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水滸傳》中李逵悲劇命運的成因

2019-09-19 07:39王淼欣
名家名作 2019年7期
關鍵詞:忠心李逵宋江

王淼欣

[摘? ? ? ?要]李逵在《水滸傳》一百零八好漢中排名二十二,是“天殺星”。李逵在家鄉殺人后投到戴宗手下做了一個小牢子,機緣巧合之下遇到了宋江,宋江對他的賞識讓其對宋江忠心,走上了追隨宋江的梁山之路。但在接受朝廷的招安后,作者并沒有采用“大團圓”的結局,一百零八好漢無一善終,李逵更是被他的“公明哥哥”毒死,可謂:“成也宋江,敗也宋江”,李逵為何落得如此下場?這與李逵的性格和身份密不可分。

[關? 鍵? 詞]《水滸傳》;李逵;悲劇命運的成因

悲劇根據“主人公沉淪或悲劇發生的主要根由”分為:命運悲劇、性格悲劇和社會悲劇。在《水滸傳》中,李逵嗜殺成性,殘暴粗魯,但他又對宋江一人忠誠,他性格野蠻卻又愚忠,雖然是黑凜凜的大漢,卻沒有心計,這樣的性格使他成為宋江的棋子,也是造成他慘死的關鍵因素,因此李逵可以劃分到性格悲劇。而李逵的身份是“游民”,雖然位列一百零八好漢,但他的身份始終處在一個尷尬的地位,因此,李逵之死有其必然性。

李逵的“蠻”使李逵既“天真爛漫”又殺人如麻,也正是因為李逵空有“蠻”而無“智”使其最易被利用,也最不易管控。李逵在120回《水滸傳》中首次出場是在第38回,以鬧事者的形象出場,戴宗問:“在樓下作鬧的是誰?”過賣的回道:“鐵牛李大哥?!秉c出了李逵“力大如?!钡奶攸c,即李逵有一身蠻力,而李逵的蠻并不僅是力氣,更表現在他的性格上。正如王學泰教授所言:“李逵在文化上是接近赤裸狀態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野蠻狀態?!痹谘哉Z上,李逵沒有半點禮貌可言,張口就來:“這黑漢子是誰?”甚至自己也不知自己是“粗鹵”,戴宗對其的勸導猶如“對牛彈琴”,李逵依舊我行我素,整天把“鳥人”掛在嘴邊,這粗俗的程度可謂是大宋的一個地痞流氓。行為上,李逵的“野”突出表現在與宋江、戴宗的飯局上。李逵與宋江等人餐桌禮儀上的優雅格格不入,當宋江與戴宗用“小盞”吃酒時,李逵卻用“大碗”,吃魚時更是如此:“并不使箸,便把手去碗里撈起魚來”“伸手去宋江碗里撈將過來吃了”“把魚汁劈臉潑將去,淋那酒保一身”,用手“抓”飯這一行為分明是未開化的猿人的行徑,這既能體現出李逵的野蠻,同時也能體現出他的率性。因此,“野”這個字形容李逵再恰當不過了。

若只是野蠻也罷了,偏又頭腦簡單,心智未開化,導致他做事不計后果,任性而為。在劫法場中有描述:“只見那人叢里那個黑大漢,輪兩把板斧,一味地砍將來”,“殺人最多”,他自己也說“我自揀人多處殺將去”;在三打祝家莊時,李逵不顧扈家莊已經投降,將扈家莊趕盡殺絕,引起一眾好漢的不滿,更有甚者,李逵對年僅四歲的小衙內也不放過,用斧將其劈成兩半,李逵的殘暴行為正是最原始的沖動,沒有理性可言。當李逵急紅了眼,不分青紅皂白,連他的“公明哥哥”也不放過,李逵誤會宋江強搶民女,見到宋江沒有半點情分,甚至放言“你若不把女兒還他時,我早做早殺了你,晚做晚殺了你”,李逵不顧后果的言論與行為使他成為宋江最有用的棋子,但同時也是宋江最無法管控的因素,李逵在回家接老母之前答應了宋江三件事,但李逵終違背承諾,落入了奸人的圈套。李逵雖然嘴上答應了宋江,卻因為他的魯莽和沒有心計,導致他容易被利用和誘騙。因此在宋江被朝廷賜毒酒,他心中仍然想著留一世清名,想“忠心不負朝廷”,然而李逵對朝廷并無忠心可言,在宋江試探時,李逵立馬大叫“哥哥,反了罷”。正是李逵的這種反動心理害了他,李逵的有勇無謀成為宋江的絆腳石,也是他的口無遮攔、不計后果害了他,他做事莽撞又極具破壞力,這也就是宋江在臨死時也要拉上李逵的原因,因為李逵確實是一個“定時炸彈”。

