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壓前期早干預!

2019-09-28 02:48陳霞明
健康必讀·下旬刊 2019年10期
關鍵詞:體育鍛煉血壓高血壓

陳霞明

【中圖分類號】R544.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0-03--02

高血壓是一種在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疾病,多數人卻并不重視其對于身體健康的影響,是缺乏高血壓病癥的有關知識,再加上高血壓的前期癥狀不明顯,使得患者很難發現已經患上高血壓。最近我國發布的統計資料顯示,心腦血管病已成為中國人首位死因,而高血壓是第一危險因素。近期發布的多數試驗也證實了,高血壓前期已成為當今心血管病防治的重點領域,成為預防前移的重中之重。為了避免高血壓給人體造成更大的危害,患者不僅應該提高對高血壓的認識,也應對早期的高血壓病癥進行提前干預。

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主要的干預方式有兩種,一是藥物干預,二是非藥物干預。藥物干預的方式是一旦發現自身有早期高血壓的癥狀,立即服用降壓的藥物使血壓恢復正常水平,這也是比較常用的一種方式[1]。但這種方式的應用有著較大的弊處,一是患者并不知曉高血壓的前期癥狀,因此不能準確判斷,往往都是在癥狀表現的較為明顯的高血壓中期才開始進行治療,但這時藥物的早期干預已經失去了效果。另一個原因是無論什么藥物,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在沒有完全確定自身患有高血壓的情況下,僅僅根據自身的判斷胡亂吃藥,不僅不會起到對應的效果,還可能因為藥物服用混亂帶來新的問題;第二種方式是非藥物治療,這里主要指的是生活方式以及食物療法的干預過程。這種方式相較于傳統的藥物治療優勢是比較大的,即使沒有高血壓,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能夠對高血壓起到預防作用。當然,這種方式對于高血壓的前期癥狀也有著較好的干預效果。

一 高血壓的概述

高血壓的癥狀因人而異。早期可能無癥狀或癥狀不明顯。常見的是頭暈、頭痛、頸項板緊、心悸等。僅僅會在勞累、精神緊張、情緒波動后發生血壓升高,并休息后恢復正常。隨著病程延長,血壓明顯的持續升高,逐漸會出現各種癥狀。血壓升高是高血壓的主要特征,高血壓不僅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嚴重威脅,其引起的多種并發癥也會危害到人們的生命安全。并發癥的主要針對對象是心、腦、腎等器官的結構和功能,最終導致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是一種帶有損害性質的臨床綜合征。由于高血壓治愈難、發病時期長,因此是生活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慢性病,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對于正常人來說,其血壓值會隨著環境的變化在一定范圍內波動,但隨著年齡的逐漸升高,血壓值也在逐漸升高,最明顯的特征就是人們的收縮壓數值的變化。這種情況在五十歲以后會逐漸改變,舒張壓整體呈現下降的趨勢,但隨之而來的是脈壓的升高。通過對高血壓病癥的不斷研究,人們對人體的各個臟器器官也有了更為全面的了解,這就使得治療高血壓的方式也在不斷進步,相對應的高血壓的診斷標準也在不斷更新。高血壓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即使是在同一水平上的高血壓患者,對身體造成的危險也是不同的。針對這一情況,引入了高血壓分層的概念,這種概念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也逐漸成為了主要的判斷高血壓危險因素及制定后續治療方案的關鍵點。不同高血壓患者的身體情況是不同的,因此醫生不僅需要參考既有的高血壓診斷標準,也需要考慮患者的發病時間、具體表現及用藥類型等情況,這樣才能判斷出患者最合適的血壓范圍,也方便了后續有針對性的治療措施的制定。在用藥方面,應遵循4項原則,(1)小劑量:初始治療時通常應采用較小的有效治療劑量,根據需要逐步增加劑量。(2)優先選擇長效制劑:盡可能使用每天給藥1次而有持續24小時降壓作用的長效藥物,從而有效控制夜間血壓與晨峰血壓,更有效預防心腦血管并發癥。(3)聯合用藥:可增加降壓效果又不增加不良反應,在低劑量單藥治療效果不滿意時,可以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降壓藥物聯合治療。(4)個體化: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藥物有效性和耐受性,兼顧患者經濟條件及個人意愿,選擇適合患者的降壓藥物。

二 臨床表現

由于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患病時間不同,表現出來的高血壓癥狀也是不同的。在患有高血壓病癥的早期,通常情況下不會出現太多的癥狀,部分人會出現頭暈、疲勞以及四肢無力等。人們對于這種情況并不會在意,也不會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認為自己只是休息不夠,但實際上這時高血壓已經開始影響到身體內的臟器器官。在病情進展的中期,情緒波動以及精神緊張等都會引起血壓升高,并逐漸會出現各種明顯癥狀,包括心悸、胸悶甚至暈厥等。這時應該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若是患有急進型高血壓,就會在短時間內造成心腦血管以及腎臟等不同程度的損害,中風、心梗以及腎衰竭等都是常見的由急進型高血壓引起的并發癥。

