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制造業全球布局需審慎

2019-10-12 07:15滕斌圣
商界評論 2019年7期
關鍵詞:輝瑞分工關稅

滕斌圣

中美貿易摩擦持續發酵,國內企業加緊應對。隨著懲罰性關稅的實施,向來利潤微薄的中國制造企業,都讓美國進口商承擔額外成本,繼而轉嫁給美國終端用戶。這看似于我無害,但長此以往,出口難免萎縮,進口商必作他想。作為應對之策,一部分中國企業開始考慮將工廠轉移到海外。但這個抉擇,其實沒那么簡單。

避稅對于企業來說,再正常不過了。最近幾年,不斷有企業全球布局,例如福耀玻璃到美國設立新工廠,不但減輕了稅負,作為供應商還能更加接近客戶。美國企業也一樣,輝瑞制藥試圖通過收購艾爾健的方式,把總部遷往稅負更低的愛爾蘭。前不久,聯想表示,為規避貿易摩擦的負面影響,要把部分產能遷往墨西哥等地。因此有人認為,危中含機,中美貿易摩擦將成就一批中國企業,它們雖因關稅壓力而實施全球布局,去東南亞、非洲開設工廠,最終浴火重生成為跨國公司。

這種觀點偏于樂觀。能有效全球布局的企業,往往供應鏈可控,不需要龐大的相關行業支撐,可以說走就走。輝瑞制藥是一個巨無霸似的醫藥集團,聯想也通過早前收購IBM PC獲得了全球化的生產能力和營銷渠道。福耀則是因通用汽車就近供應的要求,才到人力成本高昂的美國本土設廠。

而對于大部分中國制造企業來說,生于斯長于斯,面對國外的經營環境,“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短期內很難具備全球化產業鏈布局的能力。更何況在當下,主動“走出去”可能面臨一定輿論壓力。福耀曾因“跑路”被詬病,聯想調整產能布局引發的風波,殷鑒不遠,輝瑞更是迫于美國國內的輿論壓力,取消了與艾爾健的合并計劃。

出口導向型的企業,如果在國內生產將面臨高額關稅,它們能轉移到哪里去呢?按照波特的鉆石模型,產業競爭力受到企業戰略、需求、要素、相關行業支撐四者共同約束。因此,國內企業倚重中國市場的龐大消費力、相對廉價的土地和勞動力,以及完善的制造業產業分工。傳言說,早晨硅谷的創意,中午華強北就做出原型機。除了以上四點,各級招商不遺余力,優惠政策層出不窮,更不要說完善的基礎設施了。

最近幾年,服裝、鞋帽、小五金等制造業不斷向東南亞和非洲轉移,除了關稅考量,主要是勞動力便宜。但這些國家其他要素薄弱,尤其是供應鏈不完善,除了服裝鞋帽,能夠承接的產業似乎不多。加上電力、物流、信息網絡等基礎設施的短板,較難快速支撐大規模制造。因此,在東盟國家,抖音等互聯網產品一日千里,淘寶類電子商務大開大合,但規模制造只能穩步推進。

面對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不確定性,企業不能聽風就是雨。不能因為美國加稅,就膝跳反應般到全球布局。要思考,貿易摩擦到底改變了什么?顯然,絕非關稅那么簡單,也許會帶來全球產業分工體系的重組,所謂百年未遇之巨變。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將不得不重新尋找自己的位置,但“走出去”這副藥,對多數企業難收立竿見影之效。

眾所周知,全球價值鏈和分工體系是長期演化而成的,這個體系運行經年,對各方而言效率頗高。以智能手機為例,英國的ARM、美國的高通、中國的華為,再加上谷歌的安卓、眾多App企業,還有各種標準和協會,共同構成了產業生態系統,很難推倒重塑。

因此,全球產業體系具有穩定性,相互依賴,相互成就。特朗普希望通過征收高額關稅的形式,促進先進制造業回流美國,試圖通過外力改變這種分工體系,以行政權力的干預改變這種競爭性的、演化型的生產方式,必然會破壞全球競爭和市場秩序,效率損失毋庸置疑。但這些本質的改變,不是簡單的產能布局調整就能應對的。

與其倉促出走,不如把根留住。對于經營而言,追求的是確定性。國內擁有完善的產業基礎,強大的制造能力,巨大的市場需求,這些是確定的。加稅固然會影響到一些出口導向型的企業,但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圍繞消費升級開拓國內市場,才是打造中國制造業百年基業的王道。

猜你喜歡
輝瑞分工關稅
“分工明確”等十四則
歷年關稅平均水平
特別關稅下企業應變之道
三元肥關稅下調 肥企機會來了
關稅降了,進口車價格會不會降?
傳銷案件查處認定存在部門分工
施工圖任務組織分工之經驗借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