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采工作面大跨度切眼支護實踐研究

2019-09-21 03:11張紅斌
山西冶金 2019年3期
關鍵詞:頂梁架設跨度

張紅斌

(山西蘭花科技創業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 晉城 048400)

科學合理確定綜采面切眼的支護方式是確保切眼支護質量、提高掘進速度、降低勞動強度、確保綜采設備快速安裝的重要基礎,因此,在選擇切眼支護方式時,要充分考慮切眼的圍巖特性、切眼斷面尺寸等基本條件。以往綜采工作面切眼寬度多不超過6.5 m,采用架棚支護,為了提高工作面回采效率,決定在3103工作面引進ZY76000/18/42D型支架,該支架要求切眼寬度不低于8.5 m,架棚支護施工速度慢,大跨度支護效果較差,屬于被動式支護,為了滿足大跨度切眼支護要求,確保支護質量,綜合考慮決定實施“錨索網+托棚”支護方式,在局部頂板較差處采用梯形棚支護。3103工作面切眼新支護實踐表明,采用該支護方式切眼施工速度快,能夠有效控制切眼圍巖變形,可滿足設備安裝需求。

1 切眼概況

3103工作面北鄰3105工作面采空區,南部為3101工作面采空區,西部為采區集中巷道,東部為邊界保護煤柱。工作面所采煤層為山西組3號煤層,煤層厚度為3~4.1 m,平均為3.2 m,中間含有1層均厚 0.2 m 的夾矸,煤層傾角為 6~11°,平均為 6.9°,為穩定可采厚煤層。3103工作面直接頂為均厚3.2 m的砂質泥巖,基本頂為均厚4.1 m的中-粗粒砂巖,直接底為均厚3.1 m的泥巖-砂質泥巖,基本底為均厚2.6 m的粗粒砂巖。根據圍巖力學試驗可知,直接頂抗壓強度平均為17.2 MPa,基本頂抗壓強度平均為34 MPa,屬于較穩定頂板,但是受到斷層等構造的影響,局部頂板破碎。3103工作面切眼設計長度為210 m,根據選用支架型號,切眼設計斷面(寬×高)為8500 mm×3800 mm。鑒于頂板整體狀況,決定采用長短錨索配合金屬網對切眼進行支護,局部頂板破碎地帶,采用架設U型鋼棚進行支護。

2 傳統支護方案利弊分析

以往礦井工作面切眼均采用架設梯形棚支護,切眼設計棚子中寬一般不超過6.5 m,高度不超過3.2 m,在架設梯形棚后,在距離煤墻側2 m布置金屬單體柱沿傾向架設托棚進行加強支護。架棚支護屬于被動式支護,其優點是支護強度大、抗壓效果好、材料回收利用率高、巷道成型效果好,其缺點是職工勞動強度大、掘進速度慢、人工成本高。切眼采用架棚支護,在綜采工作面安裝過程中需要對梯形棚進行回收,影響安裝進度,且在回撤梯形棚時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不利于高效掘進和安裝[1-2]。另外,架棚支護不能主動給予巷道以支護作用,不能有效抑制頂板前期離層和巷道收縮,巷道穩定性較差[3-4]。

3 大跨度切眼支護方案的選擇

鑒于梯形棚支護切眼存在諸多弊端,且對于大跨度斷面而言,頂梁對于頂板支護作用有限,若不在頂梁進行補強支護,容易造成頂梁彎曲下沉,降低梯形棚支護效果,因此針對于3103工作面切眼,有必要尋求新的支護方式。錨索支護作用主要是懸吊、組合梁和組合拱作用,能夠將巷道頂板與上部堅固巖層穩定在一起,相比于錨桿支護而言,其抗破斷力大、錨固深度大,配合金屬網能夠促使支護體系形成一個整體,對巷道支護效果較好。同時考慮到3103工作面兩側均為采空區,工作面屬于孤島工作面,礦壓顯現明顯,為了加強支護效果,決定對工作面切眼實施錨索網配合傾向托棚支護,其中頂板采用長短錨索支護,兩幫采用短錨索支護,對于頂板穩定性較差、易出現頂板失穩地段采用架設梯形棚支護。

