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高校影像數字化管理平臺建設

2019-09-16 13:04褚凌俊
數碼世界 2019年7期
關鍵詞:信息化

褚凌俊

摘要:隨著信息化進程的逐步開展,影像數字化平臺在高校中的應用也日漸廣泛。本文通過理論研究分析且結合浙江農林大學暨陽學院發展現狀和環境因素發現,影像數字化平臺的建設依據其自身特點能夠極大地優化學院的資源配置,提升學院品牌,為智慧校園的轉型提供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信息化 影像數字化平臺 浙江農林大學暨陽學院

引言

校園信息化發展是一個復雜而冗長的過程,從師者口中的代代相傳再至聲光電影逐步普及,這一過程加深了人們對信息獲取的客觀性。因為此時大眾不再需要依托過去的文獻,前人的評價去想象揣度,可以身臨其境的去了解歷史、學習歷史以及創造歷史。同時,隨著現代數字攝影攝像技術不斷地發展和完善,影像的獲取和處理能力不斷增強,影像記錄保存方式不斷擴大,以及多元化、大眾化、多層次化的影像記錄方式又為高校發展客觀敘事性提供了保障。

在國家高等教育信息化大發展的浪潮中,傳統的記錄、傳播方式大逐漸淘汰,影像作為新型的信息載體,其信息含量大,內容豐富生動,并且影像資料具有獨特的敘事方式,完備的歷史文化價值。隨著現代云計算、物聯網、移動應用、數據等新技術、新應用的迅速發展與日益成熟,高校的信息化建設正從管理型的數字校園向智能、服務型的智慧校園轉變影像資料的收集整理變成數字化進程中重要一塊工作。本文將結合暨陽學院實際情況探討影像數字化管理平臺的建設與必要性。

1國內高校影像數字化發展現狀

筆者通過相關調查發現,我國絕大多數高校在校園信息門戶平臺建設方面存在較大差異,所提供的相應服務也是各不相同,但在系統建設的知道思想上確是高度統一的

“統一平臺+統一門戶+多應用系統”的集成。截至2018年,我國已有300多所高?;就瓿闪诵@網絡構建和綜合信息系統建設,且網絡基本采用以太網(干兆級),但與國外高校相比仍存在些許差距。數字校園的建設已然成為各高校信息化工作的核心。利用計算機講技術、網絡技術、通訊技術對學校與教學、科研、管理和服務相關的信息資源進行全面的數字化;用科學規范的管理隊這些信息資源進行整合集成,以構成統一的用戶管理、統一的資源管理和統一的權限控制;發學校建成面向校內,也面向社會的一個超越空間、時間的虛擬大學。

2暨陽學院影像數字化管理現狀與必要性分析

2.1暨陽學院基本情況

暨陽學院目前仍然采用傳統管理方式,管理層服務理念落后,服務體系不健全,無法滿足用戶的相似需求。而且,很多影像管理缺乏創新意識,疏于提高管理層的升級與轉型,導致影像管理數字化發展停滯不前。另外,由于很多管理員缺乏創新概念,沒有根據時代發展的需求及時調整工作模式。

2.2影像數字化管理現狀

2.2.1影像數據管理落后

影像資源收集不規范。學院缺乏專業的管理技術人員,沒有統一收集存儲規范,基本由個人拍攝、儲存、使用,均在收藏在個^、電腦里,導致管理混亂。信息不對稱。各部門均存有各自獨立影像資料,導致數據項目儲存分散,各部門數據重復,冗余,浪費大量人力資源,導致需要資料時要花多余的時間去詢問協調。

2.2.2影像數據龐雜

隨著時間的推移空間的變化,影像記錄的內容變的不可再現,成為重要的歷史依據,從而導致數據規模的不斷增長。從數字角度講影像資料屬于非機構化數據,非結構化數據有著增長快、數據量大、格式多的特點,只會給管理與應用帶來更多困難。

2.2.3影像數據管理使用效率低下

暨陽學院的影像資料孤立與各個部門、系統、個人,無法實現影像資源共享,資源信息不流通,沒有合理的系統管理平臺,無法做出正確的簡析,從而每次使用均要浪費大量時間、人力、物力去咨詢查找?,F階段影像資源使用都采用,網絡發送或者拷貝,其過程出錯幾率高,費時費力,還占用出口帶寬,擠占學院公共網絡資源。

