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外科腹部手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的臨床探析

2019-10-21 10:00鮮于文濤
健康必讀(上旬刊) 2019年1期
關鍵詞:腹部手術臨床

鮮于文濤

【摘? 要】目的:探討腹部手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的臨床的特點以及診斷依據及非手術治療方法。方法:收集2017-2018年間某縣人民醫院采用非手術措施治愈的30例EPII患者的臨床資料來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本組30例患者的治愈時間為(13.54±6.36)d。治療期間未出現水和電解質代謝紊亂及酸堿失衡等并發癥。出院后患者均完成6個月隨訪,其間無復發病例出現。結論:掌握EPII的臨床特點、診斷依據、非手術治療的指征和方法,采用非手術方案治療EPII,效果顯著,是首要的治療研究措施。

【關鍵詞】腹部手術;炎性腸梗阻;臨床

【中圖分類號】R6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1-0041-01

腸梗阻是指患者腸道內容物不能順利通過的疾病一般是肛腸科一種常見病。常見臨床癥狀為:腹痛、嘔吐、停止排便等。急性腸梗阻病情發展較快,若不及時進行有效治療,會導致患者內體水電解質紊亂,嚴重會引發休克及死亡。據相關資料顯示;近年來腫瘤性梗阻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在臨床中廣受重視。腫瘤性腸梗阻屬于機械性腸梗阻的一種,是因為腸內良性或惡性腫瘤所致,使得腸道梗阻,患者腸內內容物無法順利通過,嚴重威脅了患者的生命健康。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30例患者中,男21例、女9例;年齡26~71歲,平均42.84歲。發病前手術類型:闌尾切除術9例,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修補術7例,小腸破裂修補術6例,右半結腸切除術2例,胃大部切除術(BillrothⅡ式)3例,膽腸Roux-Y吻合術2例,乙狀結腸切除術1例。臨床表現:(1)均于術后腸功能恢復并開始進食后出現典型的腸梗阻癥狀和體征。發生腸梗阻時間為術后4~14d。其中4~7d內20例,8~14d內10例。無腹膜炎表現及體溫升高、脈率增快和白細胞計數升高。(2)均以不同程度的腹脹、壓痛和腹部觸診有堅韌感為主要表現。未見腸型、蠕動波和局部隆起。未觸及壓痛性腫塊。伴肛門停止排便、排氣23例,惡心、嘔吐12例。腸鳴音減弱15例,腸鳴音消失3例。

1.2治療方法

1.2.1常規治療

禁食水,持續有效胃腸減壓。深靜脈置管行全胃腸外營養支持,糾正水、電解質代謝紊亂與維護酸堿平衡。待腸梗阻癥狀緩解后,逐步過渡至全腸內營養,直至恢復到完全經口進食。

1.2.2中藥治療

復方大承氣湯加減:厚樸15g,枳殼15g,桃仁10g,赤芍15g,大黃20g,芒硝15g(沖服)加水煎煮2次,留藥汁100mL,酌情予以辨證加減。1劑/d,分早晚2次經胃管灌注和(或)保留灌腸。

1.3療效評判標準

(1)治愈:腸梗阻癥狀及體征消失,腹部影像學檢查結果恢復正常,逐步進食后腸梗阻癥狀和體征無復發。(2)無效:腸梗阻癥狀及體征無緩解甚至加重?;虺霈F絞窄性腸梗阻的征象。

2 結果

本組30例患者的治愈時間為(13.54±6.36)d。治療期間未出現水和電解質代謝紊亂及酸堿失衡等并發癥。出院后患者均完成6個月的隨訪,中間沒有病人復發等情況出現。

