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地理實踐力的鄉土教學策略探究

2019-09-10 02:59陳煌杰
炎黃地理 2019年3期
關鍵詞:泉州市泉州鄉土

陳煌杰

摘 要:新修訂的《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明確了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育人價值和方向,包括人地協調觀、地理實踐力、區域認知和綜合思維四個要素。其中,學生的地理實踐力難以在培養的主陣地—課堂中得到落實和提升。雖然教育界提倡以研學旅行的方式來提高學生地理實踐力,但由于各地時間和條件的限制,并不能普遍實施。筆者根據鄉土地理學生較熟悉、距離較近的特殊性,嘗試讓學生從地理的視角去看待身邊的事物,用所學的地理知識來解決實際當中的問題。

關鍵詞:地理實踐力;鄉土教學;策略探究

1 鄉土地理有助于提升地理實踐力

在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過程中,課堂是教學活動的主陣地。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可以選取準確的教學內容和有效的學習材料,運用恰當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全過程,從而促進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同時根據課堂教學目標以及相關的教學過程、教學活動,通過對真實情境的創設和模擬具體問題的解決,來使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區域認知和人地協調觀得到有效提升。

鄉土地理課程則有助于提升學生地理實踐力。一方面,由于鄉土地理知識在內容上是自然地理知識與人文地理知識相結合的綜合知識體系,可以幫助學生對本土的地理信息進行很好的探索與學習,提高學生的區域認知和綜合思維能力;另一方面,因為鄉土地理的素材就在我們身邊,教師可以利用鄉土地理組織實踐拓展或考察活動,充分挖掘初中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全方面促進地理知識內化。學生通過到校外進行調查、參觀、訪問、觀察等,對所看到的地理事物有了更深的理解。

2 基于地理實踐力的鄉土教學策略

2.1野外觀察

地理野外觀察是地理教師指導學生到野外對地理環境進行觀察。野外觀察法適用于家鄉地形、河流和土地利用狀況的學習。以泉州地形特征的教學為例,教師可選取視野較開闊的地方,引導學生從此處觀察泉州城區所在方向和河流等地理事物,同時進行海拔測量,推測泉州地勢的高低分布,確定泉州以哪種地形類型為主,幫助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得出泉州地形的總體特點。但應注意的是初中生觀察容易泛化,或按個人喜惡選取觀察目標,教師應予以引導:每到一個觀察點,教師要說明該地所處的位置、周圍地理環境概況和觀察內容,觀察中注意啟發學生思考與分析。如果在觀察后不做記錄,學生容易遺忘,因此要督促學生做好觀察記錄。

2.2地理調查

地理調査是通過查閱資料和實地走訪等手段來研究地理環境的方法,它也是鄉土地理實踐教學的重要手段。地理調查可幫助學生了解省情鄉情,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泉州市旅游資源的學習,教師可先在課堂上對旅游資源的概念進行通俗易懂的講解,使學生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再進行調查。學生可從網絡、媒體和書籍中查閱并收集泉州市著名的旅游資源,也可進行實地調查,將調查到的文字、照片、視頻和素描等資料進行整理分析,最后在空白的泉州市行政區劃圖上標出各地的旅游資源,并繪制成泉州市旅游資源分布圖進行展評,制作泉州市旅游資源的電子相冊供欣賞。這樣的地理調查使學生認識到本市旅游資源的豐富性,學到了地理知識,培養了熱愛家鄉的美好情感。

2.3地理參觀

地理參觀是指地理教師帶領學生到與地理教學內容有關的博物館、科技館、動植物園、工礦企業以及名勝古跡等地去現場觀察。通過參觀可以使學生獲得課堂上無法直觀看到的一些事物,增加感性認識,幫助理性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如對于泉州市工業概況的學習,可以帶學生參觀本土知名企業,教師先與集團負責人溝通,表達希望講解哪些內容,印發參觀提綱給學生,在保證安全前提下帶學生實地參觀工廠。通過參觀,使學生能夠洞悉泉州市工業發展的現狀和特點,激發其以振興民族工業為己任,為家鄉建設而努力的偉大志向。參觀回校后,教師及時收集學生的參觀心得并組織交流會,鞏固學習內容。

除此之外,為了讓學生了解回顧泉州修舊和燦爛的歷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泉州“海上絲綢之路”主要景點的實地考察,例如清凈寺、府文廟、開元寺等,運用政治、語文、歷史、地理、生物所涉及的學科知識進行綜合分析研究??疾熘?,教師要帶領學生進行泉州“海上絲綢之路”的圖片展和布置書寫心得體會、調查報告、地理小論文等任務。

2.4探究性學習

地理探究性學習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類似于地理科學研究的方式來獲取和應用地理知識的學習方式。它包括提出問題,搜集資料,制定和實施計劃,交流與分析,得出結論等步驟。如教師可以布置給學生關于洛陽江下游水質情況的探究性學習任務,學生分小組到實地進行走訪調查,主要任務有:觀察水的顏色和水面漂浮物,觀察下游沿岸有無向河中傾倒垃圾和排人生產生活污水現象,了解沿岸工業布點的情況和沿河的排污口數量,詢問附近的居民關于洛陽江下游水質的情況等。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讓學生采集水樣,在每個水樣上放上蝌蚪和魚后開始計時,記錄蝌蚪和魚在水中的活動和生存時間。根據教師設置的水質等級的各項指標,學生據此最終得出洛陽江河流下游的水質情況,然后各小組整理資料進行交流與總結。通過探究性學習既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又增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

3 結語

綜上所述,鄉土地理在為學生呈現不一樣的民俗風情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地理實踐力。鄉土地理實踐活動耗時短、可操作性強,形式多樣。但需注意實踐活動開展的有效性、可行性和安全性。教師可以根據需要選取有效的鄉土地理內容,緊扣課標進行授課,根據相關內容設置多形式的課外實踐活動,不僅有利于學生鞏固已學的地理知識,形成地理綜合思維,更有利于他們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在實際生活中體驗地理知識產生的過程,真正實現知識生活化,才是實現了教育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鄧曉君.新加坡初中地理教育對地理實踐力培養的特點和啟示[J].地理教學,2018,(21):11-14+10.

[2]紀懿芯,董永盛,周慧.初中地理核心素養建構及教學策略芻議[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8,(09):13-15.

[3]李森田.探究提升初中生地理實踐力的有效途徑[J].中國校外教育,2018,(04):94+98.

猜你喜歡
泉州市泉州鄉土
你要去泉州嗎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 優秀少兒美術作品展
和你一起成長——寫在福師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慶之際
福建泉州推進與印度金奈建立友城關系
善用鄉土歷史資源 提高史料實證素養
直面高考 我行我“數”
關于高中數學選修的討論
鄉土分外妖嬈
最后的炊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