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板栗品種嫁接改良技術措施

2019-10-08 05:50廖家宏
農家科技下旬刊 2019年8期
關鍵詞:嫁接措施

廖家宏

摘 要:在板栗生產中,有許多實生大樹由于管理不善,造成樹體高大,結果部位外移,枝干比嚴重失調,枝組變弱,產量極低;板栗采收、修剪等人工作業操作很不安全,存在嚴重的安全風險;或是由于品種不良,沒有消費市場,經濟效益低下??赏ㄟ^落冠嫁接方法,進行改劣換優,實現矮冠、安全、豐產、高效。本文通過對嫁接改良的技術措施進行分析,希冀能夠為種植戶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板栗品種;嫁接;改良技術;措施

一、傳統的攔頭插皮嫁接技術缺點

地上部(樹冠)與地下部(根系)應保持相對的平衡。傳統的攔頭插皮嫁接技術,由于嫁接部位少,嫁接的接穗少,嚴重破壞樹體地上、地下平衡,樹體容易瘋長。成活后,由于嫁接的樹體當年根系貯藏水分、養分充足,當年嫁接的枝條生長量大,生長很壯很旺,嫁接成活后有時即使摘心2次,也不能很好地控制枝條徒長,有的一年可長到2米多長。樹形雜亂,整形修剪難度加大,不容易成花結果,管理很難。

有的栗農嫁接直徑20~30厘米粗的板栗樹, 從離地面1米高的地方鋸掉,插了一圈接穗。同一嫁接口即使嫁接5條,甚至更多條接穗,也只能算是1個結果枝組。大樹嫁接時鋸斷粗大枝或樹干,嫁接成活后,樹冠變小,葉片制造養分大量減少,根系也相應萎縮變少,貯藏養分不足,造成嫁接后當年冬季根系大量死亡;第二年樹體變弱,傷了根系不易恢復,樹體老化,根縮葉小,積累養分少;第三年會更弱,形成了惡性循環,很不好處理;等到嫁接5~6年后,樹體如果管理不善,處理不當,就會造成整個樹體嚴重衰弱,甚至死亡。 幾十年生的粗大板栗樹,難以恢復15~25千克的產量。

二、多頭、多位嫁接

中幼樹、低產殘冠大樹高接,采用多頭(多接穗、多接口)、多位(多部位)嫁接,剪砧時兼顧樹體整形,并盡量降低嫁接口的高度(接口距地面的距離)和粗度(接口直徑),以降低樹冠的高度。

1.加強地下管理,復壯樹勢。板栗嫁接更新時,首先要注意加強土肥水管理,更新樹冠,迅速恢復樹勢,待樹體健壯后,再進行高接改造。衰弱樹高接效果不好,容易死樹。特別是栗疫病、炭疽病侵染后的栗樹,形成小葉、花葉的千萬不能嫁接,一旦嫁接,就會很快死亡。要想嫁接,首先應該加強肥水管理,治好病,樹體復壯后,再進行嫁接。

2.合理整形。嫁接并不單指品種改良換優,中大樹改接時,調整樹形也十分重要。合理的嫁接應做到品種改良的同時,重塑樹體骨架,開心落冠。要充分利用改接時將樹形改造好。在尊重原來樹體的基礎上,通過嫁接改劣換優,順便整形。嫁接之前,先將待接樹整理成開心形或者二層小冠疏層形的理想樹形。要一次整形,一步到位,降低高度,嫁接部位主枝呈單軸延伸狀,主枝水平延伸不要過短。

低產殘冠大樹進行高接時,過粗的可先鋸斷過密的大枝,下一年萌發萌蘗枝條后,再進行嫁接。應盡量少疏除大枝和骨干枝,并注意降低接口的粗度和高度,充分利用萌蘗枝進行嫁接。大樹、老樹改接時,應逐年更新,先是疏除大枝,在冬季修剪時,疏除2~3個樹冠中間的大枝、粗枝, 使樹冠膛內通風透光,恢復樹勢;然后培養娃枝,在樹體基部及樹冠內膛,培養一批新的娃枝,娃枝培養好后,下一年在娃枝上進行嫁接優良品種。

3.主枝干上多點嫁接,增加接穗數量,平衡營養,均衡樹勢。大樹在大主枝上落冠嫁接時, 樹干直徑粗度每1厘米,至少保證嫁接1條接穗, 將來形成1個固定的結果枝組,非??茖W合理。 例如:栗樹樹干距離地面30厘米直徑粗度10厘米,至少保證接穗10條以上;栗樹樹干距離地面 30厘米直徑粗度20厘米,至少保證20條以上;依此類推。保證地上、地下部平衡。不要為了節省接穗,減少嫁接點。防止接穗過少,造成當年大量死根,樹體提前衰老死亡。

