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鋼鐵企業全口徑能源成本分析

2019-09-21 03:11
山西冶金 2019年3期
關鍵詞:煤氣口徑管網

張 靜

(首鋼京唐公司能源與環境部, 河北 唐山 063210)

隨著我國各項產業發展與國際經濟規則的逐步接軌,國內外市場不斷融合,我國鋼鐵產業正投入一場嚴峻而殘酷的國際競爭中[1]。制造業飛速發展至今,利潤空間有限,誰能更好地控制成本,做好低成本的塑造,誰就能掌控價格的主動權,誰就能創造更多的價值。成本控制成為企業增值、創效的重要“砝碼”。鋼鐵是資源、能源密集型產業,也是高能耗、高排放行業[2],在其生產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一般長流程的鋼鐵企業,能源成本占到其總成本的30%~40%。隨著能源管理模式從分散向集中轉變,全流程、全口徑能源成本正逐步進入鋼企成本管理的視野,從價值管理的視角,也需要能源管理從基于噸鋼綜合能耗等傳統能源技術經濟指標管理,向基于能源價值管理的能源成本指標管理轉變,助力企業實現價值最大化,推動鋼鐵行業獲得新的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1 全口徑能源成本的概念和主要意義

1.1 全口徑能源成本的概念

結合鋼鐵企業能源管理實際及財務成本核算規則,通過解析各項能源業務活動內容,梳理能源成本形成過程,創新提出了全口徑能源成本核算口徑,其計算公式如下:全口徑能源成本=耗用的外購燃料成本+耗用的外購動力成本+能源制造費用-外銷收入-焦炭庫存變動(視為能源產品的一部分)。

1.2 全口徑能源成本的意義

全口徑能源成本將能源業務活動“貨幣化”,將能源實物流與價值流合二為一。是全面衡量企業能源利用與轉換效率、能源的配置、能源質量的管控、技術進步、市場化經營、管理機制等各個方面水平高低的綜合性指標。

圖1 全口徑能源成本構成圖

全口徑能源成本管控體系的構建,是借鑒行業先進成本管控理論,結合京唐投產以來的創新實踐,對大型鋼鐵企業如何通過管理手段實現能源成本最優進行的系統總結和提煉。如下頁圖2所示,宏觀層面實現少買入、多賣出,資源合理配置,開源節流,精益能效;鋼鐵制造層面向穩定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實現綜合成本最優。同時,全流程全系統推進管理創新、機制創新、技術進步、政策支持,系統降本。

2 全口徑能源成本管控的主要創新點

在傳統管控方式如何向系統全方位管理轉型上,構建了一種新體系。采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變分散管理為集中管理,實現能源產品“生產、收集、轉化、調節、調配、內用、外銷”全流程業務一貫到底管理。

在傳統企業如何強化能源成本管理上提出了系統節能的新思路。創新構建“焦煤、噴吹煤、焦炭、電煤、電、氣(煤氣)、熱(熱水、余熱)、風、水、汽、氧、氮、氬、氫”等“大能源”全口徑、多介質、全方位、多維度、市場化協同、高效、低耗的能源成本管理體系。推動冶金行業從傳統的能源技術經濟指標管理向創新的能源價值指標管理轉變。

在傳統企業轉型提效,強化能源成本管理上提供了一種新手段。賦予能源管理的新內涵,以實現能源價值最大化為目標,打造全新的能源成本管控模式,打破局部能源效益最優壁壘,全流程全系統注重精益能效和公司整體效益,同時為周邊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能源供應服務,推動區域整體節能減排。

3 全口徑能源成本控制導則

全口徑能源成本管控體系的構建,以實現能源效益最大化為主導思想,通過能源利用與轉換效率、能源配置、能源質量管控、技術進步、市場化經營、管理機制等手段,實現全方位、多維度、分等級管控企業全口徑能源成本。宏觀層面實現少買入、多賣出,資源合理配置,開源節流。鋼鐵制造層面向穩定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實現綜合加工轉換成本最優。能源加工轉換層面合理用能。同時,全流程全系統推進管理創新、機制創新、技術進步、政策支持,系統降成本,如圖2所示。

