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高職院校文化建設的實踐

2019-09-19 13:05徐龍英
當代旅游 2019年3期
關鍵詞:文化建設院校實踐

徐龍英

摘要:文化建設是一個大的概念,高職院校的文化建設是普通高校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文化建設的提升,對于其頂層決策和設計的實現、增強院校的核心競爭力以及院校的整體和發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本文從高職院校文化建設內涵作用入手、提出文化建設的看法。

關鍵詞:院校;文化建設;實踐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也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以此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等作用。文化建設是一個大的概念,文化建設在高職院校的各項工作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高職院校文化建設

高職院校的文化建設是普通高校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延伸,是中國先進文化建設大系統的亞文化形態,其基本內涵是指在長期技能教育過程中所形成的價值體系、理念心理、審美標準、思維方式、行為模式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學風、文化活動風格等。對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及培養良好校風,優化教學環節,以促進學院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具有重大的意義。與此同時,也能夠豐富校園文化,對大學生的思想意識、行為規范以及價值取向、做人理念等方面的形成都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和影響,有著直接的育人功能,能滿足大學生發展和成長的需求。

校園文化主要是一種特殊存在的社會文化,我們可以將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分為三個方面:一是教育的引導作用,主要表現在潛移默化、耳濡目染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暗示性和滲透性。高職校園文化是為學生創造一個陶冶心靈的場所,對教育的各個方面都起著指導性的作用。具有把師生員工的文化生活引導到正確方向上的導向作用和自我教育功能,是學院凝聚力、向心力的所在;二是社會輻射作用。主要表現在既接受社會影響,同時又反作用于社會。校園文化的升入發展主要是把校園個體與社會環境之間達成平衡和協調發展的地方,從而實現對人精神、心靈以及性格的塑造,達到社會化的目的;三是情感交流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對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的潛移默化。高職校園文化可以激起師生情感世界的變化,可以通過人的情感作用對言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進而產生交流的共鳴。

二、加強高職院校文化建設的構想

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文化,處在社會文化發展的前沿,是學院精神、傳統和作用的綜合體現,也是塑造和培養人的最重要的教材和教師。指包括全體師生的思想素質、道德修養、價值取向以及知識和能力結構、生活方式、人際關系等方面上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主要包括校園文化理念、歷史傳統以及校園大多數主體的認可,以此遵循共同的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念等內容,這也是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關鍵和核心,是校園文化建設發展的重中之重。

物質文化是校園文化水平外在的一種標志,主要包括符合高職院校特點的各種教學、實訓以及科研、校園環境等方面。為了形成和諧統一的整體,就需要加強校園的文化建設,必要時要抓緊硬件建設,使學生在布局高雅怡人的環境中努力學習。其中,雕塑、景點、修讀點和壁畫在校園中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為了保證具有長期的藝術和人文價值,使廣大師生在工作和學習之余有賞心悅目的感覺。而環境和綠化在校園文化建設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布局良好的校園環境本身也是一本教材、一張名片,對師生的行為和觀念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當然,還有教室、實訓場、食堂、圖書館、宿舍、運動場等都屬物質文化范疇,都是師生每天學習、工作、生活的重要場所,都要對其進行重點規劃和建設,進行整體包裝,形成具有特色的物質文化。

制度即規范,是保證高職院校正常運轉、維護教學、生活秩序的基本規則,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準則,主要規范各種規章制度等,以此體現學院管理的價值觀等。通過長期規范的制度約束和管理,使師生習慣成自然,形成良好的制度文化和團結和諧的工作氛圍。

行為文化是校園的“活文化”,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占據重要的位置。這就要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一是要把領導班子建設好,強化團結協作的意識,樹立開拓進取的精神,發揚艱苦奮斗的傳統,通過領導班子的帶動和領導,就會形成團結、協作和嚴謹的校風面貌;二是要把教師隊伍建設好,加強師德建設,除了培養教師是教書育人的楷模外,還需要強化教師的教學基本功,以此提高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使教師勇于探索科學理論,形成良好的教風;三是要培養好學生的教育工作,強化學生的基本理論、基本素質以及基本技能的“三基”教育,形成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養成積極向上的學風。

三、我院校園文化建設的經驗與實踐

為了引導師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價值取向,吸收中國歷史優秀傳統文化和企業先進文化,凝煉、豐富校園精神文化氛圍,發揮文化引領和育人功能。形成了“學高為師,藝精為范”的教風,“德能雙修學以致用”的學風等特色文化標志,營造知行合一、樂教會學的良好風氣,形成樸實厚重、規范精細、和諧共榮、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校園品質文化。

規范管理工作,創造健康和諧的制度文化環境。首先要加強和完善學院內部管理,工提高作效率;二是制定了激勵教師參加教研、科研企業鍛煉、在職培訓、技能大賽、考核驗收等方面的各項制度,把提升教師素質作為才人培養工作的重要內容,廣大教師的職業道德和綜合素質明顯有逐步提高;三是規范學生管理工作,創建了半軍事化管理模式,制定了相應制度,對學生的學習,作息、內務衛生、課外活動、言談舉止等日常學習和生活進行規范化引導。

參考文獻:

[1]劉長虹.高職院校文化建設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3.

[2]吳哲敏.高職院校文化建設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6.

[3]葉仙虹.高職院校文化建設研究[D].廣州:廣東師范學院,2018.

猜你喜歡
文化建設院校實踐
2020年部分在晉提前批招生院校錄取統計表
2019年—2020年在晉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類院校錄取統計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晉招生錄取統計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簡章審核對照表
馬克思主義的文化觀及其現實意義
加強基層文化建設滿足群眾文化生活需求
初中政治教學中強化新八德教育探討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生物專業師范生教學實習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校企協同實施高職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