議【A】 科技資訊 2019(22):219—220

猜你喜歡
危機干預輔導員大學生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高校輔導員綜合素質與能力提升探究
社會工作者對企業職工心理問題的有效介入
校園危機干預中的哀傷輔導
移動互聯網絡對大學生心理影響及對策研究
認知行為療法對醫學院校心理危機干預的實驗研究
黨中央給大學生留下啥印象?
高校學習型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時代訴求與角色定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