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情心疲乏彈性項目對緩解急診科護士同情心疲乏的應用

2019-10-21 10:00周小燕
健康必讀(上旬刊) 2019年1期
關鍵詞:心理彈性

周小燕

【摘? 要】目的:觀察同情心疲乏彈性項目對緩解急診科護士同情心疲乏的應用效果。方法:以開展同情心疲乏彈性項目期間的護理人員作為觀察組,以常規管理期間的護理人員作為對照組,觀察兩組護士的同情心疲乏得分、心理彈性、護理風險發生率、患者滿意度、護士長滿意度、離職率。結果:觀察組工作倦?。?0.10±1.20)分、同情心滿足(19.51±0.98)分、創傷應激(20.10±0.28)分、樂觀(15.41±0.70)分、自強(23.01±0.78)分、堅韌(14.10±0.30)分、護理風險發生率3.23%、患者滿意度96.77%、護士長滿意度96.77%、離職率為0,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開展同情心疲乏彈性項目,有助于減輕急診科護士同情心疲乏,改善心理彈性,減少護理風險,降低離職率。

【關鍵詞】同情心疲乏彈性項目;急診科護士;心理彈性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1-0151-02

同情心疲乏,指由長期暴露于創傷性情境下所產生的無助、憤怒感。隨著同情心疲乏程度的提高,護士職業倦怠的發生率顯著提升,對其工作狀態及身心健康狀況的改善不利。有研究指出,開展同情心疲乏彈性項目,可有效解決上述問題。本文于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的護理人員中,隨機選取62例作為樣本,闡述了同情心疲乏彈性項目的開展方法,觀察了開展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開展同情心疲乏彈性項目期間的護理人員作為觀察組,觀察組性別:男/女=1/30,年齡(26.58±4.15)歲,工齡(4.57±1.19)年。以常規管理期間的護理人員作為對照組,對照組性別:男/女=2/29,年齡(27.08±3.39)歲,工齡(4.60±1.23)年。兩組護理人員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方法管理,護士長需于每月月末召開會議,囑護理人員通過氣傾訴、分享等方式,緩解心理壓力。

觀察組開展同情心疲乏彈性項目,方法如下:(1)召開會議:項目開展的前1個月,護理人員需每周參與大會,學習有關同情心疲乏的知識,了解同情心疲乏產生的原因及危害。(2)微信宣傳:1個月后,護士長需建立急診護士微信群,以微信作為平臺,宣傳相關的知識。例如:護士長可為護士發放“專業生活品質(ProQOL)量表”,要求護士自行對自身的同情心疲乏情況進行評估。確保其能夠詳細掌握自身的健康狀況,從而積極進行自我干預,改善心理狀態。(3)緩解方法:當護理人員已掌握各項知識后,護士長應帶領其通過“放松訓練”、“冥想訓練”等方式,緩解緊張的心理,使其壓力得以減輕,增強其心理彈性,改善工作狀態,提高護理質量。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護士的同情心疲乏得分(采用ProQOL量表評價)、心理彈性(采用CD-RISC量表評分)、護理風險發生率、患者滿意度、護士長滿意度、離職率(1年內)。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表示。P<0.05視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同情心疲乏得分

觀察組工作倦?。?0.10±1.20)分、同情心滿足(19.51±0.98)分、創傷應激(20.10±0.28)分,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2.2 心理彈性對比

觀察組樂觀(15.41±0.70)分、自強(23.01±0.78)分、堅韌(14.10±0.30)分,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2。

2.3 護理效果對比

觀察組護理風險發生率3.23%、患者滿意度96.77%、護士長滿意度96.77%、離職率為0,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3。

3 討論

急診科患者,具有病情嚴重、死亡率高的特點。與其他科室相比,急診科護士工作壓力較大,護理任務重,長期工作期間,極易出現負面情緒,導致同情心疲乏[1]。根據同情心疲乏彈性項目的要求,護士長應組織護理人員參與培訓,提高其對各項知識的掌握水平。在此基礎上,通過放松訓練、冥想等方式,為其心態的改善提供保證[2]。采用該方法對護理人員進行干預,可協助其減輕應激反應,增強護理人員的工作信心,提高其職業素養,使其心理彈性得到調整。本文研究發下,開展同情心疲乏彈性項目后,本院急診科護士工作倦?。?0.10±1.20)分、同情心滿足(19.51±0.98)分、創傷應激(20.10±0.28)分、樂觀(15.41±0.70)分、自強(23.01±0.78)分、堅韌(14.10±0.30)分、護理風險發生率3.23%、患者滿意度96.77%、護士長滿意度96.77%、離職率為0,與采用常規方法干預相比,護理人員同情心疲乏程度更輕,心理彈性更大,護理效果更佳,優勢顯著(P<0.05)。

綜上所述,開展同情心疲乏彈性項目,有助于減輕急診科護士同情心疲乏,改善心理彈性,減少護理風險,降低離職率。

參考文獻

[1]?? 宋雋.認知重評訓練對重癥監護室護士情緒勞動能力和同情心疲乏水平影響的研究[J].護理研究,2017,31(26):3350-3352.

[2]?? 汪健.運用同情心疲乏彈性培訓緩解急診護士同情心疲乏的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56):161+163.

猜你喜歡
心理彈性
大學生心理彈性與社交焦慮的關系研究
心理彈性和核心自我評價對高中生考試焦慮的影響
幼兒教師心理彈性的影響因素及提升策略
燒傷患者傷殘接受度及心理彈性對創傷后應激障礙發生的影響
乳腺癌患者心理彈性與生活質量的相關研究
心理彈性對乳腺癌患者生活質量影響的研究
“心理彈性”從何而來
大學生心理壓力、心理彈性與入學適應的關系
團體輔導對高職學生心理彈性的評估與干預
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與心理彈性的調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