李逵對宋江的忠心使其成為宋江的得力助手,而李逵也因對宋江的忠心葬送了性命。李逵對宋江的忠心可以說在第一次見面時就確立了,宋江第一次與李逵見面就贈予十兩銀子,也迎合了李逵的個性,在喝酒時讓酒保給李逵換了大碗,李逵感激道:“真個好個宋哥哥,人說不差了!便知做兄弟的性格。結拜得這位哥哥也不枉了”,短短一句話可以看出李逵對宋江的認可,而宋江也欣賞李逵“是個忠直漢子”,處處照顧李逵,因此李逵對宋江十分感激。在宋江被關押大牢時,是李逵在身邊悉心照料,劫法場時也是李逵最為積極,亂殺一通,李逵猶如宋江的影子,李逵只對宋江一人忠誠。在初次見面時,李逵對宋江是“撲翻身軀便拜”,金圣嘆評:“撲翻身軀字,寫他拜得死心搭地。便字,寫他拜的更無商量”,與此明顯相對的是李逵見了晁蓋只是“跪了一跪”,從中也看出李逵的忠誠,李逵心中沒有朝廷、沒有頭領,他唯一聽的就是宋江。當宋江表明要接受招安,李逵大怒,反對招安,表示他只對宋江一人的忠誠,不愿服從朝廷:“哥哥剮我也不怨,殺我也不恨”,這讓宋江又一次看到了李逵對自己的忠心,也正是李逵的一番話,讓宋江想到與李逵“情分最重?!边@里宋江并不是真的念及情分,而是宋江意識到李逵對自己的愚忠,李逵對宋江表露的真心反而害了自己。在宋江被賜毒酒后,他的第一反應不是讓兄弟報仇,而是希望他們能不壞他的清名,而李逵是最忠誠于宋江的,所以宋江連夜將李逵喚到身邊,給李逵毒酒。李逵得知真相后,更顯其忠:“罷,罷,罷!生時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個小鬼”,李逵對宋江的誓死追隨令人動容,但也正是他的愚忠讓他喪命。在李逵心中,宋江是唯一對他好的人,但是李逵對于宋江而言,也僅是一百零七分之一,宋江并沒有把李逵與其他人平等看待。這從稱呼上也能看出,宋江剛見李逵是稱呼“壯士大哥”,待熟悉李逵的品性后,宋江戲稱“黑廝”,而宋江對其他人一直都是以禮相待,唯獨對李逵有高人一等的感覺。李逵讓宋江感受到了做“大哥”的優越感,在宋江眼里,李逵也只是他的小弟,也正是這一原因,導致宋江敢直接決定李逵的生死,宋江對其命運進行了裁奪。

最后,李逵的結局被作者安排得十分巧妙,李逵之死符合美學中的“突轉”。亞里士多德這樣定義“突轉”:“指行動的發展從一個方向轉至相反方向”。李逵本是愉快地接受宋江的邀請,但卻意外死亡,情節轉至另一個方向,但“此種轉變符合可然或必然的原則”,也就是說,李逵的死有其必然性。究其原因是李逵尷尬的身份,李逵不是農民也不是市民,而是流竄各處的“游民”,他與宋江、柴進、晁蓋這些帶有一定財力、受傳統教化的好漢不同,李逵完全不懂禮教;與林沖、武松這些無奈落草的好漢也不同,武松、林沖原本是順民,因奸人才逼上梁山;與孫二娘、張青這類原本就是殺人越貨的強盜也不同,李逵并沒有把殺人當作一種職業,而是在家鄉殺人后流竄出來,在官府當一個小牢子。李逵在朝廷下打工,但是卻又無法融入這個體制,他賭博、橫沖直撞,戴宗也說“被他連累得苦”,他與幾千年傳承下的安土重遷相悖,李逵是一個不安分的人,他在潤州任都統制期間,“只是心中悶倦,與眾終日飲酒”,因此他根本無法在體制中如魚得水,李逵可能也就適合當一個強盜,因此“李逵這類人物是武裝造反集團以及一切反主流的社會集團中絕不可缺少的人物”。而招安之后,李逵就沒有了價值,因為他只會打打殺殺,完全不懂人際交往,也不懂如何謀權得勢,所以李逵即使不被宋江毒死,下場也必定會被別人害死,或再次落草為寇,因此宋江給他毒酒的結局也許是對李逵最好的收場。

《水滸傳》中李逵歷來受到爭議,金圣嘆喜愛他的“天真爛漫”,魯迅先生卻憎惡“排頭砍去”的李逵,王學泰先生也曾直言“不喜歡李逵”。不論是天真爛漫還是殘暴,都是造成他悲慘命運的原因,他是不被世俗所接納的,他的游民身份讓他在體制中處于尷尬境地,因此他注定不能善終的。這種情形在現代社會仍然存在,李逵這種身份在現代也仍然是不被主流接納的,但是他的坦誠率性卻也是宋江等人以及我們現代社會很多人缺失的,現代社會中宋江這類人太多,李逵身上的一些品質也就顯得“可愛”。

參考文獻:

[1]施耐庵. 水滸傳[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2]施耐庵. 第五才子書施耐庵水滸傳[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3]亞里士多德.詩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4]王學泰.《水滸傳》江湖人物論(之五)勇敢分子李逵[J].社會科學論壇,2010(21):124-132.

作者單位:山西師范大學

猜你喜歡
忠心李逵宋江
不打不相識
瘋狂排障王,比將軍還寶貴的老兵
一片丹心育桃李 滿腔熱血潤杏壇
延攬人才,宋江最佳
由衷之情,始于肺腑
淺談中職德育之“五心教育”
延攬人才,宋江最佳
延攬人才,宋江最佳
小人之腹
宋江為什么不殺情敵張文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