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應朝西方看”已是笑話(觀察家)

2019-10-16 09:19馬丁·雅克
環球時報 2019-10-16
關鍵詞:示威暴力民主

【英】馬丁·雅克

如今香港有一群年輕的抗議者,他們說是為了爭取西方式的民主,但他們的示威活動已經完全失控,充滿暴力。我認為在許多方面,他們可以被描述為虛無主義。破壞公物對香港經濟、社會都有著很壞的影響。這已與所謂的“反修例”毫無關系。香港特區政府考慮到各方面的因素撤回了“修例”,而這些暴力示威則完全是另一回事。

對西方民主的幻想

看看西方國家會如何對待香港這種暴力示威活動?假如發生在英國或其他西方國家,活動會立即被取締。例如反對全球變暖運動“反抗滅絕(ExtinctionRe?bellion)”最近占領了倫敦市中心的一些街道,最初是以相對和平的方式進行,警察沒有干涉他們。但持續一段時間后,這一運動開始升級,后來有上百人因為阻礙道路被警方逮捕。所以,沒有哪個社會能容忍香港發生的事情。我認為香港特區政府基本上采取了正確的策略。

如今香港那些示威者和暴力分子中絕大多數都是年輕人,其中不少是在校學生。他們的想法很不現實,陷入了一種對西方民主的幻想中。而且他們肆意破壞公共財產、投擲汽油彈、攻擊其他公民等等。必須設法解決這個問題,這也是香港政府倡議進行對話的一部分。當下,一些不滿和痛苦折磨著香港社會。對話可以就多個領域展開,包括香港的警民關系,通過討論對這些關鍵問題進行仔細審視。

一些年輕人不滿情緒的背后,可能還有更深層次的因素。階層固化、上升空間小、房價太高等等,這些來自社會內部的不滿情緒與中國內地沒有太大關系,卻讓后者成為他們發泄不滿的對象。

尤其是看到許多香港年輕人對他們所維護的西方民主和價值觀感到自豪,我認為這是一種諷刺。因為他們聲稱擁護西方民主價值觀,但在英國156年的統治下香港沒有民主。作為英國的殖民地,香港沒有普選。事實上,恰恰是在英國統治結束、香港回歸之時,他們才開始提到這些。所以,香港有法治,有相對自由的媒體,但過去沒有任何民主制度可言。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回顧香港“民主的浪漫歲月”,這完全是一種幻象。事實上,就民主而言,中國大陸提出的普選比在英國統治時期要先進得多。正因為活在幻想中,他們也不明白自己到底要什么樣的民主。他們是渴望英國的民主嗎?英國正處于200年來最大的政治危機中,英國的民主正面臨嚴重侵蝕的威脅。那些香港年輕人,對現實幾乎或者根本不了解。

除了對民主的幻想外,香港這些年在社會層面確實也暴露了一些問題。從基尼系數看,當前香港的財富不平等問題在全球范圍也屬于比較突出的。這意味著香港有一些人的經濟狀況很差,他們對此感到不滿意也非常沮喪。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覺得自己被困住了,這當然也與房地產價格問題有關。香港往往把樓價高歸咎于人口稠密。然而,香港部分地區人口稠密,但仍有大片地區人口密度并不高??蓡栴}是,土地供應是由資本大亨們控制,這也是英國統治的遺產。他們對土地供應的控制需要結束。香港需要進行大規模的建設計劃,特別是為普通人提供公共住房。

香港未來發展機遇在哪里

自1978年以來,中國內地依靠改革開放經濟發生翻天覆地的巨變。香港的改革策略是什么?香港經濟有較深的缺陷需要解決,例如香港往往聲稱經濟非常自由,但實際不然。它是殖民時期遺留下來的寡頭壟斷經濟,由少數大亨掌控。香港政府應該通過改革,讓自己的經濟從大亨的控制中解放出來。這可能需要重大的調整,并非短時間內能完成。但我相信這些問題能夠得到成功解決。

在香港,普遍存在一種錯覺,認為從上世紀70年代末到97回歸這段非常繁榮的時期,在某種程度上是靠香港自己獨立完成的。不可否認,香港人在這個過程中做出了貢獻,但我認為香港在這一時期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原因來自中國內地。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讓香港實際上成為中國經濟開放的“前沿辦公室”,香港在那個時期的大量生意都是中國改革開放帶來的。從1978年到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香港也是幸運兒。換句話說,香港經濟與中國內地經濟是絕對、完全交織在一起的,因此香港的未來與中國內地經濟的未來也緊密相連。

在這種情況下,“香港朝西方看”是個笑話。美國經濟在衰退,英國在政治和經濟上都處于非常糟糕的狀態。放眼世界,增長在哪里?大家都在向東看,都在關注中國和中國周邊的國家。所以,香港的未來一定是其中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別無選擇。香港應該積極地融入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中,這將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區域之一,未來香港能夠從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機會。與香港相鄰的深圳在過去20年里取得了非凡的成功,如今深圳的GDP已超過香港。深圳從1978年改革開放之初的小漁村,到今天成為硅谷的全球競爭對手,這足以給香港帶來一些啟示。香港年輕人也應該看到哪里有更多的機遇,融入到中國內地的大發展中,他們可以看到更廣闊的前景。

西方更應該擔憂自己

在過去的幾個月里,我認為一些英國媒體對香港的報道大部分是可恥和不負責任的,因為它沒有區分那些和平示威和嚴重暴力活動。不分青紅皂白地支持所有示威活動,這是虛偽的。如果這一切發生在英國,媒體不會這樣做。

與此同時,包括英國在內的西方國家應該將更多精力放在自己身上。西方正處于一種生存危機狀態,這種危機正在加深。這場危機的本質是關于西方的衰落:它在世界上的影響越來越小,它正失去過去擁有的那種影響力和追隨者。世界的重心正決定性地從舊西方轉向新東方,尤其是東亞和中國。

西方正試圖做出應對,但大體上是失敗的。因為這種巨大的歷史性變化是很難解決的,本質上也是不可逆的。這其實與18世紀末、19世紀初東方(包括中國)衰落、歐洲崛起的進程有些類似。

以我自己的國家英國為例,在過去三年里處于非常時期。脫歐公投之后,英國完全處于分裂狀態。這場危機之所以無法化解是因為政黨分裂、制度分裂、地區分裂、許多家庭分裂,整個國家處于幾乎處于癱瘓狀態。這是英國200年來最大的政治危機,現在又面臨極其嚴重的憲政危機。

而這一輪民粹主義的根源,毫無疑問是許多人對西方社會和西方經濟的幻滅感,他們感到被精英們欺騙了。人們對政黨、政治制度和政府大失所望,主要原因可能要追溯到2008年的西方金融危機。從那時起,歐洲的大多數西方經濟體幾乎沒有增長。美國經濟雖好些,問題也比較嚴重。我認為從長遠來看,不確定性將給這些西方國家帶來巨大壓力?!?/p>

(作者是英國劍橋大學高級研究員,本文由孫微采訪整理)

猜你喜歡
示威暴力民主
反性別暴力
中國式民主
舊民主和新民主如何互適共存
尼日利亞 民主日
暴力的班長
第1108次示威
暴力和痛苦
“高聲”示威
親歷敘反對派首都大示威
“疆獨”暴力襲擊我駐外使領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