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與心的“牽手”

2019-09-10 14:32潘露琪
學習周報·教與學 2019年25期
關鍵詞:牽手溝通小學生

潘露琪

摘 ?要:本文將以小學生為例,結合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來談談如何搭建教師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橋梁,在溝通之中重視溝通的藝術。本文的研究將以先進的教育理念以及前沿的教育理論作為理論依據,所以具備一定的科學性。

關鍵詞:溝通;教育;小學生

現代的教師在學習專業的課程之余,都需要學習心理學的知識,其原因就在于通過學習心理學才能夠了解學生的心理,才能夠更好地實現同學生的溝通,進而創造良好的班級氛圍,落實“因材施教”的理念,以及提高教學的效率。所以溝通的藝術值得每一位教師在日常工作中多加學習和思考。在本文中,將明確小學師生的溝通特點,強調小學教師重視溝通藝術的必要性,最后談談如何搭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橋梁。

一、小學師生的溝通特點

談小學師生的溝通特點,應當從小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小學教師同學生溝通時的注意點兩點來談。

(一)小學生的性格特點

小學生因為年齡尚小、思想不夠成熟,所以他們可能會存在一些性格脆弱、敏感自卑以及期待別人關注的性格特點。所以當教師過分關注一些學生而忽略其他一些學生之時,可能會造成部分學生的自卑感和挫敗感。還有一些學生可能會因為在家里受到了長輩的溺愛,而變得性格乖張、嬌氣,甚至具有一些攻擊性。

(二)小學教師同學生溝通時的注意點

本文認為小學教師同學生溝通之時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教師需具備較強的同理心

在良好的溝通藝術之中,非常強調的一個關鍵點就是“同理心”。具有較強的同理心的老師能夠更好地換位思考,能夠更好地感同身受學生的需求、學生的困難。

2.教師應努力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

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給每一個孩子以充分的關心。盡管每一個學生的家庭背景、家庭教育、智力水平、性格特點以及學習成績都不盡相同,但每一個小學生都同樣需要家長和教師的關愛,所以教師應當拋去各種偏見,平等地對待所有的學生。

3.教師教育學生應當以鼓勵為主

由于小學生普遍存在著抗壓性不夠強、心理比較脆弱的特點,所以小學教師在教育學生之時應當以鼓勵為主,以批評為輔。當學生在學習、生活之中表現出了進步的跡象,應當及時地予以夸獎以激勵他們“更上一層樓”,形成正向的反饋。

二、小學教師重視溝通藝術的必要性

在上文中對小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小學教師同學生溝通之時的注意點進行了比較詳細的介紹與分析。接下來,在此基礎上,本文的這一部分將進一步談談小學教師重視溝通藝術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創造良好的班級氛圍

盡管一個班級主要是由數十位學生構成的,但是否有一個優秀的教師對于整個班級的氛圍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一個擁有良好溝通技巧、懂得溝通藝術的教師會令整個班級的同學感覺如沐春風。

(二)有助于落實“因材施教”理念

教師可以在完成應有的教學任務的基礎之上,發掘不同學生的天賦,并幫助他們良好地運用自身的天賦,為未來的專業發展奠定基礎。例如,對具有音樂天賦的孩子,可以鼓勵他們在音樂課、校園歌唱比賽之中施展才華。

(三)有助于培養班級的集體意識

懂得溝通藝術的教師會通過良好的引導,告訴家庭條件一般的孩子“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道理,告訴自帶優越感的孩子只有保持謙遜和努力才能夠傳承先輩的基業這樣的道理,從而讓班級的孩子們都學會正視自身。

(四)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

對于教師的教學而言,良好的溝通藝術就是教學的“催化劑”,它能夠極大地提升教師傳道受業解惑的效率。因為當學生學會了尊重老師,學會了傾聽,也學會了戒驕戒躁之后,學習自然而然就成為了學生們發揮主觀能動性的一件事情。

三、如何搭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橋梁

在明白了小學師生的溝通特點,也重申了小學教師重視溝通藝術的必要性之后,在本文的最后這一部分將談談如何運用良好的溝通藝術來搭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橋梁。

(一)多閱讀同語言藝術相關的書籍

同語言藝術相關的書籍在近年來源源不斷地面世,它們都是由一些在語言表達和心理學上擁有一定造詣的作者編著的書籍。所以本文鼓勵小學的教師在日常工作之余可以多閱讀一些同語言藝術相關的書籍。

(二)同家長合作來提高溝通的成功率

在教育之中,不僅學校和教師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同樣是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環。針對上文中提及的小學生之間的攀比行為,本文認為家長應當通過家長會、班級家長微信群或者是單獨的一對一溝通,來聯合家長一同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

(三)建立班級學生的教育記錄手冊

在前文我們談到了“因材施教”的理念,也由之引出了發掘每一位學生的天賦與特長并給予施展空間的想法。本文認為教師要做到這一點,可以考慮建立一個班級學生的教育記錄手冊,通過與每一位學生單獨的談心,以親切、柔和、平等的姿態同學生們進行溝通。

(四)在實踐中不斷提升溝通技能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因而在前述的理論基礎之上,教師應當通過日常教學之中同學生的溝通實踐,不斷總結經驗,將反饋效果好的溝通技能予以反復運用,而避免采用引發學生抵觸心理的語言表達。

四、結論

本文以小學生為例,結合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來談如何搭建教師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橋梁,在溝通之中重視溝通的藝術。本文最終從多閱讀同語言藝術相關的書籍、同家長合作來提高溝通的成功率、建立班級學生的教育記錄手冊和在實踐中不斷提升溝通技能這四個方面給出了建議。

本文的研究以先進的教育理念以及前沿的教育理論作為理論依據,所以具備一定的科學性。同時,本文還將探究家校共育過程之中既有創意又有實際效果的教育方法,所以本文的研究還具備一定的創新性。最后,本文通過自身所學的知識同實踐經驗相結合,力爭提出一些可供推廣、具備借鑒意義的建議,這使得本文也具備一定的推廣性。

參考文獻:

[1]周娟.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18(20):121-122.

[2]田孟德.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運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7):25.

猜你喜歡
牽手溝通小學生
他是一個了不起的小學生
決策咨詢活動中的溝通藝術
我是小學生
非常小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