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監管作槳,徜徉大數據海洋—海洋生態環境監測大數據的管理與應用

2019-09-27 07:53陳曦譚曉璇屠建波
中華環境 2019年9期
關鍵詞:監測數據環境監測海洋

文 陳曦 譚曉璇 屠建波

提高海洋大數據的安全性、科學性和使用效率,掌握海洋發展的主動權和主導權,可為國家海洋戰略長遠發展保駕護航。

海洋是地球上最廣闊的水體的總稱,約占地球表面積的71%。海洋孕育了生命,極地冰川蓄積著大量淡水資源,大洋洋流調節著全球氣候,近岸海域直接影響人類的生產生活。21世紀是人類開發利用海洋的新時代,可持續發展是人類開發利用海洋的主題。中國是海洋大國,海洋為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巨大的資源,沿海海洋經濟是中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極為重要的條件和強有力的基本支持領域,尤其是十八大“海洋強國”戰略提出后,中國海洋人銳意進取,積極投身于海洋發展事業,海洋研究與海洋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

我國海洋生態環境監測數據年處理量達9萬余站次,目前已經累積了大量海洋生態環境監測數據,海洋發展迎來了大數據時代。2017年12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各級領導干部要加強學習,懂得大數據,用好大數據,增強利用數據推進各項工作的本領,不斷提高對大數據發展規律的把握能力,使大數據在各項工作中發揮更大作用,2018年4月13日,在海南省政務數據中心考察時強調,加快政府大數據平臺建設是提高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的迫切要求。善于獲取、分析和運用大數據,是對社會管理人員的新要求;加強大數據管理,則是提升社會治理效率與質量的基本要求。人類活動不斷向海洋延伸,海洋經濟地位加速提升,海洋事業的發展必須在加強大數據監管方面率馬以驥。

目前,海洋生態環境監測數據的監管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無法滿足各級管理部門在數據交互、數據共享的統一要求;二是后續數據分析應用的時效性、準確性有待提高;三是大量的海洋監測數據尚未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數據利用效率低下。大數據浪潮洶涌來襲,提高數據使用效率、科學性、人性化的要求愈加迫切,提升對海洋大數據的監管水平勢在必行。

CNSphoto供圖

建立包容性數據庫

2014年,國家海洋局在“關于加強海洋生態環境監測評價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提出了要“做好監測數據處理與入庫,實施科學化、專業化管理”,“完善貫穿于外業采樣、分析監測、數據處理、傳輸匯交、綜合評價等過程的質量管理規章制度,強化質量管理全過程監督”。近年來,國家加大對海洋事業發展的支持力度,積累了大量監測數據,但各級監測機構統計口徑和方法不一,統計指標各異,統計過程中重復、交叉和遺漏等現象并存,不利于數據庫的兼容并蓄,給數據庫的整體監管帶來一定的障礙。

為打破“九龍鬧?!钡母窬?,建立更具包容性的海洋生態環境監測數據庫,國家海洋局于2018年2月13日正式發布實施了《海洋環境監測數據量統計規范》(簡稱《規范》)?!兑幏丁分袑祿慕y計管理實現了精細化,主要體現在細化到監測站位、監測參數、監測時間;根據海洋環境監測數據的獲取方式及特點,以時間和空間為基點,對統計指標進行多維組合,提出分層設計統計指標,滿足管理者不同維度的統計需求;設計了科學合理的海洋生態環境監測數據統計指標,管理者能夠從海量數據中快速、有效地提取出關鍵信息,其在促進海洋生態環境監測數據規范化管理、支撐海洋生態環境監測任務評估及考核等方面,能夠起到具有普遍適用意義的技術保障作用。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規范》的實施為數據的統計提供了標準,為容納更多的數據拓展了空間,要切實踐行《規范》中的標準要求,規范作業流程,建立持續包容海量監測數據的數據庫,為下一步推進數據共享和應用奠定基礎。

完善數據共享機制

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馬忠玉提出,“數據層面要加快共建共享國家基礎數據資源系統,以國家基礎數據庫共建共享為抓手,打破信息壁壘和信息孤島?!苯逗S蚝Q蠼洕P乎國民經濟命脈,相比商業機構而言,海洋生態環境監測數據共享方面所面臨的挑戰更加尖銳,出于信息安全性和相關法規的考慮,海洋生態環境監測數據幾乎完全掌握在政府管理部門手里,形成了阻礙數據流通的“數據孤島”。