3 討論

急性腸梗阻沒有特定復發現象以及人群,因而具有起病突然、病情發展較快的特定,是臨床中較為常見的急腹癥。在急性腸梗阻發病時,患者會出現劇烈腹痛、腸鳴音、嘔吐、排氣、排便不暢等,給患者帶來了極大痛苦,急性腸梗阻一定要及時進行治療,否則會導致患者死亡,尤其是高齡患者病死率是青、中年患者的2.5倍,因老年人的生理特點,會使得上述臨床癥狀不顯著,如老年患者在腸梗阻發作時腹部不會出現劇烈的疼痛,且腸道鳴音也不如青、中年患者明顯。

要想從根本上減少腫瘤性結腸梗阻患者的術后并發癥幾率,一定要加強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護理人員一定要在患者接受手術前,與患者的家屬進行溝通,告知患者家屬可能會出現的情況,并做好心理準備。在患者術前將患者臥位進行調整,調整至半臥位,半臥位能減少患者腹脹的感覺,在術前要絕對禁食,并給予患者常規的胃腸減壓處理,減輕患者痛苦。

在術中要首先平衡患者的水電解質,給予患者吸氧治療,保證患者呼吸通暢,并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在患者術后要給予患者相應的并發癥護理,并觀察患者的排氣時間,在患者術后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切口進行保護,防止切口開裂、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對于治療急診腫瘤性結腸梗阻患者,要在確診后及時進行手術治療,選擇最適合患者的手術方式,并配合圍手術期護理能有效減少患者的病死率。非手術治療中應注意:由于長時間禁食,患者的內環境穩定和營養等狀況受到嚴重影響,而水和電解質代謝紊亂、酸堿平衡失調及營養不良則會加重腸壁水腫,從而不利于腸功能恢復。故給予全胃腸外營養支持有利于維持內環境穩定和糾正術后高分解代謝所致營養不良,可促進患者康復。

因臨床癥狀不明顯,多數老年急性腸梗阻患者來院進行治療時已經出現脫水、或水電解質紊亂的現象,若不及時給予老年急性腸梗阻患者手術治療,患者死亡率高達60%以上。腫瘤性腸梗阻是因為腸內良性或惡性腫瘤所致患者腸內流通不暢,導致腸功能異常,是引發腸梗阻發病的原因之一,引發腸梗阻的原因還包括:疝、粘連及套疊。腸梗阻的癥狀和體征逐漸緩解,影像學檢查結果顯示小腸的病理變化顯著改善后,應逐步停止胃管引流,并由飲水、流質飲食、半流質飲食逐漸過渡至完全經口飲食。若非手術治療中出現體溫升高、腹脹加劇、腹膜炎征象或存在機械性梗阻性因素時,應及時中轉手術,避免貽誤病情,從而提高治療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 王健,劉麗,孫盛梅,等.腸梗阻導管治療結直腸癌根治術后早期低位小腸梗阻綜合征的臨床療效[J].醫學與哲學,2016,37(18):45-47.

[2]?? 邵建富,李燕梅,李興海,等.生長抑素聯合經鼻腸梗阻導管治療腹部手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的療效及對LPS、hs-CRP及TNF-α的影響[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7,34(8):1160-1163.

[3]?? 黃建.普外科腹部手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25例治療分析[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4,14(1):24-25.

[4]?? 陳士平,姚韓,顧建,等.腹部手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的診斷和治療體會[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31):3484-3486.

猜你喜歡
腹部手術臨床
舒肝寧心湯治療心悸的臨床觀察
中西醫結合治療眸慢性潰瘍59例臨床觀察
氬氦刀冷凍治療肺癌80例的臨床觀察
臨床用藥不得不說的抗生素耐藥性
右美托咪定預防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擬行腹部手術患者術后咽喉疼痛的研究
糖尿病患者腹部手術切口脂肪液化治療效果及其防治探討
觀察奧曲肽治療腹部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的臨床效果
不同麻醉方式對腹部手術患者低體溫發生率的影響
手術室麻醉蘇醒護理對減少腹部手術患者全麻蘇醒期躁動的療效探討
臨床一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