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戲劇語言

2019-10-12 05:37孫艷玲
藝術大觀 2019年31期
關鍵詞:戲劇舞臺文字

摘要:亞里士多德說過:悲劇是對于一個嚴肅、完整、有一定長度的行動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語言,具有各種悅耳之音,分別在劇的各部分使戲劇構成或者說戲劇模仿現實生活的方式,不僅有屬于視覺系統的戲劇動作,還有屬于聽覺系統的戲劇語言,而戲劇語言構成的文本形式就是劇本。

關鍵詞:戲劇;語言

早期戲劇將人們一代代口傳心授的故事和神話直接搬演,后來各種藝術因素不斷介入,戲劇藝術逐漸成熟起來。隨著對戲劇演出活動進行記錄、整理的文字形式的出現,劇本應運而生。劇本被視為繼敘事文學、抒情文學之后出現的第三種文學體裁。劇本是“以代言體方式為主,表現故事情節的文學樣式,戲劇演出的文字依據”。

一、劇本的文學性與舞臺性

作為戲劇演出的藍本,劇本兼具文學性與舞臺性,戲劇以其深厚的文學內涵激發舞臺創造者的全部熱情與潛能,從而將文學的魅力搬演到舞臺構成中。戲劇的文學底蘊在于劇本所揭示的人物思想、性格、情感以及人與人關系的豐富、復雜與獨特,戲劇對于千百年來無數觀眾的吸引力就在于舞臺上所展現的——人,戲劇通過豐富的情境中人的具體行動展現人的靈魂,而如此深入地貼近一個人的靈魂,使觀眾痛切地感受到人生的千般滋味,這是戲劇的永恒價值之所在。

劇本不僅具備以優美辭章表現人物情感、命運的文學性內涵,還要追求舞臺演出的戲劇性效果。劇本要營造濃郁的戲劇情境,設置復雜的人物關系,勾連貫通的人物動作鏈,設置激烈的戲劇沖突,給觀眾以跌宕起伏、激蕩人心的戲劇性震撼。這是戲劇文學與小說、詩歌等文學形式的區別所在。它不是敘述,而是以人物的行動、人物關系的演變推動劇情進展,展現人物內心世界,劇本的舞臺性要求劇作家在創作時,心目中要有觀眾,要有舞臺意識,即理解并接受舞臺的時空限制對劇作文本的制約性影響。

二、戲劇的語言構成

劇本作為文學體裁的一種,唯一的物質材料就是語言,劇本語言由兩部分組成:一是說明性文字,一是臺詞。說明性文字在國本中起解釋標注的作用,包括對人物活動環境的說明以及對出場人物的描述。臺詞就是人物語言,是戲劇語言最重要的部分。

說明性文字是以劇作者語氣所寫的敘述性文字,也叫舞臺提示。一般包括 對劇情發生時間、地點和場景氣氛的說明,對人物外貌特征、形體動作以及心理活動的描述,以及對布景、燈光、音響等藝術處理的要求。這些可為二度創作提供客觀的環境、氛圍以及主觀的情感依據,舞臺提示文字的基本要求是準確、清晰、簡練,既有提示的作用,又不致束縛創作人員和讀者的想象力。

戲劇里的場景,是劇中人物棲身的場所,也是展現其性格和命運的地點,是戲劇創作中不可忽視的部分,場景的鋪排對于塑造形象、推進情節都是必不可少的。對于舞臺設計者乃至導演來說,研讀劇本之后對劇本里視覺世界的捕捉和把握,是二度創作的最初環節,從文字到舞臺形象的轉換,往往決定著演出的風格和樣式,歷來備受重視。

古希臘戲劇往往來源于觀眾耳熟能詳的神話傳說,劇本幾乎沒有對環境的提示,與中國古典戲曲的環境提示方式較為接近,都是利用人物語言加以交代,使觀眾通過聯想,確定事件發生的地點。

三、臺詞的動作性特征

馬丁.艾斯林說:“在戲劇里,我們所關心的不僅是一個人物所說的話,還有這個人物說這些話干什么?!睉騽〉恼Z言不是客觀的敘述,它帶有人物的主觀色彩和心理內涵,顯露出人物的意志、動機、心態、情感,人物的心理、動機作為潛在的力量是指向行動的,那么語言就形成推動力,有力地沖擊對方的心靈,對他人發生影響,刺激對方有所想法或反應,促使對方采取某些行動,更積極地投入沖突,從而推動劇情發展,導致人物關系變化,這樣的語言就具備了動作性。

臺詞的動作性在于它能夠推動劇情的發展。劇本中每個角色的臺詞都應當產生于人物的性格沖突之中,成為人物對沖突的態度與反應的一種表露,并且促使對方采取新的行動,從而將戲劇情節不斷推向前進。

莎士比亞時代的舞臺設備還很不完善,沒有布景,道具簡陋,而當時的戲劇演出都是一氣呵成,中間不停頓,因此通過劇中人物的簡短對話和獨白為觀眾提供故事發生的具體空間。比如(麥克白)第一幕第四場即將結束時,麥克白聲稱要把國王光臨他家城堡的消息告訴妻子,緊接著麥克白夫人就在舞臺上展讀丈夫的來信。這里不需要任何解釋,觀眾就明白,地點已經從王宮轉到了麥克白的城堡。

莎劇演出的伸出式舞臺三面都被觀眾包圍,演員舉手投足都難以逃脫觀眾的眼睛。在這種條件下,莎士比亞巧妙地利用臺詞調度演員的行動,或通過臺詞直接提醒觀眾。將人物的臺詞和動作配合使用,追求更加強烈的藝術效果?!豆防滋亍返谝荒唬菏勘ヌm西斯科在城堡上守夜,軍官勃那多從對面走上來勃那多先開口問道:“那邊是誰?”弗蘭西斯科反問道:“不,你先回答我;站住,告訴我你是什么人?”他們在黑暗和霧氣中互相辨認、盤問,走了幾十步才在舞臺中央會合。臺詞與動作的巧妙配合不僅表現了劇中人對鬼魂的恐懼,營造出整部戲壓抑的氣氛,更使演員上場就帶出動作,有戲可作。舞臺條件決定莎劇由人物證言外化出舞臺場景和舞臺形象,從而完成舞臺布景和舞臺指示的功能。在演員臺詞的引導下。觀眾可自由地把空空如也的舞臺想象成任何時空。

總之,戲劇是行動的藝術,它必須在有限的演出時間內迅速地展開人物的行動,人與人、人與環境之間的沖突通過行動來實現,人物的性格和故事情節在行動中得以發展,這一切都要通過語言加以表現,所以,語言就必須具有動作性,也就是說,語言要表現出人物為達到目的所采取的行動。

作者簡介:孫艷玲,東寧市文化館。

猜你喜歡
戲劇舞臺文字
傳統戲劇——木偶戲
文字的前世今生
熱愛與堅持
戲劇評論如何助推戲劇創作
臺上
夢中的文字
論戲劇欣賞與戲劇批評
畫與話
種出來的“逍遙居”
我們的舞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