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玉米種植新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策略的分析與技術推廣探究

2019-10-21 04:53王小利
農民致富之友 2019年30期
關鍵詞:黑粉病玉米螟蟲害

王小利

隨著我國農業生產逐漸向規?;?、現代化、機械化方向發展,在玉米種植過程中也促使相關技術得到更新,而新技術的推廣應用進一步提升了玉米產量與質量,因此有必要借助目前現有資源去做好技術推廣工作,助力農業現代化發展,提高種植戶的收益。而玉米在種植過程中雖然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強,但病蟲害依舊不可避免地會發生,所以在種植新技術的推廣應用中還需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才能保證玉米種植質量與產量。鑒于此,文章將主要對玉米種植新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策略進行分析,并對如何展開技術推廣工作展開探究。

1、玉米種植新技術

(1)精細耕地

玉米作為一種高桿作物,有著發達的根系,所以相較于其他糧食作為來講,其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會更強,一般對土壤條件并無苛刻要求。那么,對田地進行精細耕作的目的在于促進玉米的后期成長,主要采取機械化方式去深耕碎垡,并且在整地過程中要確保將殘留在田地中的廢棄物清理干凈,確保玉米種子能夠良好吸收土壤營養。此外,土壤翻耕深度需達到20cm左右,并且經過暴曬將其中細菌殺死,營造更利于玉米生長的環境。

(2)良種處理

玉米播種前除了要做好整地工作之外,還要對種子進行優選,主要結合種植當地的土壤、氣候等實際情況去挑選,確保種子能夠與當地環境最為適宜,進而保障玉米的產量與質量,切實提高種植戶的經濟收益。此外,優選合適的種植品種之后,要想提高種子的發芽率,還需展開浸種、曬種等處理,能夠有效提高種子的抗病蟲害能力。同時,采用化學藥劑拌種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治病蟲害效果,同樣可提高玉米的種植產量。

(3)科學播種

待田地與種子都完全處理好之后,便可開展播種工作。首先,播種工作需要選擇合適的播種時間,對于玉米種植而言并非任何時間都適合,需要保證玉米播種在谷雨時間最合適,也即是每年的4月底到5月初的時間段;其次,玉米播種還需注意播種密度,不得過稀也不得過密,否則會影響玉米的產量與品質。并且針對不同品種的玉米,還需要按照說明去保證不一樣的種植密度,一般來講,玉米植株之間的間距應當保證在30cm左右。

(4)肥水管理

玉米成長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做好灌溉與施肥工作,確保玉米能夠得到充足的水分與營養供給。其中,氮肥、磷肥、鉀肥可作為底肥進行施加,同時需要結合土地原本的養分去嚴控把控肥料施加的量以及氮磷鉀肥的比例。而為了改善玉米種植土壤的營養狀況,可在種植前期施加磷肥與氮肥,能夠有效提升玉米的產量與質量。

2、玉米種植病蟲害防治策略

(1)病害防治

玉米種植過程中出現的病害種類眾多,較為常見的便是黑粉病與小斑病,而針對這兩種病害的具體防治策略主要為:①黑粉病。由于玉米植株感染黑粉而導致出現黑粉病,為了對該病害展開有效防治,則應當在玉米播種前進行拌種處理,主要選用粉銹寧化學藥劑展開拌種,如此可有效降低玉米感染黑粉病的概率。倘若前期沒能做好整地工作,便有可能因為耕地堆積過多病原物而致使玉米植株感染上黑粉病,所以在玉米收割時還需及時清理殘留在田間的玉米秸稈,保證下一茬玉米能夠擁有良好的成長環境;②小斑病。夏季氣溫較高,會導致小斑病與枯萎病的頻發,從大量事情來看,這類病害集中出現在7、8月份,所以種植戶需要在這一季節來臨前做好防治工作。除了可選擇對小斑病抗性較強的品種進行種植之外,還需要做好后續的追肥工作,并且要重視田間的排水、通風環節,能夠有效預防小斑病的發生。

(2)蟲害防治

蟲害的發生會嚴重影響玉米的產量,對于不同的蟲害需要采取針對性的防治對策,其中玉米螟與玉米蚜蟲作為玉米種植中最常見的蟲害,具體的防治對策如下:①玉米螟。玉米螟主要吸附在植株葉片上,從縫隙鉆入玉米體內,對玉米穗、花進行蠶食,進而影響玉米的整體產量。而對玉米螟的防治主要采用辛硫酸顆粒藥品放在植株中部,還可選用辛硫酸乳劑對蟲害部位進行噴施,可有效防治玉米螟;②玉米蚜蟲。主要大量聚集在植株上,從而抑制玉米的健康生長。并且該類蚜蟲繁殖速度飛快,如若防治不及時便會快速蔓延。具體防治措施可采取生物防治,通過引入瓢蟲、步行蟲等天敵去防治玉米蚜蟲,當然也可采用馬拉硫酸乳等藥劑進行防治。

3、玉米種植新技術的推廣途徑分析

(1)構建以政府為主導的技術推廣體系

玉米作為我國最為重要的經濟作物與糧食作物,在我國農業科技水平大幅提升的背景下,需要做好種植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工作。而該項工作的開展需要建立在完善組織體系的基礎上,才能夠為玉米種植新技術的推廣提供法律依據。因此,需要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由上至下展開全面且強制性的推廣,結合政令指導,構建完整體系,確保技術推廣范圍更廣且落實更到位。

(2)發揮科研單位與教育單位的技術導向作用

玉米種植新技術的推廣應用,也即是將最新的科研成果轉化為農業生產實踐,所以需要科研與教育單位共同協力去參與到農業生產中來,助力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筆者建議可采取合同、協議等方式去構建科研、教育單位與地方政府、農村合作組織之間的合作聯系,還可以成果轉讓、技術授權等方式去保持合作。在玉米種植新技術推廣中,由科研教育單位負責向種植戶推廣先進的種植技術,既能驗證成果的可靠性,也能提高玉米種植產量與質量。

(3)發揮農民合作組織的紐帶作用

農村合作組織在現如今的農業市場活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雖然主體是農民,但可吸收更多科技人員,通過技術人員骨干力量的帶動去展開玉米種植新技術的推廣,在滿足種植戶的種植需求之余,對傳統農業進行改造,助力農業生產向現代化方向發展。

(4)加強龍頭企業的示范幫扶作用

可實行“企業+農戶”的訂單生產模式,結合實際的市場需求去把控玉米品質,從而助力玉米種植新技術的推廣。以龍頭企業作為推廣突破口,聯合種植、加工與銷售,形成品牌化、專營化發展,確保玉米種植市場利益最大化,實現農戶的增產增收。

綜上,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也進一步促進了我國農業生產的發展。其中,玉米作為我國主要糧食作物,其種植技術水平會對其產量與質量產生直接影響,所以我們需要做好對玉米種植新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策略的研究,同時將相關新技術展開積極推廣,采取切實可行的推廣策略去擴大技術應用范圍,確保我國農業經濟的穩健發展。

(作者單位:050600河北省行唐縣農業農村局)

猜你喜歡
黑粉病玉米螟蟲害
二代玉米螟防治方法
桃樹主要蟲害及防治方法
二代玉米螟發生趨勢預報
不用農藥也能治蟲害
淺析白三葉的蟲害防治
行道樹香櫞主要蟲害及其防治
臨河地區玉米螟的發生與綜合防治措施
淺談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意義及發展前景
伊犁地區制種玉米瘤黑粉病的發生與防治
北疆制種玉米瘤黑粉病的發生與防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