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對觀眾

2019-09-11 02:01雷曉宇
讀者 2019年18期
關鍵詞:聶隱娘侯孝賢昆德拉

雷曉宇

朱天文講過一句話:“創作是從背對觀眾開始的?!?/p>

這句話很對侯孝賢的胃口。

2007年,侯孝賢在香港浸會大學做了整整3天的電影講座。他剖白自己的電影觀,說:“你這樣一直看著觀眾,這個人要這個、那個人要那個,你又不是賣百貨的,要給他這個、給他那個……觀影者到底需要什么,你很難完全滿足?!?/p>

當時,侯孝賢剛拍完電影《紅氣球的旅行》。那之后,他有8年時間沒有新作問世。

其間,《刺客聶隱娘》開拍,又擱淺。侯孝賢四處找投資,內地、香港、臺灣,找了個遍。又開拍,又補拍,很不容易。

2015年,侯孝賢終于回來了。5月,《刺客聶隱娘》在戛納得獎。他還是那句話:“創作是背對觀眾的。你要想票房和觀眾,就完蛋了?!?/p>

“你看馬爾克斯的小說嗎?”他問我,“他的描寫多厲害,真是百中無一的大師。你要讓我看那些通俗的,我真是翻兩下就不想看了。我就是這樣,哪怕類型片,最后拍出來也成了我的藝術片?!?/p>

但一個創作者,總會有自己心目中的理想觀眾吧。

我問他:“你最希望被誰看懂?”

他想了半天,中途去上了一次廁所,回來又想,好不容易,終于開口了:“米蘭·昆德拉?!?/p>

早年間,昆德拉寫過一篇雜文,叫《電影已死》。言下之意,在商業化和全球化的時代,作者電影已死。侯孝賢希望昆德拉看到《刺客聶隱娘》——一部他花了17年時間醞釀、打磨的電影。

他是在用這種方式跟昆德拉打招呼:“嘿,沒死,它硬硬的,還在?!?h3>68歲的堅持

我老實向他承認,《刺客聶隱娘》我并沒看懂。此前,我在電影公司的會議室里和幾個記者一起看了點映場。我知道它講了一個不能殺人的殺手的故事,也認得出舒淇、張震和周韻,畫面又極美,猶如傅抱石的國畫,但敘事交代不充分、剪輯跳躍,確實影響我進入電影——看《刺客聶隱娘》的感覺,猶如在做一道完形填空題。

他也老實承認說,后期在剪輯室里,他確實沒怎么考慮講故事這件事。他甚至沒有照原來的劇本剪片,以致朱天文第一次看完成片之后相當不滿意。很多交代劇情的段落因為鏡頭不好、表演不好或者畫面不好看,被他毫不留情地舍棄了。

“中間是會跳躍,因為被省略掉了?!彼f,“跳躍對我來說沒什么,我的影像不是拍信息,我是拍一個情境,所以我的剪法跟別人的不一樣?!?/p>

侯孝賢在用《刺客聶隱娘》圓夢。它比侯孝賢以往的任何一部電影都“任性”,因為到了68歲的年紀,中間又有好幾年沒有拍電影,他決心要不惜代價,做一件追求極致的事情。

“我已經太老了。拍這部片時已經六十幾歲,時間、機會也沒多少了,就做自己最想做的,堅持自己最想要的?!?/p>

他最想拍武俠。小時候,跟著哥哥看遍了金庸、還珠樓主、諸葛青云和平江不肖生。他也想過拍藤澤周平的武俠小說,迷戀其中武士們的節義和操守,“就像沙子進了眼睛要閉,蒼蠅飛到皮膚上要拍”,既真實,又是一種本能。

電影《刺客聶隱娘》海報

1998年,拍完《海上花》之后,他開始看《資治通鑒》,計劃去新疆勘景,為《刺客聶隱娘》做準備。編劇謝海盟在《行云紀》里回憶說,那時候,侯孝賢在《海上花》中已經把自己標志性的長鏡頭美學發揮到了極致——這部電影全片只有39個鏡頭——他需要尋求其他的突破和樂趣。

侯孝賢深受“二戰”后法國新浪潮、德國新電影和意大利寫實主義的影響。他是真實的信徒,追求用燈光、底片和鏡頭還原出盡量真實的世界。在他看來,“模仿出來的真實和真正的真實是平等的,甚至可以獨立存在”。而在武俠世界里,俠客的打斗則有超現實的意味,如何將其與他的個人風格協調起來,這個問題一時之間難以解決,再加上成本高昂,所以拍攝被擱置了。不過,十幾年后,我們可以看到,侯孝賢仍然盡量避免在《刺客聶隱娘》里吊威亞——全片只有一兩處鏡頭使用了反重力的夸張手法——力求真實可信。

侯孝賢在追求真實的路上已經走得非常遠了,他甚至有對真實的“潔癖”。

為了還原真實的唐朝風貌,從1998年起,到2012年《刺客聶隱娘》開拍,光是研究各種相關史料,做案頭準備,侯孝賢就斷斷續續花了14年。他坐在小小的雜物間里,抽著煙,慢慢給我講聶隱娘故事發生前20年的藩鎮歷史、王朝更迭和人物來歷,一講就是半個鐘頭。人們喜歡談論自己真正喜歡和花時間研究過的東西。