4.采用插皮腹接。接穗自距離主枝基部40 ~50厘米處開始,每個主枝水平方向一般按每隔 50厘米的距離,嫁接1個接穗,至少保證每個主枝接3~5個接穗。由主枝基部向上接穗呈兩邊側方左右均勻向外分布,全部補齊,最前端最后1條接穗嫁接在枝條的背上方,前面保留約30厘米的枝段作為活支柱,以利于綁縛嫁接成活后的新梢。豎直方向生長的樹體骨干枝,同一方向每隔100厘米嫁接1個接穗,保證1個結果枝組。大樹也可在前端留1個枝粗直徑不超過2厘 米的枝組,留下少量的健壯結果母枝進行結果,但不要留的過粗、過多,否則影響接穗成活后的生長。

砧木直徑超過15厘米粗,塑料條綁扎不緊,導致漏風進水,嫁接成活率低,可用泡沫膠代替塑料條,進行嫁接口封閉。嫁接切口切成2厘米的等邊三角形;接穗削好后呈45°角傾斜插入。 泡沫密封膠筒搖均,口朝下,噴出核桃大一塊,放在10厘米見方的小塑料布上,拿起貼在接口上, 用手指輕輕按壓塑料布,將嫁接口密封嚴即可,效果很好。

如果樹干太高,可先往高處嫁接,不要一次到位。開始嫁接可接到5米高處,成活后,一般下面長得弱,上面長得大、壯;等到下部長大后,逐漸回落,最后落冠到3.5~4米的理想部位,就可以了。

嫁接時,可用接穗調整角度,采用斜插,盡量使接穗角度平斜向外延伸。填補枝條光禿部位的空間,補插接穗。枝條角度小的,可進行倒插接穗,開張角度,使生長勢緩和。大枝上有較細的分枝,最好插接在較細的分枝部位,能夠快速愈合,易早豐產。

三、嫁接后管理

1.綁縛新梢。接穗成活后,新梢生長到20厘米長時,及時解除塑料條,綁縛新梢,每個接穗只保留3個生長良好的新梢,過多的抹除。

2.疏除栗花、栗蓬。當年栗花無用,栗果生長不好,一般不留,結合綁縛新梢疏掉。也可少量保留一些栗蓬,分散樹體養分。

3.除萌蘗。小樹嫁接萌蘗全部疏除。大樹嫁接時,可少量保留一些萌蘗。萌蘗的新梢不能離嫁接的新梢太近,以不影響嫁接新梢正常生長為度。萌蘗新梢生長到20厘米時保留4~5片葉進行摘心,能夠分散樹體養分,防止嫁接新梢徒長;也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養分供根系生長;還能為大樹枝干遮蔭,防治枝干發生日灼。

4.夏剪。6月后新梢生長約40厘米時進行夏剪,嫁接的新梢全部摘心,同時由上至下去掉頂部4片葉,去掉葉片保留一小段葉柄,促生分枝。注意嫁接有果臺的接穗,新梢上有板栗雄花和栗蓬的,需要在栗蓬上長出5~7片葉時再進行摘心,不要在雄花帶的盲節上摘心,否則不會抽生分枝。當年1條接穗的3個新梢經過摘心去葉后,可抽生12個新梢。防止新梢徒長,一般8月初立秋前后,新梢即可封頂停止生長,由于營養充足,當年即可形成完全混合芽。

5.秋剪。秋季立秋前后5天,對嫁接未停止生長的新梢進行摘心,不要去葉;同時一并剪除二次栗花、栗蓬,也可促進留下來的枝條上形成完全混合芽。

四、結語

用3~5 年的時間,對大樹、老樹進行逐年落頭、疏除大枝,同時促進下部新嫁接枝條生長,用新嫁接的枝逐年替換原來的大枝、老枝,降低樹體高度,采用上述改良措施能夠大幅增加板栗產量。

參考文獻:

[1]武從宗. 板栗嫁接處為啥長疙瘩[N]. 河北科技報,2019-04-16(B06).

[2]王永紅.岳西縣板栗新品種及低產林改造技術[J].安徽林業科技,2019(02):35-37.

[3]于志軍.板栗建園及嫁接后幼樹管理[J].河北果樹,2019(01):36-37.

猜你喜歡
嫁接措施
放養雞疾病防治八措施
環境保護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討
高中數學解題中構造法的應用措施
20條穩外資措施將出臺
減少豬相互打斗的措施
不同砧木對油亮型黃瓜品種生長、品質和產量的影響
不同西瓜嫁接砧木的篩選與研究
日本五針松的嫁接育苗技術研究
夏季豬熱應激及其防治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