要實現數據共享,首先應建立一套統一的、法定的數據交換標準,規范數據格式,使用戶盡可能采用規定的數據標準,目前我國正在抓緊研究制定國家的空間數據交換標準,該標準建立后,將對我國徹底實現數據互聯互通產生積極影響。其次要建立相應的數據使用管理辦法,制定出相應的數據版權保護、產權保護規定,各部門間簽訂數據使用協議,這樣才能打破部門、地區間的信息保護,做到真正的信息共享。

海洋生態環境監測數據共享的程度直接影響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的海洋科學和海洋經濟發展水平。在建立具有包容性數據庫的基礎上,要不斷打破“數據孤島”,完善數據共享機制,推進數據的集成和共享,讓更多的人掌握已有數據資源,把精力重點放在對海洋資源的進一步開發應用上。

提高數據使用效率

數據的價值在于能夠產生業務價值,數據毫無疑問成為了一種越來越重要的資產。在更多部門掌握了海洋生態環境監測數據后,倘若能將這些數據進行有效的管理和分析,適當拓展其應用寬度和廣度,海洋所能帶來的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將是不可估量的。

隨著海洋開發熱潮的不斷掀起,不斷探尋海洋經濟發展的捷徑,堅持海洋開發與保護并重,協調海洋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平衡,在海洋經濟發展中引入生態模式已是大勢所趨,按照海岸帶不同區域,有針對性地打造特色鮮明的海洋生態經濟體系成為共識。2014年3月,國務院印發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明確要求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政府加大智慧城市建設,數據價值挖掘正當時。將海洋生態環境監測數據應用于智慧化城市建設,有助于形成城市依托海洋,海洋帶動城市發展的新局面。

“淺嘗輒止”無異于資源浪費,深度挖掘才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著手:第一,數據的常規呈現,使用可視化的方式將海洋環境狀況全面呈現出來,分析不同指標間的邏輯關系,以更加透徹、全面、系統的眼光看待海洋問題,進而找出解決問題的可行辦法;第二,數據的異常分析,對那些異常數據進行有目的的分析,探索可能存在的原因,為下一步的治理、修復等活動提供可靠依據;第三,數據的建模分析,由精通業務的用戶通過合理的建模找出數據中反映出的問題,將其表征出來并最后回歸到海洋管理工作中,形成決策,并不斷優化管理手段。

確保數據保密安全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規定“國家秘密是關系國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確定,在一定時間內只限一定范圍的人員知悉的事項”。上海市大數據中心數據資源部負責人劉迎風說:“80%的數據掌握在政府手中,公共數據不僅要滿足政府自身的共享需要,同時也要面向社會開放。但是各個部門開放數據過程中,很多數據不愿意開放,最大的壓力就在于數據開放的安全問題?!?/p>

要確保海洋生態環境監測數據的安全性,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著手:一是嚴格限制數據使用權限,海洋監測數據庫服務對象眾多、架構復雜,要把好授權第一關;二是防止黑客攻擊,安裝安全防護軟件,購買使用正版工具,做好數據備份,不給黑客以任何可乘之機;三是做好日常監控管理,加強管理者的專業技能培訓工作,更新升級管理軟件和設施,防患于未然,決然勝于亡羊補牢。

《易·系辭上》曰“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海洋事業處于國家發展的戰略地位,“涉密信息不公開,公開信息不涉密”必然是這個領域常思常新的課題。

隨著以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加強對海洋生態環境監測數據的監管已成為提高“認識海洋、經略海洋、管控海洋”能力的重要抓手,提高海洋大數據的安全性、科學性和使用效率,掌握海洋發展的主動權和主導權,可為國家海洋戰略長遠發展保駕護航。

猜你喜歡
監測數據環境監測海洋
關于物聯網技術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分析
關于如何做好水質環境監測的質量保證研究
秦皇島河口濕地環境在線監測數據應用研究
基于6LoWPAN的智能家居環境監測系統設計
環境監測系統的數據分析與處理
GSM-R接口監測數據精確地理化方法及應用
愛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發
基于小波函數對GNSS監測數據降噪的應用研究
北京經濟社會發展月度監測數據(2008年11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