侯孝賢拍戲最狠的一招是用底片排戲。為了追求真實,侯孝賢從不排戲,讓演員直接上來演。演員一開始往往沒法進入狀態,他就一遍又一遍地來。拍《海上花》的時候,他的拍攝方式是從第一場戲開始拍,拍一整天。第二天再拍第二場戲,也是拍一整天,依此類推。等全拍完之后,他再回過頭來從第一場戲開始拍,反復打磨。演員通常到第三遍才能進入角色,舉手投足都有了情境中的味道。

演員愛演侯孝賢的戲。他們的表演不會被打斷,能夠享受舞臺劇一般的連貫,卻不必在意舞臺上嚴格的走位。通常,侯孝賢會給演員講解一個情境,由演員自由發揮,在規定的臺詞講完之后也不關機,看看會有什么事情發生。

演員的反應很有趣。拍《紅氣球的旅行》的時候,當朱麗葉·比諾什開門走進一個房間——燈、攝影機和收音麥已經全部布置好——她只需體會單親媽媽的角色,做這樣一個女人回家之后自然會做的事情。拍完之后,朱麗葉跟侯孝賢感嘆說:“我本能地走到冰箱前面,心想這下壞了,誰知道里面有沒有東西,結果打開一看,里面還真備了各種飲料?!?/p>

周韻在《刺客聶隱娘》里扮演張震的原配。有一場戲,張震大怒,砸了東西,提著劍氣沖沖地走了,留下周韻、三個兒子和仆人站在殿中。這時候,侯孝賢沒有關機。周韻的反應很鎮定,跟三個兒子說“都起來”,又命令仆人“去收拾”?!八莸枚嗪??!焙钚①t笑了,有點得意,“她也是個媽媽,平時就是這樣處理事情的。她是溫州人,講規矩、懂世故、分強弱。姜文怕她怕得咧,看得出來?!?/p>

這是相當昂貴的真實,已經沒有人這么拍電影了。算下來,《刺客聶隱娘》用掉了44萬尺膠片,創下他個人的新紀錄。以前,《南國再見,南國》是20萬尺,《海上花》是23萬尺,而早年電影公司給他的膠片指標是一部戲1.2萬尺。

這是侯孝賢68歲時的選擇:花了這么多錢,又始終堅持自己的美學風格,不在作品上對市場做任何妥協,也做好了不賺錢甚至賠錢的心理準備。他大概很清楚,自己可能面對什么:曲高和寡,或者說,叫好不叫座。

2015年的戛納

北京時間2015年5月21日深夜1點,侯孝賢獲得第68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在此之前,侯孝賢說,自己對拿獎這件事情已經失去了熱忱。他知道,這只是一個游戲,自有其規則,得到了不代表多厲害,得不到也不代表你不行。有一次,他在一個日本的電影節擔任評委,為了一部比利時年輕人的電影,幾乎和其他評委翻臉。

很多年過去了,侯孝賢仍在一點點往更深處走。戛納記者試映場后,有朋友發短信問他:“你是不是在拍自己?”所謂“一個人,沒有同類”,就像《刺客聶隱娘》里,他借嘉誠公主之口講的那個“青鸞”的故事:“王獲一鸞鳥,甚愛之,欲其鳴而不能致也。乃飾以金樊,饗以珍饈,對之愈戚,三年不鳴。其夫人曰:‘嘗聞鳥見其類而后鳴,何不懸鏡以映之?王從其言。鸞睹形感契,慨然悲鳴,哀響中霄,一奮而絕?!?/p>

回到文章開頭,若世上真有青鸞,侯孝賢心目中的鏡像就是昆德拉。昆德拉86歲了,還寫了新書《慶祝無意義》。侯孝賢小他18歲,大不了就是繼續拍下去。為了再多拍幾部電影,他每天早起爬山,保持體力,并且閱讀大量的翻譯小說(最近看的是冰島小說家古博格·博格森的《天鵝之翼》,以及格雷厄姆·格林的《喜劇演員》),有時候想想,還有兩年就要滿70歲了,可電影是他唯一的摯愛,總也拍不夠。眼下,他對于未來的想象就是:“拍、拍、拍、拍、拍,然后頭一勾,死在片場?!?/p>

“你覺得寂寞嗎?”我問他。

“不會寂寞?!彼f,“假使你真的做了自己想做的事,你會越做越開心。藝術就是這樣,完全在個人。我喜歡這個,然后盡我的能力,也對得起我的名聲。孤獨是一定的。你自己往深處走,勢必是孤獨的,這沒辦法?!?/p>

“當然,商業化太吸引人了?!彼终f,“你以為每個人都會有那種堅持?不可能,馬上就變了?,F在內地還有誰?婁燁算一個,少之又少。有時候我不太懂,到底有什么誘惑?錢嗎?名嗎?都不是。其實問題還是在于你拍的是什么,是不是人的狀態和生命的本質?!?/p>

我的最后一個問題是:“為什么你從來不拍中老年人?”

他說:“我喜歡年輕人,喜歡他們的活力。我知道中年的那些事,但是他們沒有辦法激勵我,沒勁兒?!?/p>

“這勁兒是什么?”

“這個勁兒就是生命的本質——活著就要不死心,就要做一些事?!?

(梨花若雪摘自浙江文藝出版社《海膽》一書,本刊節選)

猜你喜歡
聶隱娘侯孝賢昆德拉
從文字到影像:“聶隱娘”的解構與重建
《一種作家人生》:米蘭·昆德拉生命中的重與輕
侯孝賢電影研究述評
王朝教父
從唐傳奇到電影的文本變遷
論程硯秋的“俠女”情結
侯孝賢的螞蟻爬到戛納
請叫他“法國作家”昆德拉
昆德拉的困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