1)錨索網+托棚支護。對于巷道條件較好地帶采用錨索網+托棚支護。頂板長錨索選用規格Φ17.8 mm×7600 mm的鋼絞繩,頂板和兩幫短錨索選用規格17.8 mm×4000 mm的鋼絞繩,要求長錨索間排距為1600mm×1600mm,短錨索間排距為800 mm×800 mm,長短錨索均配備規格200 mm×200 mm×12 mm的鋼托棚。要求每根錨索采用1卷CK23/25型錨固劑和2卷MSK23/60型錨固劑進行錨固,其中長錨索要求預緊力不低于120 kN,短錨索要求預緊力不低于100 kN。切眼頂板和兩幫所用網片選用規格為1.2 m×0.8 m,網孔為80 mm×80 mm的金屬網,金屬網搭接要求不低于200 mm,搭接處用鐵絲捆扎牢固。3103工作面切眼采用刷巷的形式進行掘進,即首次掘進斷面寬度為5.5 m,掘進施工完畢后,從兩巷進行刷巷,刷巷寬度為3.0 m,巷道成型最終凈寬為7.5 m。錨網索支護要求實時跟進,最大控頂距和最小控頂距為1.2 m和0.4 m。在第一次掘進過程中,每掘進5 m,即沿掘進方向在距離老空側4.5 m處架設兩列傾向托棚,托棚為單體柱配合長3 m的11號礦工鋼,要求“一梁三柱”,且單體柱初撐力不低于90 kN,托棚間距為150 mm。3103工作面切眼錨索網+托棚支護參數具體見圖1所示。

圖1 3103工作面切眼錨索網+托棚支護示意圖(mm)

2)架棚支護。受到斷層等構造的影響,局部巷道頂板較破碎,上部穩定巖層遭到破壞,且存在一定的離層現象,若采用錨索支護,則難以達到預期支護效果。此時,根據巷道實際采用架設梯形棚支護,考慮到切眼跨度較大,在首次掘進過程中頂梁采用長5.5 m的11號礦工鋼進行架設梯形棚,在刷巷后頂梁采用長4 m的礦工鋼進行架設梯形棚,相當于頂梁交叉使用1.0 m??紤]到梯形棚屬于被動支護,若與巷道圍巖存在空間較大,梯形棚難以及時對圍巖形成有效支護,梯形棚先期處于等壓狀態,不利于巷道支護,因此,在架棚支護時要采用背板、網片等將頂板和兩幫背實。

4 支護效果分析

3103工作面為礦井首個大跨度切眼,為掌握新支護方式下的切眼支護效果,在掘進施工過程中每隔30 m布置1個測點進行巷道收斂變形觀測。觀測結果顯示,錨索網支護段巷道變形主要發生在距掘進工作面40 m范圍內,兩幫累計移近量和頂底板移近量分別平均為260 mm和136 mm,主要影響范圍為距掘進工作面25 m范圍內,兩幫和頂底移近量分別約占總移近量的78%和69%,整體來看巷道支護效果較好,能夠滿足設備安裝需要;架棚段巷道整體變形較小,局部存在頂梁出現輕微彎曲下沉現象,平均下沉量僅為12 mm,不影響設備安裝。為了了解“錨索網+托棚”支護對頂板支護效果,向頂板上方布置鉆孔采用頂板窺視儀進行觀測,結果顯示,僅在頂板上方2~3 m出現頂板離層現象,離層量平均為3 mm左右,說明采用“錨索網+托棚”支護對頂板支護效果較好。

5 結語

切眼支護方式的選擇關乎著切眼支護質量和綜采設備是否順利安裝,同時,選擇合理的支護方式還有利于提高切眼掘進速度,可有效緩解采掘接替。在選擇切眼支護方式時,要充分考慮切眼圍巖特性、切眼斷面尺寸,同時要考慮到不同支護方式的利弊,最終決定采用何種支護手段。3103工作面大跨度切眼采用采用“錨索網+托棚”支護和局部采用架棚支護有效保證了切眼的支護質量,相比于架棚支護掘進施工提前了17 d,設備安裝速度相比于架棚支護條件下提前了8 d,經濟效益顯著。

猜你喜歡
頂梁架設跨度
我國在珠穆朗瑪峰架設世界最高海拔氣象站
緩粘結預應力技術在大跨度梁中的應用
礦用液壓支架頂梁結構強度優化研究
關于礦用液壓支架頂梁翻轉平臺的研制與應用
大跨度連續鋼箱梁橋設計研究分析
中老鐵路兩國同步架設電氣化接觸網第一線
大跨度連續剛構橋線形控制分析
架設中韓教育的“金橋”
特殊條件下預制梁橫移架設技術
綜放支架頂梁外載及其合力作用點位置確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