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險管理在呼吸機維護與維修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2019-10-21 10:00周稷
健康必讀(上旬刊) 2019年1期
關鍵詞:呼吸機風險管理

周稷

【摘? 要】目的:探究風險管理在呼吸機維護與維修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1000例使用呼吸機治療的患者為對象,其中500名為呼吸機風險管理前的患者,視為常規組,500例為呼吸機實施風險管理后的患者,視為干預組。對比兩組患者呼吸機應用事故發生情況,使用統計學進行分析。結果:比對兩組患者呼吸機應用事故發生率,應用風險管理后的干預組(1.00%)明顯低于應用風險管理前的常規組(4.00%),組間差異呈P<0.05,表示存在統計學意義。結論:在呼吸機的維護保養與維修中使用風險管理,大大減少了呼吸機安全及應用事故,值得臨床上推廣及使用。

【關鍵詞】呼吸機;維護保養與維修;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1-0157-02

前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的醫療事業不斷發展,醫學裝備在臨床使用的比重不斷增加,急救、生命支持類醫學裝備呼吸機的使用頻率更是持續增多,而呼吸機在安全使用中存在的故障問題對醫院臨床使用科室產生干擾,如人為故障、氧電池故障及壓縮機故障等,對患者疾病的治療產生影響,因此需實施科學的呼吸機管理,預防風險事故發生[1]。有學者提出,在呼吸機的維護與維修中實施風險管理,具有顯著效果。本文將對我院1000例使用呼吸機治療的患者進行分析,探究風險管理在呼吸機維護與維修中的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1000例使用呼吸機治療的患者為對象,選取時間為2017年1月-2017年12月,其中500名為呼吸機風險管理前的患者,視為常規組,500例為呼吸機實施風險管理后的患者。常規組,男女分別為219名與281名;年齡在31~6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1.54±4.79)歲。干預組,男女分別為201名與299名;年齡在30~6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1.28±4.32)歲。將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輸入統計學軟件中,組間數據差異呈P<0.05,不存在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在呼吸機的維護與維修中實施風險管理:

以呼吸機的生命周期為標準,將風險管理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設備需求的論證),是指醫療設備購置需求的提出至正式引進階段,為呼吸機的風險管理源頭,此階段的影響因素有意愿戰略目標與科室的學科規劃出現脫鉤;以及需求論證的證據不足,需求分析的結果出現偏差,從而發生多種不良后果,損失較大,嚴重者可使患者出現死亡,嚴重損失醫院利益。此階段的的控制與預防方法為:在購置需求提出以后,評估現有設備使用情況,對設備的性能、患者特點等重點論證。第二階段(設備采購的驗收),相關風險因素有:設備損壞率與故障率均高,極易出現無法使用情況;技術治療較我國醫療技術相比較為落后;設備功能不符期望效果。因此此階段需對使用人員進行培訓,并對質量驗收的要求加強。第三階段(使用以后質控工作至報廢處理階段),防控對象主要為常規耗損與意外耗損。因此此階段需做到以下幾點:(1)對醫療器械使用進行培訓,建立呼吸機、麻醉劑、除顫器、監護儀等多種搶救設備的規劃化使用課程,組織全員醫護人員進行培訓,使其充分掌握呼吸機的使用,預防因操作失誤而引發的醫療事故或者醫療損害;(2)醫療設備的標準化倉儲與供應流程的建立,對異??刂婆c異常管理進行強化;(3)加強管理醫療設備的維護與維修,責任劃分我院設備科,并對其進行專業化維修,總結與歸納維修過程,建立呼吸機有關制度,如維保合同監管制度,并對商品使用情況進行追蹤與記錄,建立有關檔案資料。(4)對于急搶救設備,如除顫儀、監護儀、呼吸機等,需與優質廠商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從而減少風險發生情況。(5)制定不同設備的巡檢、巡視流程,以及作用規范等,以國家強檢要求為標準,將質量檢測做好。(6)做好設備的質控工作保障安全使用,對于質控不合格的設備積極整改。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呼吸機應用事故發生情況,使用統計學進行分析。

1.4統計學方法

將研究中的各項數據結果輸入軟件(SPSS19.0)進行證實,計數資料的表現形式以(%)為基準,組間予以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的表現形式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予以T值檢驗,結果證實后差異呈P<0.05,則表示統計學意義產生。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呼吸機應用事故發生情況比較

比對兩組患者呼吸機應用事故發生率,應用風險管理后的干預組(1.00%)明顯低于應用風險管理前的常規組(4.00%),組間差異呈P<0.05,表示存在統計學意義。詳情如表1。

3 討論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呼吸機性能隨之增強,在操作呼吸機時,對于非專業認識存在一定難度,極易出現認為操作故障,同時,呼吸機的參數設置對呼吸機的作用發揮具有重要意義,需確保呼吸機參數準確無誤,避免影響呼吸機使用壽命與患者生命健康[2]。除此之外,呼吸機由于受到主板模塊、電源模塊及氧電池等多種因素,極易引發設備自檢報警和設備故障。從而針對以上呼吸機的維護、保養、質控、維修問題中,首先需加強使用人員的培訓,使其熟練掌握設備使用,并設定合理參數,有效減少風險管理風險,同時嚴格規定使用流程與制定規范制度,確保使用規范,從而延長呼吸機使用壽命,并避免威脅患者生命[3]。

本次的研究表明,比對兩組患者呼吸機應用事故發生率,應用風險管理后的干預組(1.00%)明顯低于應用風險管理前的常規組(4.00%),組間差異呈P<0.05,表示存在統計學意義。

綜上,在呼吸機的維護與維修中使用風險管理,大大減少了呼吸機應用事故,值得臨床上推廣及使用。

參考文獻

[1]?? 袁春華,蔣士軍.風險管理在呼吸機維護與維修中的應用[J].醫療裝備,2016,29(11): 93-94.

[2]?? 潘軍,劉紅光,劉誠.風險管理在呼吸機維護與維修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7,23(12):116-117.

[3]?? 胡榮耀.風險管理在呼吸機維護與維修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 (23):197-198.

猜你喜歡
呼吸機風險管理
有創呼吸機無創呼吸機序貫治療重癥慢性阻塞性肺疾?、蛐秃粑ソ叩呐R床療效研究
鎮靜護理在呼吸機治療危重患兒中的有效應用
住房公積金風險管理信息化審計探討
風險管理在心內科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護理風險管理在急診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
美國呼吸機產能眼看要供過于求?
養老保險精算的分析與風險管理的研究
養老保險精算的分析與風險管理的研究
集束化護理方案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40例臨床觀察
呼吸機吸氧氣濃度測量不確定度評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