因此,面對海量、多元、紛雜影像數字化管理已經刻不容緩,亟需校園數字化資源管理與非結構化數據中心的建立與使用。將視頻、音頻、文檔、圖片等非機構化數據進行統一儲存、統一計算、統一使用服務。

2.3影像數據數字化管理平臺建設必要性

2.3.1重要性

根據國家的發展規劃及高校自身發展的要求,需要進一步用現代化設備提高影像管理質量。隨著校園網絡環境的優化以及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改善,教學數字資源的建設、管理和應用越來越緊迫,數字資源建設與應用平臺的建設將成為高校未來幾年建設的重中之重。

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第十九章“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中明確指出:“加強優質教學資源開發與應用,加強網絡資源建設與應用平臺建設,建立開放靈活的教學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促進優質教學資源普及共享,創新網絡教學模式,開展高質量高水平遠程學歷教育”。對于教學資源的建設和應用,從國家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戰略高度提出了明確的要求[5]。

2.3.2優化性

有利于建立統一平臺管理機制,是資源規范化,合理化,實現影像資源集中管理的同時,可以做到分步應用。能把把所有影像資料接入到智慧校園統一的服務總線中,基于用戶身份、位置、需求、行為等綜合分析處理,通過個人門戶或公共門戶實現服務在多終端上對用戶的精準推送。

從服務角度看,建立共享的途徑。我院在資源建設完成后就分散在不同部門的資源,形成了眾多的資源孤島,將架起橋梁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梢詫⑺杏跋褓Y源內網化,本來需要通過網絡傳輸影像資料納入整個數字化平臺,實現校園網上提供服務,可以大大降低校園網出口帶寬壓力。

2.3.3安全性

影像資料數字化管理平臺建設充分考慮資源的安全性,具有必要的安全保護和保密措施,具有健全的備份和還原機制,保證整個資源系統安全高效的運轉。

2.3.4先進性

現在高校都在致力于新的教學模式 在線課程,希望能拓展學生知識空間,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好的滿足不同專業學生的選課要求。這也是建立在影像數字資源平臺建設的基礎上,充足的影像視音頻素材,才能更好的滿足學生需求。影像數字化管理平臺是有前瞻性的,對高校以后的發展不僅僅停留在管理、存檔、共享上,未來更多是符合教學改革發展的趨勢。是可以作為暨陽學院未來息化建設正從管理型的數字校園向智能、服務型的智慧校園轉變一塊重要拼圖,為學校教學模式的改變提供了技術平臺的支撐,基于平臺學生可以通過PC、Phone及Pad實現課程的在線學習,作業的提交、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在線練習及考試等。

3結論

總而言之影像數字化發展迅速,格式類型復雜,格式繁多,相互轉換也變得復雜,使用管理問題日趨突出。所以,建立影像數字化平臺勢在必行,是解決當下影像管理矛盾的重要手段,是優化高校數字化建設重要舉措。且平臺可以進行模塊化建設,各應用系統間能夠實現互通、互動。在整體規劃框架下,學??梢愿鶕约旱膽眯枨笠约百Y金狀況進行分步驟建設實施。通過平臺的建設我們能夠解決各自為戰,重復勞動的現象,優化整合資源;能夠實現互通、共享,保證使用人員任何時間地點都能通過網絡終端實現管理使用,能夠提高安全性,保證全部影像資料系統高效安全運轉;還能為高校數字化建設提供架構、理念,為數字校園向智慧校園的轉型做好前瞻性的準備。

參考文獻

[1]呂萌.影像資料的歷史文化價值探析[J].檔案學通訊,2002(4):25 27.

[2]王德峰.數字校園規劃、設計及建設—

以內蒙古師范大學為例[D].內蒙古大學,2009.

[3]莫興,基于“互聯網+”的圖書館創新服務體系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8.

[4]隋雪蓮,任華,龐園園.影像數據庫管理系統功能設計[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4(1):167—167.

[5]袁振國,《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解讀[J].中國基礎教育,2010(3):23—2

猜你喜歡
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聚焦信息化
“一核三軸”:信息化時代教學管理模式的探索
中國信息化周報201816、17、18合刊
中國信息化周報201816、17、18合刊
2017年《農業信息化》1—12期總目錄
2016信息化視聽行業“Best of the Year”年度榜單
2015年信息化視聽行業年度榜(獲獎名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