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低界面張力表面活性劑分類及其應用

2019-09-10 07:22孔德照
石油研究 2019年3期
關鍵詞:表面活性劑應用

孔德照

摘要:本篇文章通過簡單介紹我國在油田開采中使用技術存在的弊端,以及目前超低界面張力表面活性劑的分類,并在此基礎上對其應用進行詳細地說明,希望能夠為我國油田的高效開發貢獻綿薄之力。

關鍵詞:超低界面;表面活性劑;無堿;應用

引言:

隨著我國采油技術的不斷提高,在發展至今已經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而化學驅油作為一種在各大油田中常用的采油技術,其自身存在的缺陷也在頻繁使用中得以暴露,尤其是各種活性劑中含有大量的化學物質,其中的堿性成分會對油田產生不利影響,例如油層和油井結垢等,都是受到堿性表面活性劑的影響,這對我國油田的采集率而言會起到非常不利的反作用,并且會使界面的張力降低。因此,研究超低界面張力的表面活性劑,對于改善我國開采現狀,促進我國可持續開展而言,是至關重要的。

一、超低界面張力表面活性劑的分類

(一)無堿超低界面張力表面活性劑

在三元體系中減少堿的用量甚至實現無堿的表面活性劑,其目的是為了降低堿對實際應用造成的不利影響,因為在進行復合驅現場實驗中,我們不難發現,如果在土層注入一定量的堿,不僅會起到稀釋作用,讓地層的黏土變得分散且發生位移,同時也會讓土層的滲透性功能下降,進而導致當堿和巖石的礦物發生化學反應后,會形成如碳酸鹽垢或硅鋁鹽垢等堿性污垢,這種含有堿的污垢會對地層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

因此,為了在實際的應用中,不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危害,需要使用低堿或者無堿類的表面活性劑,從而能夠在降低危害的同時,實現聚合物粘性的增強。雖然這種無堿超低界面張力表面活性劑的優點非常突出,但是因為目前開發的都是適用于有堿的驅油體系,因此仍然需要開發與之相適應的表面活性劑。

(二)有堿超低界面張力表面活性劑

有堿表面活性劑作為一種已經在市場上得到廣泛運用并且收益甚好的一種驅油技術,面對各種需求已經得到了充分的研發,不僅種類多樣,同時能夠很好地滿足各種需求。尤其是烷基苯磺酸鹽、石油磺酸鹽等已經得到大量的試驗并且在油田進行了實際應用,因此取得了大量的試驗經驗。

綜上所述而言,目前的超低界面張力表面活性劑仍然種類過于單一,因此發展的前景仍然十分廣闊。是否能夠通過進一步分析現有的表面活性劑,并且促進其性能和合成,使其保持在穩定性能的基礎上得以應用,仍然需要找到一種適合的表面活性劑,才能得以解決實際應用中存在的客觀問題。

二、超低界面張力表面活性劑的具體應用

(一)聚合物表面活性劑二元驅

聚合物表面活性劑二元驅作為一個優點非常顯著的高效采集技術,由于集中了聚合物提高波及系數與表面活性劑提高驅油效率的作用,因此非常適合我國目前的油田開采工作。因為我國大部分的油田在長期開采過程中,已經處于一個含水量非常高的階段,而使用該技術既能夠降低剩余油的飽和度,同時也能夠降低殘余油的飽和度,因此相較于傳統采集技術而言,更能夠大大提高采集的效率,因此是一個使用前景非常廣闊的采集技術。

同時,由于使用堿性活性劑會使我國油田在長期開采之后變得更加脆弱不堪,但是聚合物表面活性劑二元驅能夠實現輕松滲透和減少對黏度的損傷。并且,通過實驗合成的NEP無堿二元體系可以看出,使用聚合物表面活性劑二元驅之后,體系得到了明顯的優化,不僅能夠得到較低的界面張力,同時也能夠體現出較之前更高的采集率,因此能夠有效改善我國采油經濟效益低下和注水之后無法驅出殘余油的現實難題。

(二)通過注入超低界面張力表面活性劑實現降壓

很多油田在經過長期開采之后,難以恢復到初始階段,因此往往會出現部分油田注水井的注入壓力過高,從而也會導致注水驅替換效率低下和套損井增多。而通過利用復配表面活性劑體系的方式進行,能夠得到很好的降壓效果。雖然注入井的滲透率已經無法更改,但是通過調整界面張力的方式就能夠起到改善的作用。例如通過改變油、水,以及巖石之間的界面張力,就能夠有效地緩和原本因為壓力過大而無法實現高效滲透的現狀。當滲透率能夠得以提高,就能夠進而降低注入井的壓力。

因此,面對我國注入井壓力升高的現狀,我國相關行業的技術工作者不應該視而不見,而是應該積極調查并研究如何利用表面活性劑來降低注水井的注入壓力,避免因為壓力不斷升高造成各項開采系統的損壞,使得驅油效果大打折扣。

(三)注入吞吐液

由于長時間使用含有堿性化學物質的表面活性劑進行開采,會使得油井及其附近環境出現高粘稠油堵塞的現象,導致油層的流動性大大降低,無論是使用電熱桿還是其他降低粘稠劑等,都無法有效解決該問題。而通過向其注入吞吐液的方式,就能夠促進高粘稠性的油層進行分散和乳化,各種堵塞孔道的物質也能夠得以分解,從而促進滲透率和流動性的提高。

注入吞吐液的方法首先就是先將一種降黏解堵的處理液先注入到油藏,然后依靠其濃度高和會加熱的特性進行油管清洗作用然后在清洗完畢之后再注入堿性的解堵液。為了檢測是否已經進行有效清除,可以進行泵壓檢測的方式判斷。當降黏解堵的處理液注入之后,壓力會不斷上升,隨后逐漸下降,說明已經實現了部分解決稠油堵塞的現象,然后再注入堿性解堵液之后,泵壓如果繼續呈現下降的趨勢,則說明已經很好地實現了解堵的目的。同時,注入吞吐液并不僅僅能夠達到疏通和降低粘稠的效果,同時也能夠有效地提高地層濕潤程度和界面張力,從而更好地進行驅油,這對我國油田的可持續開采是非常有利的。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超低界面張力表面活性劑在我國仍然處于一個試行的階段,仍然無法完全滿足正式投入使用的需求。因此,我國相關行業的工作者仍然需要在現有發現的基礎上,不斷地深入研究,使該項理論能夠最終實現全面投入應用。

參考文獻:

[1]張彩霞,權紅梅,仵慧寧,etal.使石油磺酸鹽表面活性劑達到超低界面張力影響因素分析[J].甘肅高師學報,2016(12).

[2]成夢可,仲笑君.表面活性劑/聚合物二元復合體系超低界面張力的影響因素研究[J].當代化工,2017(03):73-75.

[3]成夢可,仲笑君.表面活性劑/聚合物二元復合體系超低界面張力的影響因素研究[J].當代化工,2017(03):73-75.

[4]蔡幫鑫,張琪琪,剛洪澤,etal.餐廚廢油制備的生物基兩性表面活性劑的油水界面性能[J].應用化學,2016,33(7):798-803.

猜你喜歡
表面活性劑應用
SDS—NaCl—蓖麻油體系對甲烷的吸收作用及機理研究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分析膜技術及其在電廠水處理中的應用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氣體分離提純應用變壓吸附技術的分析
會計與統計的比較研究
堿與表面活性劑在油水界面上的協同作用
浮選起泡劑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
DMOS Vfsd之背金工藝窗口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