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談高中新課改背景下對話教學的運用

2019-09-10 20:04江常青
青年生活 2019年24期
關鍵詞:畫作同學老師

江常青

摘要:新課改以來,國家從教學觀上提出,教學是一個信息和情感交流、溝通,師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幫助、引導、尊重學生,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大力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思考能力。為此,對話教學就走進了人們的視線中,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它打破了傳統教學的“教材中心論”,提倡解放學生個性,尊重學生主體性,從而營造良好融洽的課堂環境,實現課堂教育與學習目的,培養學生更高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新課改;對話教學

一、對話教學的起源

對話教學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的蘇格拉底的產婆術和中國古代孔子的問答法。蘇格拉底認為知識是只能由學生自己去發現、去得出,老師只能起到一個幫助的作用,而不能直接把知識給學生。在講學中,他通過相互爭辯、討論來宣揚自己的觀點,即使學生有錯,他也不直接指出錯在哪里,而是通過一個個具有暗示性的問題,來使學生自己發現錯誤,最終自己得出正確的結論。具體來說,“產婆術” 包括四個步驟:譏諷、助產術、歸納、定義。譏諷指就對方發言不斷提出問題,迫使對方無詞以對,承認自己的無知。助產術指幫助對方得出正確答案。歸納指從各種具體事物中找到事物共性本質,尋求一般。定義指把個別事物歸入一般概念,得到事物普遍概念??鬃釉诮虒W生方面也是采取一問一答的模式,會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同時對于同一個問題,每一次的回答都比前一次有所加深和拓寬。他們都是通過一問一答來糾正學生原來的錯誤思考。在教學過程中都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意激發學生的思維。這種教學方法有利于教師及時發現并糾正學生的錯誤,也有利于加深他們對知識的印象。同時充分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并充分體現了師生互動。

當然,隨著時代背景、社會環境等變化,還有許多國內和國外的教育家有不同的見解、看法和補充,通過他們的研究、發現、歸納和總結,對話教學的理論也在不斷的改進和完善?,F如今,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對話教學迎來了新時代。

二、對話教學的涵義

所謂“對話”,就是一種語言學的現象,是人與人在一定的情境中進行思想與情感的互相交流,是一種交流手段。

而“對話教學”,簡單地從字面上來理解是指以對話為基本特征進行教學,也是一種交流和學習的手段。但在教學中,對話卻不等于獨白,而是師生之間互動的媒介。在傳統式獨白式教育中,教師更關注的是自己如何把該講的課講授完,如何完成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是一個人的表演,而不關注學生的反應。即使學生有表演的機會,教師也不愿當觀眾,或者只愿意當少數成績較好的學生的觀眾。而對話式教育是最具有表現力的交往方式,是師生交往活動最內最深層的屬性,是在一種平等、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下進行的思維的碰撞?!蔼毎资健敖虒W實際上是一種專制,是一種沒有民主的權威,是教師的絕對主導地位,把學生當作改造的對象,其在很大程度上是虛假的權威?!蔼毎资健苯逃囵B出來的只是專制的心態,學生長期處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會壓抑個性,沒有自己的獨特想法和見解,也會沒有自主學習的能力。而對話式教育則可以養成民主意識、培養民主精神,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避免學生只學習和背誦死知識,卻不理解其意思。

三、對話教學的運用

通過索穎穎的課堂教學《西方現代派繪畫》,我們可以看一個案例。

案例1:介紹表現派的畫作特點以及代表人物。

首先老師先給大家展示畫家蒙克的照片和介紹

老師:大家看過照片后,覺得畫家是一個怎樣的人?

學生:嚴肅(老師提示眼神是怎樣的,學生沒有回答上)

老師:也許我們通過照片無法觀察到,那么我們來看一些他的童年。(看完后)大家想一下這樣的童年,會讓他有什么樣的性格?而這種性格會使他的畫作有什么特點?(之后老師又進行背景描述,展示他的畫作《吶喊》,并請同學上臺畫出空缺部分,同時在旁邊進行講解與提示)

老師:所以,我總結一下表現派的特點……

1、從獨白走向交往

其實不僅僅是這一個案例,在索穎穎的教授課程中,可以發現,授課全程下來,她都沒有自己一個人一個勁的說,而是和學生建構一種互動的模式進行交流,引導全體學生自己思考問題。在這種狀態中,學生能充分發揮自主能動性,不斷地叩問概念意義和價值,不斷地實現自我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從而達到該堂課所要達到的學習目的。

