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厭學問題的個案介入

2019-09-10 07:22陸天逸
青年生活 2019年24期
關鍵詞:青少年

陸天逸

摘要: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少年的教育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青少年學生中卻有一部分人對學習不感興趣,行為出現不同程度的偏差,厭學問題日漸嚴重,社會工作者在這面對這一問題時,可以采取個案處理的方式對青少年厭學問題進行矯正。本文將通過案例分析與介入,對青少年厭學問題進行深刻解析,提出切實可行的矯治對策,以期緩解厭學問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

關鍵詞:青少年;厭學問題;個案介入

一、研究背景

由于學校、社會、家庭等各方面因素影響,青少年成長學習壓力逐漸增強,心理障礙問題也隨之反映,厭學是其中之一,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學生對學習生活失去興趣,學習適應不良,主要會從情緒、行為、生理方面表現出來。厭學通常會與課堂反映、考試成績、學校表現等緊密相連,包括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聽講,走神、發呆;社會性縮減,和同學交往減少,抵觸跟老師的交流,注意游離于班級群體之外;有一部分青少年一上課就頭疼,考試之前肚子痛、心悸等,但到醫院檢查卻沒有問題;同時會伴隨出現違反社會規范和準則的行為,不遵守校規校紀,逃學、打架斗毆、或網戀、沉溺于網絡游戲;更有一些青少年表現出一些心理精神疾病,抑郁自閉,甚至輕生自殺。

青少年是國家未來發展的希望,所以有關青少年的問題都被社會密切關注著,但由于缺少專業矯正方法,導致該問題長期困擾著學生、家長及教師。青少年的厭學問題不是僅靠自身的改變就能夠解決的,在這一問題上,家庭因素、學校因素、自身因素、社會因素都至關重要,在調整青少年自身的態度以外。還需要各方面的密切配合,為青少年營造積極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生活氛圍,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青少年的厭學問題,幫助青少年重新審視自己,重新規劃美好的未來。

厭學問題是一個不可避免且長期存在的問題,大多數對厭學問題的研究都集中于單方面因素的考慮,本文將從社會工作專業視角,運用社會工作專業理論方法,對青少年厭學問題進行個案介入,矯正其厭學問題,以豐富和充實社會工作介入青少年厭學問題的理論與實踐經驗。

二、案例分析

小張,男,16歲,初三,從初二開始成績直線下降,產生厭學情緒,上課不聽講,對老師和家長提出的學習要求置之不理,還因為學習與父親有過肢體沖突。在充分了解小張的基本情況后,個案工作者與小張達成協議,明確雙方目標與義務,建立了基本的個案矯正關系。

在個案工作者與小案主及其父母溝通了解后,發現小張面臨的問題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首先是父母在案主初二時離婚,父母關系的破碎直接影響到了案主的學習和生活。其次是父親一直奉行棍棒教育,只要案主成績下滑,其父就會不問原因對其狠打,案主憎恨父親的作為,產生強烈的怨恨與拒絕,自我封閉,扭曲了心靈,產生了嚴重的厭學表現。接著是案主性格比較孤僻,很內向,父母都是農民工,在學校沒有朋友、老師可以傾訴,于是自暴自棄,厭學問題嚴重。最后是案主把成績下滑的歸結為自己不聰明,繼而自己更加沒有信心,不愿學習。

三、個案介入對策

社會工作者通過對案主的案例分析與研究,發現造成他厭學問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認為要通過學校、老師、家長以及案主的共同配合來保證介入過程的順利進行,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一)幫助案主形成正確的自我認識

對于案主將自己成績下滑歸因于自身智力的情況,社工要幫助案主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概念,通過多方面的訓練讓案主意識到是自己的學習態度和放出出了問題,而不是其他原因,認真努力就能獲得好成績,讓他體會到自己可以控制學習成效的,從而對自己學習生活和未來充滿期待。

(二)減少或消除案主的敏感、自卑孤僻情緒

針對案主父親的棍棒教育,個案工作者要幫助家長認清教育子女的責任和義務,明白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是培養子女的基礎,禁止棍棒教育。運用家庭介入模式,進入并融入家庭,幫助家長主動的有目的的改變自己的言行舉止,創建、引起并處理溝通,促進家長與案主之間的互動,引導家庭成員改變交往方式,創造溫暖的家庭氛圍,幫助孩子調節情感,轉變厭學態度。

(三)聯結資源,倡議學校給予案主一定的照顧

案主一方面要了解案主的具體需要,另一方面要清楚通過何種途徑聯結資源,并且與學校、老師建立聯系。運用社會工作者的的權利,積極倡議學校多多關注案主,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進行心理輔導,幫助學生從外部調試心理問題轉向內部即自我調試心里,健全案主的人格發展。

四、總結

厭學問題是青少年群體中最常見的問題之一,社會工作者在積極尋找厭學問題的干預技術和方法的過程中,應該采取個案介入,針對具體個案進行分析,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側重的進行干預,才能保證個案矯正的效果,最終達到幫助案主解決厭學問題、轉變厭學態度的目的。

社會工提倡“助人自助”,在進行個案問題處理時,我們以發展的視角、專業的助人方法,在青少年厭學這一問題的解決上顯示出獨特的價值,發揮著更多的社會政治責任,更強調運用社會資源,強調人性的關懷,注重青少年厭學問題的心理成因。同時,社工自身通過接觸案主,收集資料,制定計劃,實施方案,總結評估等,有助于提升社工的專業經驗,增長社工準確定位厭學青少年的需求,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且服務過程中,社會工作者掌握主動,鏈接各方有效資源,可以增強社工進行個案矯正的信心,提升個案服務的質量,以期緩解厭學問題,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

猜你喜歡
青少年
蔬果能讓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Amazing benefits of playing sports for teens 青少年運動的益處
Minor Offense
青少年一周飲食計劃
偶像崇拜 與青少年成長
幸福感強的青少年更健康
2018年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出版物目錄
中日青少年體質PK
全國首次青少年煙草調查
青少年打籃球注意事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