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吸功能鍛煉對食管癌的影響

2019-10-21 10:00張會進
健康必讀(上旬刊) 2019年1期
關鍵詞:食管癌康復

張會進

【摘 ?要】目的:分析呼吸功能鍛煉對食管癌的影響。方法:選擇2017年4月~2018年7月,醫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78例,按照入院順序隨機分組,對照組、觀察組各39例,分別采用常規圍術期護理以及在此基礎上強化呼吸功能鍛煉干預。結果:觀察組術后1個月體重丟失率低于對照組,術后1個月KPS評分、用力呼氣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10.3%低于對照組28.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呼吸功能鍛煉可以提升食管癌康復質量,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

【關鍵詞】食管癌;呼吸功能鍛煉;康復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1-0010-02

食管癌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在中國因飲食結構變化、人口年齡增長、胃食管反流等相關疾病發生率上升,食管癌發病率呈快速上升趨勢[1]。因體檢的覆蓋率上升、手術技術的進步,食管癌根治率明顯上升。但是許多食管癌患者術后因進食困難、拒絕進食,營養不良發生風險較高,活動明顯減少,導致肺功能減退,肺功能減退會損害患者的活動能力,影響食欲,導致惡性循環。為此醫院嘗試對食管癌對象進行呼吸功能鍛煉干預,現選擇2017年4月~2018年7月,醫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78例,評價呼吸功能鍛煉的價值。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4月~2018年7月,醫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入組。納入標準:①擇期手術;②胸腔鏡輔助下食管癌根治術;③術后可以進食;④臨床資料完整;⑤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復發;②轉移瘤。入選對象78例,其中男65例、女13例,年齡(61.6±8.5)歲。食管癌部位:上段6例、中段60例、下段12例。分期:早期43例,中期35例。合并癥;高血壓18例,糖尿病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炎14例。按照入院順序隨機分組,對照組、觀察組各39例,兩組對象年齡、性別、合并癥、分期、食管癌部位等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常規圍術期護理,主要包括術前準備、術后早期的靜脈營養支持管理、術后吞咽功能訓練、生活照料、放化療護理、出院指導等。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呼吸功能鍛煉干預。

(1)健康教育以及訓練指導:①進行呼吸功能訓練健康教育,通過圖片展示、觀看視頻等方法,讓患者學習掌握呼吸功能訓練,包括腹式呼吸、縮唇訓練、儀器訓練等。②進行認知干預,舉例論證,讓患者認識到訓練的必要性,訓練有助于降低感染發生風險,改善行動能力,減輕家屬的照料負擔。

(2)訓練計劃:①延期手術、擇期手術,都可以在術前進行訓練,可以嘗試進行體能訓練,鍛煉呼吸肌功能,改善肺功能;②術后早期縮唇訓練為主,采用Gosselink R方法,選擇舒適的體位,經鼻吸氣,進行口哨樣的雙唇呼氣,每次不少于30min,每日不少于3次,吸:呼比在1:2-3。盡可能的減緩呼氣流速,延長呼氣時間。初步恢復后,可以在家屬支持下進行腹式呼吸,有條件的對象,采用呼吸訓練器進行訓練。

(3)訓練的干預落實:①術后有條件48h內盡量拔除尿管、胃管、引流管,為訓練創造條件;②術后下肢按摩,或氣壓泵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③4h內早期下床活動,合并慢性呼吸系統疾病,術后1日霧化吸入氨溴索或吸氧;④要求家屬做好監督支持,設定階段性的目標,完成一個目標后開始下一個目標,以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

1.3 觀察指標

兩組對象術后1個月體重丟失率、KPS評分、用力呼氣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兩組對象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軟件以及WPS表格進行統計學處理,體重丟失率、KPS評分、用力呼氣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服從正態分布,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觀察組與對照組組間對比采用t檢驗,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采用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術后1個月體重丟失率低于對照組,術后1個月KPS評分、用力呼氣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10.3%(4/39)(營養不良2例、水電解質代謝紊亂2例),低于對照組28.2%(11/39)(營養不良4例、肺功能減退4例、水電解質紊亂2例、醫院感染1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食管癌患者多見老年人,進食的欲望差,容易出現營養不良,術后臥床時間長,這些都會導致肺功能減退[2]。為此,醫院嘗試對食管癌手術患者安排肺功能訓練,結果顯示觀察組對象明顯獲益,術后1個月體重丟失率顯著下降,與此同時KPS評分、FEV1/FVC高于對照組(P<0.05)。呼吸訓練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改善肺功能,從而增強活動能力,特別是那些合并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對象,肺功能康復對于提升活動能力非常關鍵[3];②可以改善肺功能,加速血氧代謝,提升血氧飽和度,減輕術后早期的二氧化碳主潴留,減輕低氧損傷,從而改善心、腦、腎等器官功能,減輕疾病負擔,降低癌癥疲乏發生風險;③綜合提升體能狀態、自理能力,增強康復的信心,利于早期腸內營養支持的開展,改善營養狀況,提升免疫功能,對于腫瘤的治療有積極意義[4]。大量研究顯示,營養狀態對腫瘤患者的預后影響較大,營養狀態直接影響患者的預后[5]。研究中,觀察對象的KPS評分顯著上升,也證實訓練增強患者的自理能力,可以減輕家屬照料負擔。

在實踐過程中,患者進行肺功能訓練時容易出現不依從性情況,老年人對肺功能訓練缺乏足夠的認識,認為自己是食管癌,沒有必要鍛煉肺功能。護理干預需要重視調動患者的能動性,糾正錯誤的認識,這對于增強患者的康復信心有重要意義。

小結:呼吸功能鍛煉可以提升食管癌康復質量,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

參考文獻

[1] 譚森,熊文婧,朱宗玉,等.中國人群食管癌發病影響因素的系統綜述和Meta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4,12(18):11-17.

[2] 孫靜.肺功能訓練器在食管癌術后護理中的應用[J].當代臨床醫刊,2017,30(01):2777 +2779.

[3] 王亮,陳建海,王永宏.肺功能評估及圍術期呼吸訓練對食管癌根治術患者肺功能的影響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6,24(11):137-139.

[4] 武麗桂,郭苗苗,袁玲.消化道腫瘤病人術后腸內免疫營養支持對感染性并發癥及住院時間影響的系統綜述和Meta分析[J].護理研究,2014,28(11):3957-3965.

[5] 趙海紅,王瑞云,卓承玉,等.呼吸訓練器對老年食管癌切除患者術后肺功能及肺部并發癥影響分析[J].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7,9(09):109-113.

猜你喜歡
食管癌康復
康復護理在腦外傷后遺癥患者康復中的應用
食管癌術后胸腔引流管拔除時機探討
綜合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經功能康復的療效
螺旋CT對食管癌手術的可行性評價
腦卒中早期中西醫結合康復治療療效分析
改變趁熱吃 預防食管癌
得了食管癌能維持多長時間
康復護理在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
受傷火雞邁出康復第一步
吃燙的、辣的東西會導致食管癌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