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床護理路徑干預意識障礙患者的療效

2019-10-21 10:00李紅娜戚玉英盛玉霜高紅衛
健康必讀(上旬刊) 2019年1期
關鍵詞:干預臨床護理路徑護理效果

李紅娜 戚玉英 盛玉霜 高紅衛

【摘? 要】目的: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在意識障礙患者中的實施方法及療效。方法:選擇2017年10月至2018年8月我中心的意識障礙患者58例,按照數字隨機表法分為臨床路徑組和對照組各29例。兩組均采用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進行護理,臨床路徑組在此基礎上同時納入臨床路徑干預管理。比較兩組患者入院時、入院后第一個月、入院后第二個月CRS-R評分、患者的平均住院日、醫療費用及患者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患者CRS-R評分、住院用時、住院費用、滿意度等指標均優于對照組。結論:給予意識障礙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可顯著改善患者CRS-R評分、住院用時、住院費用及患者滿意度,其護理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意識障礙;臨床護理路徑;干預;護理效果;以人為本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1-0114-01

意識障礙(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DOC)包括植物狀態/無反應覺醒綜合癥和微意識狀態,多因嚴重腦部外傷、腦卒中以及心臟呼吸驟停導致的缺血缺氧性腦病、中毒等導致的嚴重疾病,醫學上稱之為“植物狀態”,俗稱“植物人”,我國每年因車禍外傷、卒中、心臟驟停等原因產生約7-10萬名“植物人”,每一個“植物人”的產生都是一個家庭的悲劇,意識障礙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幾乎為零,不僅在經濟上花費巨大,家屬也承受著沉重的負擔和打擊,為了患者日后能更好的回歸社會,因此在醫院需要給予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在為患者提供精心、細致的護理服務的同時也為患者家屬提供一定的健康宣教指導。臨床護理路徑干預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可根據患者具體病情變化制定標準化護理流程,并指導患者日常護理實踐,將人文關懷理念充分內化或外延到護理實踐過程中,促進患者病情預后康復,護理效果較佳。筆者深入分析給予意識障礙患者臨床護理路徑干預的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選擇2017年10月至2018年8月我中心意識障礙患者58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9例。觀察組男15例,女14例;年齡49-74歲,平均(57.89±5.24)歲。對照組男16例,女13例;年齡50-75歲,平均(57.14±5.3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 調護方法

2.1對照組

給予對癥支持及基礎性護理干預,如飲食護理、藥物護理、生活護理及環境護理等。

2.2觀察組

給予臨床護理路徑干預。①制定臨床護理路徑表。責任護士圍繞人文關懷理念,根據患者一般臨床資料和臨床護理經驗,制定臨床護理路徑表,內容包括患者入院至出院所有護理程序。共計3份,分別供管床醫生、責任護士和患者家屬參考。②入院當天,責任護士為患者家屬詳細介紹病室環境和醫務人員,全面評估患者身體情況、心理狀態,為患者制訂個性化護理方案。發放臨床路徑表,并逐條解釋護理措施的必要性和臨床意義,告知患者需要配合的護理要點。耐心回答家屬提出的問題,鼓勵患者家屬表達自己內心想法,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圖片、視頻等幫助患者家屬了解意識障礙誘因、治療方法及護理要點等。次日,責任護士可要求患者家屬復述,及時糾正家屬錯誤認知,并鼓勵患者家屬配合護理干預。③術前責任護士指導患者進行各項檢查,包括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做好備皮工作,并鼓勵、安慰患者家屬,緩解其負性情緒,做到術后積極配合醫護工作。④術后責任護士密切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觀察意識、瞳孔及肢體活動情況,做好各種管道護理干預,增加術后24h查房次數,嚴密觀察患者是否出現傷口敷料滲血、滲液等,避免出現壓瘡、墜床、管路滑脫、引流管堵塞[1]等。記錄患者用藥反應,并制訂針對性用藥方案。責任護士給予正確的翻身、叩背、良肢位擺放指導,叮囑患者家屬給予患者鼻飼食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家屬是患者的主要看護人,對患者進行長期的照顧,他們的身心健康狀況以及對疾病的護理知識的了解和掌握直接影響患者的康復和生活質量,另外患者長期處于被動臥位,長期不運動會引發肢體功能障礙[2] ,因此要定期給予患者做關節被動訓練,避免發生僵硬攣縮,由單個關節過渡至復雜關節運動,循序漸進,堅持鍛煉且每次訓練時間需達到15min,每日訓練2次。此外,責任護士需要給予患者生活指導,盡量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⑤治愈康復出院階段要做好健康宣教和電話隨訪,給予患者指導和幫助。

3 療效觀察

3.1觀察指標

①CRS-R評分:利用日常給予患者特定的感覺刺激看其是否有特有的行為反應[3]。②滿意度:利用本院自擬調查問卷統計。分析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等。

3.2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3.3結果

經過為期兩個月的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后進行評估,給予意識障礙患者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可顯著改善患者CRS-R評分、住院用時、住院費用、滿意度,其護理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詳見表2。

4 討論

意識障礙患者雖然病情危重復雜、預后不良,但是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關于意識障礙患者的評估和治療手段都日益豐富,雖然總體療效不佳,但也并不像以前那樣“不可治療”,只要能在護理上給予患者臨床護理路徑干預, 提高意識障礙患者的生存質量,獲得更好的運動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減輕家庭和社會的負擔??色@得理想護理效果和較高護理滿意度。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強調患者入院至出院期間實施最優化護理方案,并制訂具有規范性、針對性的護理流程,可使患者家屬安心、放心、患者舒心,獲得人文關懷最高護理服務,臨床價值較高。護理期間,責任護士要有效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根據多年護理經驗給予患者護理干預,根據患者病情變化情況合理調整護理計劃,護理措施包括心理疏導、健康宣教、入院指導、出院指導等,循序漸進地給予患者鍛煉指導,提升患者日?;顒幽芰?,利用成功案例法疏導患者心理負性情緒,利用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對疾病相關性知識的掌握情況。此外,責任護士可利用復述的辦法使患者糾正錯誤認知,以人為本,關心患者,鼓勵患者,促使患者預后改善。臨床研究證實,給予意識障礙患者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可使患者滿意度和日常生活能力顯著提升。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CRS-R評分、住院用時、住院費用、滿意度等指標均優于對照組。綜上所述,給予意識障礙患者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可顯著改善患者CRS-R評分、住院用時、住院費用、滿意度,其護理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趙繼革.腦卒中后植物狀態的觀察與護理[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0,13(12);79-80.

[2]?? 張孝影.對持續植物狀態患者家屬健康教育的體會[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8,11(8):153.

[3]?? Giacino JT,KalmarK,Whyte J.The JFK Coma Recovery Scale Revised : Measure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diagnosticutility [J].Arch Phys Med Rehabil,2004,85(12):2020-2029.

猜你喜歡
干預臨床護理路徑護理效果
體育舞蹈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干預效應的實驗研究
積極想象在音樂治療中的運用研究
早期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偏癱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