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患者越來越瘦怎么辦?

2019-09-28 02:48陳貴秦
健康必讀·下旬刊 2019年10期
關鍵詞:醫師病情體重

陳貴秦

【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0-03--01

糖尿病為我國人群發病率位居首位的代謝性疾病,也是誘發心腦血管疾病、腎臟疾病、視網膜病變等多種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長期以來,我國醫療領域高度重視該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不斷加強對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F階段,到醫院就診的糖尿病患者中絕大多數患者具有較好的治療依從性。飲食控制在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體重升高對于糖尿病患者病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多數糖尿病患者需要按照醫師制定的飲食方案進食控制體重升高。但與此同時也發現,一部分患者在進行飲食控制后,體重下降越來越明顯,甚至對病情控制產生了較明顯的負面作用。上述問題的存在提示我們糖尿病患者越來越瘦,除與飲食因素有關外,可能還與其他因素有關。那么導致糖尿病患者越來越瘦的具體原因有哪些?該如何改善這一癥狀呢?本文進行以下總結。

一 糖尿病患者越來越瘦的幾點原因

(一)營養物質攝入過少

糖尿病患者中多數患者體重超重,就診時醫師往往會針對肥胖這一病因進行較詳細的講解。這一行為可能導致患者對糖尿病相關知識產生錯誤認知,如有一部分患者認為肥胖是糖尿病的唯一病因,將體重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后,疾病自然而然就會消失,于是不按照醫師為其制定的飲食方案飲食,自己嚴格控制飲食,將少吃改成不吃,“誤會”了醫師所制定的飲食方案,導致機體營養物質攝入不足,不斷消瘦。還有一部分患者不食用高熱量的食物,其他食物按照醫師的飲食方案食用,導致機體營養失衡,免疫力下降,甚至合并發生其他疾病,導致體重不斷下降[1]。事實上,醫生所制定的飲食方案,已經是根據患者機體營養狀況,計算一天所需熱量后均衡分配在食譜里,患者不必過于擔心體重增長,按照醫師制定的飲食方案、合理進食多能逐漸穩定自己的體重。

(二)藥物因素

近年來,不斷有研究學者發現,一部分糖尿病患者在嚴格遵醫囑飲食、用藥的情況下仍會出現體重越來越輕的情況,分析原因可能與患者血糖狀態控制不佳有關。而糖尿病的血糖控制主要依賴于藥物,因此,推測藥物因素也是導致患者越來越瘦的原因。雙胍類藥物為我國臨床治療糖尿病較常用的一類藥物,研究發現該藥物可幫助肥胖糖尿病患者體重達到較理想的水平,但當肥胖的糖尿病患者體重控制在標準范圍內后,再應用該藥物治療就可能導致體重不斷減輕,需要重新根據患者病情和機體營養狀況制定疾病治療方案[2]。

此外,糖尿病患者隨著病情的進展,胰島細胞分泌的胰島素越來越少,體內胰島素缺乏越來越明顯,脂肪合成和貯存減少,體重也會出現較明顯的下降。若臨床采取的治療措施有效,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體重下降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反之治療方案的療效較差,則會導致體重進一步下降??偠灾?,糖尿病患者越來越瘦就表明病情未得到理想化的控制,應從疾病治療方便尋找原因,及時采取治療措施。

二 糖尿病患者越來越瘦的干預方法

糖尿病患者越來越瘦仍應從飲食控制和藥物治療兩方面著手,此外,合理運動對改善糖尿病患者越來越瘦也有較明顯的作用。

(一)飲食干預

飲食方面建議患者信任醫師,不要隨意更改飲食所制定的飲食方案,飲食進行合理配餐后,建議患者少量多餐。有的糖尿病患者總想一次性吃個痛快,將醫師制定飲食方案的每日總攝入量集中在一頓,結果餐后血糖升高幅度較大,反而導致機體胰島細胞負擔加重。因此,建議患者按照醫師限制的總熱量,合理配餐,每天攝入主食的熱量應為55%,蛋白質應為15~20%,其他為脂肪,一天3~4餐,后兩餐的攝入量應少于前兩餐。此外,在選擇飲品時也要注意多種問題,豆漿和牛奶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是較好的飲品,這兩種飲品中均富含多種營養物質,如蛋白質、鈣等,但建議在飲用時不要加糖。新鮮的果汁對患者病情控制也有較大的幫助,但盡量選擇含糖量少的水果,根據患者口味,可放入一些蔬菜,因為蔬菜和水果中均富含豐富的維生素、纖維素,對患者病情控制就有積極作用。市面上銷售的各種碳酸飲料和功能飲料對于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是十分不利的,飲用后可能導致血糖水平出現較大程度的波動,故建議患者盡量不要飲用含糖量高的碳酸飲料和功能飲料。

(二)藥物干預

控制血糖是延緩糖尿病患者病程的關鍵,也是預防糖尿病相關并發癥的有效措施。上文已經闡述病情控制不佳是糖尿病患者越來越瘦的主要原因,因此,當患者體重下降明顯、甚至低于標準體重時,應考慮及時更換治療方案。胰島素為我國臨床治療糖尿病的關鍵性藥物,若患者體重越來越輕,建議使用胰島素治療,以盡快將血糖水平調節在正常范圍內,穩定體重。

(三)合理運動

適當的體育鍛煉也是我國臨床治療糖尿病的關鍵措施之一,通過進行合理運動,也能發揮調節血糖的功效,換言之,對體重越來越輕的患者而言,可延緩病程進展,穩定體重。但糖尿病患者畢竟不同于健康人群,在運動前、運動過程中及運動后均有問題值得注意。在運動前建議患者到醫院就診,了解自身的心肺功能、發生糖尿病并發癥的風險等,讓醫師結合自己的體檢結果為自己制定運動方案,確定最佳運動量和運動強度[3]。適合糖尿病患者的運動項目包括快走、慢跑、游泳、騎行等有氧運動,也可進行瑜伽等拉伸運動。在運動前后應進行血糖監測,運動前的血糖應不低于5.6mmol/L,不高于16.7mmol/L,若運動前血糖水平過高則不建議運動,運動后血糖波動較大,建議及時休息,必要時調整運動方案。糖尿病患者的運動量一般情況下為每天進行30min的有氧運動,進行瑜伽等拉伸運動的患者,每次40min~1h,每周運動5天,實際運動量可根據患者機體耐受情況進行調節。運動期間患者隨身攜帶一些食物和水,以便于運動后發生低血糖能及時補充糖分。

參考文獻

郭毅飛,李雪鋒,曾玉琴,等.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脂聯素水平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不同分期的相關性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9,18(01):43-46.

朱楠楠,劉宇翔,王姍姍,等.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與身體成分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9,27(03):194-197.

張樹靜.社區預防性健康教育對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2019(17):189+191.

猜你喜歡
醫師病情體重
臨床實習醫師教學改革及實踐分析
奇妙體驗之稱體重
稱體重
三缺一
THE FAREWELL
中國醫師節
體重
聽診器
中醫執業醫師全真模擬試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