圖2 全口徑能源成本控制示意圖

4 全口徑能源成本管控的運行現狀

4.1 向穩定要效益

以壓縮風系統為例,系統自投產以來通過運行摸索和與先進單位對標找差,主要存在以下兩個問題:一是壓風供應不足,同時存在放散;二是設備的故障率高,檢修頻繁。針對壓風系統特點,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分別是供能端、輸配端和用能端,如圖3所示。供能端即壓縮機組,主要是針對設備啟停時間、運行規律進行研究;用能端主要是針對用戶的用氣壓力、用氣特點、用戶等級進行梳理,發現規律。輸配端對運行壓力,可調整用戶和緩沖能力進行了研究。最終實現:一是源頭穩定機組的啟停為零,保證設備穩定運行,降低故障率;二是對輸配系統進行改善,一方面分壓力等級供應氣體,另一方面在低壓管網與高壓管網間增加聯通閥,當低壓管網氣供應不足時,可采用高壓管網串氣,當高壓管網氣壓力突然降至很低時,低壓管網可串至高壓管網補充,實現互備互調,同時,這種運行方式也申請了專利技術,實現生產與技術申報并進;三是理論聯系實際,穩定基礎上通過進一步高效協同、力促降耗時間穩定基礎上高壓管網降壓運行。

圖3 壓縮空氣系統成本控制示意圖

4.2 優化資源配置

以燃氣系統為例,公司煤氣系統包括焦爐煤氣系統、高爐煤氣系統和轉爐煤氣系統,如下頁圖4所示,為充分回收利用各種副產煤氣,在煤氣柜區集中建設了大型干式煤氣柜群,減少煤氣發生量和使用量不平衡引起的管網壓力波動,保證燃氣系統的穩定供應。一是轉爐煤氣是煉鋼最重要的副產品之一,提高轉爐煤氣回收量不僅是發展循環經濟和實施清潔生產的要求,也是企業節能減排與降低成本的內在需要。二是優化用氣結構?;厥?,破解制約轉氣回收的瓶頸。三是統籌協調保利用。面對煤氣回收量的提高,強化輸配端設備能力,成功將高爐煤氣加壓機改造為轉爐煤氣加壓機,充分利用鼓風機設備能力,提高煤氣輸配效率,同時做好高焦轉三種煤氣平衡,一方面優化熱軋加熱爐混合燃料氣配比,熱軋混合站多使用轉爐煤氣,減少高爐管網轉氣串入量,進一步穩定混合煤氣熱值,另一方面充分發揮混燒發電機組摻燒煤氣的技術優勢,在穩定滿負荷發電的情況下,力爭多摻燒煤氣資源,降低燃煤消耗,降低發電成本,實現了能源的綜合有效利用。

圖4 燃氣系統布置示意圖

4.3 向管理要效益及外部創收增效

為了實現協同高效,在管理上構建橫縱式能源管理模式,推行“每個人一個區域,互通有無”,全方位系統管理;以能源制度檢查為抓手,以降低能源消耗、合理用能為主線,對重點用能設備設施開展效能監察,在能源平臺發布,提升能源管理影響力。推進能源日報轉型,增加管控維度,從數據中發現問題,精細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實施價格市場化調整,利用杠桿撬動節能降本。從“價格導向,促進管理節能”出發,借鑒寶鋼等行業先進經驗,系統梳理、解析能源產品價格形成過程,結合市場價格及能源的能效、能級,完成了能源介質回收價及外銷價的調整,通過發揮價格杠桿作用,實現了能源介質價格市場化,能源產品供應實現與市場對接,實現了能源產品外銷創收。

猜你喜歡
煤氣口徑管網
煤氣爆炸
煤氣發電機組DEH控制系統的優化
步槍口徑之爭(下)
步槍口徑之爭(上)
大口徑超高附塔管線安裝技術
管網獨立是妥協還是改革
從管網獨立看國企改革
管網改革虛實
織起一張共管網
全口徑預決算審查監督的實踐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