因此,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要選擇合適的干預高血壓前期的方式。生活方式干預可以降低血壓、預防和延遲高血壓的發生、降低心腦血管病的風險。生活方式干預包括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身體和心理健康的行為和習慣。生活方式干預應連續貫穿高血壓治療全過程。那么,如何干預前期高血壓呢?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減少食鹽的攝入量,增加鉀攝入

眾所周知,鹽的量對于高血壓患者的病情影響是極大的,長期的食用過咸的食物,會導致高血壓壓的患病幾率大大增加,同時也會加重已患有高血壓患者的病情[2]。因此,應減少鹽的攝入量,不能以“口重”為理由“肆無忌憚”的攝入鹽分,其中過量的鈉會使患者出現多種高血壓并發癥,極大的危害到患者的身體健康。根據有關資料,正常人一天攝入鹽的量不能超過六克,這也是一個用鹽的界限,而高血壓患者更應嚴格控制鹽量的攝入。不僅僅是一日三餐,也要對平常的零食等進行控制,確保一天食用的總鹽量不超過六克。在這一點上,很多病人怕麻煩或是找不準鹽的量,就憑著感覺,但這樣一來鹽的多與少根本就不能夠控制。六克的鹽大約只是平常的啤酒瓶的一瓶蓋量,在使用時可以用瓶蓋衡量每天攝入的食用鹽的量。

增加膳食中鉀攝入可降低血壓。主要措施為(1)、增加富鉀食物(新鮮蔬菜、水果和豆類)的攝入量;(2)、腎功能好者可用低鈉富鉀鹽。

(二)合理膳食的攝入

合理膳食可降低人群高血壓、心血管病的發病風險。建議高血壓患者和有進展為高血壓風險的正常血壓者,飲食以水果、蔬菜、低脂奶制品、富含食用纖維的全谷物、植物來源的蛋白質為主。

(三)減輕體重控制熱量的攝入

建議所有超重和肥胖患者減重??刂企w重,包括控制熱量攝入、增加體力活動和行為干預。在膳食平衡基礎上減少每日總熱量的攝入,控制高熱量的攝入(高脂肪食物、含糖飲料和酒類等)的攝入。因此,病人在平常的飲食中也需要注意進食的卡路里數,每天不應超過兩千四百千卡。尤其是對于老人來說,應該更低,保證在一千八百千卡的量就足夠了。

(四)加強體育鍛煉,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

增加體育鍛煉可以改善血壓水干平,降低血壓,降低心血管死亡率和死亡風險。高血壓的病人,尤其是早期的患者,應加強體育鍛煉。體育鍛煉并不是盲目的,首先要根據自身的身體素質以及年齡大小選擇合適的運動類型。建議非高血壓人群或高血壓患者,除日常生活的活動外,每周4一7天,每天累計30一60分鐘的中等強度的運動(如步行、慢跑、騎自行車、游泳等)。另外,也需要保證體育鍛煉的長久性,最忌的就是“兩天打魚,三天曬網”,不堅持是主要的體育鍛煉問題。高血壓病人應自我約束,針對年齡偏大的高血壓病人更要在家人的監護下進行適度的體育鍛煉,避免發生危險。

(五)禁煙限酒

吸煙是一種不健康的行為,是心血管病和癌癥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被動吸煙顯著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戒煙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煙草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和其他致癌物質,對于人們的身體健康百害而無一利。尤其是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更是加重病情的元兇。有關調查結果顯示,吸煙會使血壓有明顯的升高現象,這一點應作為基本的醫學常識向患者普及。同時,要督促病人改掉吸煙的壞習慣,避免病情的惡化。過量飲酒顯著增加高血壓的發病風險,且其風險隨著飲酒量的增加而增加,限制飲酒可使血壓降低。

(六)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心理平衡

精神緊張可使血壓升高。精神壓力的增加主要原因包括過度的工作和生活壓力以及病態心理。學會自我管理情緒,減輕精神壓力,保持樂觀心態,避免由于精神壓力導致的血壓波動。

參考文獻

宋世春.中老年患者高血壓護理干預治療的效果分析[J].特別健康,2019,(14):204.

蒲瑤.高血壓病患者居家服藥依從性的現狀調查及護理干預[J].特別健康,2019,(16):183.

金嬌嬌.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實施社區護理干預的效果評價[J].特別健康,2019,(14):185-186.

猜你喜歡
體育鍛煉血壓高血壓
警惕異常的血壓晨峰
降壓快的藥就是好藥嗎
Hold住,你的血壓!
最怕啥
天冷了要換好一點的降壓藥嗎
高血壓界定范圍
小小“運動員”
體育鍛煉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樣進行體育鍛煉
夏天體育鍛煉“四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