2、從專制走向促進

專制是利用自己的外在權勢,實現自己意圖和行為方式和影響力。傳統教學里,教師占主導地位,然而這種所謂的主導,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已經顯得不合時宜。案例中的索穎穎老師在請同學上臺畫出人物時,她不強求學生一定要畫的與作家大同小異,也不是要求一定要畫出正確的結果,其目的其實是讓學生積極融入其中,表達內心所想,鼓勵學生鼓勵學生標新立異、特立獨行,從而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的能力。同時,在學生畫的較為理想時,索穎穎老師希望同學們能給他一點掌聲。在這個過程中,是教師要對學生的每一種想法的關注、引導和積極肯定。

2、從灌輸走向啟發

真正的教師不以任何方式、將任何態度強加于學生,不試圖說服學生,而是讓學生對某一事物、事件的觀點充分顯露、表達、彰顯出來。雖然是介紹人物背景和畫作特點這種枯燥的知識點,索穎穎老師并沒有直接把知識點羅列出來,讓學生去死記硬背,而是循序漸進地進行講述,在學生沒有回答出問題時,也并沒有把答案直接告訴他,而是進一步進行引導,不斷地提示他,從另一個角度進行啟發,直到最后在同學們充分理解后,才總結一下特點。

四、有效對話教學過程實施策略

案例2:引出上課要講的內容

(播放視頻)老師:人物有沒有發生變化?

學生:有

老師: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提示:比如蒙娜麗莎的畫,前一段怎么樣,后一段怎么樣?)

學生:前一段是寫實,后一段是抽象

老師:你們同意嗎?

學生們:同意

老師:(講解幾句后)所以西方傳統繪畫是客觀表現還是主觀表現?

學生們:客觀表現

老師:那隨著時代的發展,畫作又有什么變化呢?還是客觀嗎?

學生們:不是,在向主觀轉變

老師:那20世紀的畫是繼承還是批判呢?

學生們:批判,完全變成主觀表現

老師:所以我們把這一畫作統一稱作現代派。那么今天,我們所要學習和介紹的內容就是西方現代派。

1、創設有效對話教學情境

案例中,老師首先播放視頻,之后與學生進行有效對話,每一句都是有目的的,并沒有與本堂學習的內容無關的廢話。同時,老師上課的全程都是民主和諧自由的氛圍,這樣容易觸發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思維,才能使學習深入到學生思維意識的深層。她創設的目的在于喚醒學生原有的認知,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導入新的教學內容。所以,通過索穎穎老師的啟發,創設有效對話應該創設民主平等、開放自由和豐富多彩的對話情境,新課改背景下要求師生是平等和諧的關系,更加注重師生之間互為主體,在教學中充分體現教學民主,營造民主氛圍,讓學生擁有參與教學、自由發表意見的權利,有想說話,要交流,敢對話的要求,形成強烈的教學期待或者需要。同時可以在各種各樣活動中參與對話,比如簡單的上課回答問題,還有通過畫畫表達自己內心所想,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模式,從而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

2、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對話

在課堂教學中,總有一部分同學不愿意參與對話,認為自己只是一個不被關注的對象,討論和回答問題與自己無關。不積極思考發言,長此以往不僅沒有了對話意識,而且把自己當作旁觀者,與課堂、教師、同學之間沒有互動,沒有思考,難以達成有效教學。因此提高對話教學的有效性也應該采取措施激發學生參與對話。首先,老師自己應該有教學的積極性,因為老師的熱情很容易帶動和感染學生,同時在同學回答完問題后,可以給予一個肯定的贊許或是一個善意的指正,這樣可以點燃學生的對話激情,喚起他們表達的欲望。其次,應該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教師應站在學生的認知角度,對不同層次不同個性的學生予以不同的指導,提高學生課堂對話的參與度。

3、采取新型教學模式

課堂視頻中,索穎穎老師有邀請了兩位同學合作一起完成一副畫,有讓兩位同學進行一述一評,在后面作品欣賞中,老師也有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而這都傳達了合作教學的思想,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此過程中,小組或者合作成員在說明自身的觀點的同時要關注其他成員的觀點及看法,這樣最大程度上調動所有的成員積極發言,充分發揮個體在集體中的作用,培養學生的協調能力,促使學生參與程度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顯著的提高。

五、小結

課堂的對話不再是一種簡單的回答,也不再是表面的認知,更不再是一言談或是滿堂詞,而是教師,學生,教材之間思維的碰撞。在對話時,老師不再是權威的主導者,不會強加自己的思想給學生,而是引導、鼓勵學生去思考、探究,培養學生有獨立思考和創新的能力;學生也不再是被動的刺激接受者,他們積極的參與到對話中,表達自己的觀點,用自己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去解讀信息,從而賦予認知對象以新的意義。

猜你喜歡
畫作同學老師
學生畫作欣賞
同學會上的殘酷真相
“我心中的航天夢”畫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夢”畫作展
行走的時髦畫作
老師,節日快樂!
老師的見面禮
六·一放假么
應接不暇 騎虎難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