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業生產中的造林及撫育技術

2019-10-12 02:42李德彬
農家致富顧問·下半月 2019年8期
關鍵詞:撫育管理林業發展造林技術

李德彬

摘 要 我國社會發展過程中十分重視經濟建設,隨著國民經濟水平不斷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有效改善,但這個過程中也忽視了環境保護與管理,所以目前環境保護問題也越來越嚴重。林業生產是促進林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解決環境問題的有效措施。本文對林業生產中的造林技術和撫育管理方法進行闡述,旨在提高林業發展水平。

關鍵詞 林業發展;造林;撫育管理;造林技術

1 林業造林方法

1.1 播種造林

播種造林是林業生產中的第一步,將種子播撒到土地中進行造林,這種方法比較常見,也被稱為直播造林,操作技術較為簡單,不需要進行單獨育苗。但這種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種子對土壤質量的要求較高,需要土壤水分含量充足,而且種植環境需要保持穩定,不能在經常發生自然災害的區域進行直播,通常在土壤質量較好的區域采用這種方式進行植樹造林。

1.2 分殖造林

隨著林業造林技術不斷發展,還衍生出很多新的造林方法,分殖造林就屬于其中一種。分殖造林指的是將樹木的根枝部分直接植入土地當中,通過這種繁殖方式育苗。這種方法縮短了育苗時間,有助于幼苗健康生長。分殖造林的操作也比較簡單,幼苗成活率比較高,但這種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即對外界環境的要求較高,幼苗在繼承林木的優良基因同時,也可能將原林木中的不良基因攜帶上,導致樹木后期生長過程中出現病蟲害或者長勢受限等問題。使用分殖造林的樹木主要有柳樹、楊樹及松樹等,本地楊樹較多,也會采取這種方式進行造林[1]。

1.3 植苗造林

植苗造林指的是將苗木作為造林的基礎材料,進行栽培和種植,這種造林方法適用于很多樹種,而且播種造林和分殖造林比起來,其優點更多,播種造林對土地的要求不是很嚴格,外界的限制因素也不多,因此這種方法的應用十分廣泛。但植苗造林技術的整體過程比較復雜,需要投入較多的勞動成本,其整體成本遠遠高于其他兩種造林方法。

1.4 營造混交林

營造混交林是林業生產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內容,當前杉樹、松樹造林面積不斷擴大,商品林主要追求經濟效益,但是一種樹木的弱點也比較顯著,不利于改善土壤地力條件,而且樹木的適應性較差,容易產生病蟲災害。因此,從生態學以及植物多樣性發展的角度來講,應該要積極營造混交林,以多樹種為基礎,提高森林生態結構的穩定性和多樣性,培育出更多適應性較強的樹種。

2 森林撫育方法

森林撫育采伐是林業生產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林木成熟之前通過人工管理達到撫育目的,能有效促進森林生長,提高林業經濟效益。在進行撫育管理的時候要確定撫育采伐起始時間,而且整個過程中需要考慮多種客觀因素,比如樹種的類型、林地立地條件、林地的原始密度等,不能忽視林分起源、經濟以及交通等各方面因素,必須要考慮各種要素進行科學撫育。具體來講,林木撫育管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 撫育間伐

撫育間伐是林木撫育過程中的關鍵,能夠優化林木群落結構,提升森林資源的質量和林地生產力,間伐包括透光撫育和定株撫育兩種。郁閉度太高會對林木生長造成影響,透光撫育的關鍵是保證林木可以獲得充足的光照,將一些多余的枝葉打掉,為樹木提供此更多陽光。通常來講,當林木的郁閉度大于0.8的時候就要開始進行透光撫育,將一些長勢不夠旺盛的樹種伐除,需要注意的是,在間伐的時候要保護好珍稀樹種。定株撫育是有針對性地對林木進行撫育管理的工作,尤其是一些幼齡林,在生長過程中可能會產生一穴多株或株距過密而相互爭肥的問題,通過定株撫育可以對林木的密度進行調整,讓林木分布更均衡,促進林木茁壯生長[2]。

2.2 割灌工作

林木撫育管理的最關鍵階段在于中幼齡時期,這個時期是林木生長的關鍵時期,所需的養分和水分較多,林下灌木與喬木會出現爭肥問題,為了讓林木生長得更旺盛,在整個生長過程中擁有良好的生長環境和養料供給,必須要做好中幼齡樹木的撫育管理。進行割灌工作的時候必須要保證珍稀植物不會受到損害,割灌是將雜草和灌木割去。例如,白榆在本地也有栽種,喜光,根較深,生長速度很快,對氣候的適應能力也比較強,對土壤的要求很嚴格,對于白榆周邊的雜草,必須要及時清除,才能有效確保其生長和成材的質量。

2.3 合理剪枝

合理剪枝可以將一些長勢較旺、但不利于樹木整體生長的枝葉清除,保留主干和主要枝葉,促進樹木生長。剪枝也主要在中幼齡時期進行,樹苗的修枝高度要符合既定的標準,對于幼齡樹木而言,剪枝的高度不能超過幼齡林本身高度的三分之一,對于中等樹齡而言,剪枝的高度不能超過樹木本身高度的二分之一。剪枝的時間一般在早春或者晚秋,這樣可以降低氣候因素對林木的破壞和影響。對于一些枝葉萌發力比較強的樹種,比如刺槐、山楊等樹種,應該要結合其生長特性,在合適的季節進行剪枝,避免第二年因為枝條生長過多無法形成主干的問題。

2.4 低產林撫育

在林木生產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低產林,比如密度較稀、結構不佳、對自然環境和土壤條件適應能力較差的林地,其單位面積產量低,生長速度慢,生態循環緩慢。這類林木也是撫育管理的重點,對于這類林地,一般都采用重新造林加撫育的方法,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造林,然后進行撫育管理,提高林木生長水平[3]。

綜上所述,林業生產是我國經濟建設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其目的是通過林業建設改善生態環境,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當前林業生產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其中最明顯的就是不注重撫育管理,只關注林業生產,后期的撫育管理力度不夠,所以導致林木生長受到影響。在林業生產過程中要積極加強造林技術應用,并且做好撫育間伐,為林木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

參考文獻:

[1]張鳳珍.林業生產中的造林和撫育技術[J].現代園藝,2016(04):35-35.

[2]周海江,任其嶺.林業生產中的造林和撫育技術[J].新農村:黑龍江,2017(26):121-121.

[3]劉曉東.林業生產中的造林和撫育技術探析[J].山西農經,2018(23):57-57.

猜你喜歡
撫育管理林業發展造林技術
提高干旱區造林成活率的理論與實踐
寧夏林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繁昌縣沿江灘地楊樹造林技術
針葉樹容器育苗造林技術研究
淺議森林生態旅游與林業發展的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