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術室全期護理在手術室優質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2019-10-21 10:18劉小玲
健康前沿 2019年1期
關鍵詞:手術室優質護理

劉小玲

摘要:目的:探究手術室全期護理在手術室優質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手術患者98例,隨機分為行常規護理對照組(n=49)與并行優質護理實驗組(n=49),對比護理效果。結果:實驗組手術知識掌握水平、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焦慮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結果:手術室全期護理在手術室優質護理中的應用可有效促進患者對手術相關信息的了解,有助于提高其配合度,緩解患者焦慮情況,可構建起更為和諧的呼喚關系。

關鍵詞:手術室;全期護理;優質護理

Observation 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whole period nursing in the operating room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full-term nursing in operating room in quality nursing. Methods: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8,98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routine nursing control group(n=49)and the parallel quality nursing experimental group(n=49)to compare the nursing effect. Results:the surgical knowledge and satisfac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level of anxiety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Results:the application of whole-period nursing in the operating room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understanding of patients on surgical information,improve the cooperation degree,alleviate patients' anxiety,and build a more harmonious calling relationship.

Keywords:operating room;Whole term care;High quality care

手術是治療疾病的有效方法,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手術的風險已經得到了進一步控制,故其在社會中的接受度也在不斷提升,而隨著微創技術的不斷完善,目前愿意選擇手術治療的患者數量已經較多,但手術畢竟為有創性治療方式,手術治療全過程中患者很容易出現不良心理問題,且仍舊存在一定的風險,為此有必要做好護理工作[1]。手術室為開展手術治療的場所,手術室的護理具備涉及范圍廣、效率高且具有一定風險。手術室全齊護理是涵蓋術前、術中與術后三個階段的系統性護理模式,其在護理過程中的應用主要是為了提高護理質量,為患者提供更為優質的護理服務。為進一步探究手術室全期優質護理的應用價值,本次研究以我院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對該護理模式與常規護理模式的應用效果進行了對比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手術患者98例,隨機分為行常規護理對照組(n=49)與并行優質護理實驗組(n=49)。對照組患者男26例,女23例,年齡23~67歲,均數(42.6±7.2)歲,受教育時間范圍處于6~16年,均數(10.6±3.1)年,術式包括腹腔鏡手術26例,開腹手術17例,宮腔鏡手術6例,實驗組患者男27例,女22例,年齡22~67歲,均數(42.1±7.4)歲,受教育時間范圍處于6~16年,均數(10.7±3.4)年,術式包括腹腔鏡手術26例,開腹手術18例,宮腔鏡手術5例,兩組患者基礎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可比。納入標準:本次研究對象均無手術史,患者知情同意,并簽訂了同意書,無慢性基礎行疾病、凝血功能障礙或惡性腫瘤等,超聲檢查患者臟器均屬于正常,且認知功能無障礙。排除標準:已排除術前服用安定類藥物或伴心理疾病患者。

1.2方法

1.2.1對照組護理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主要內容為:術前準備、巡查、護理配合、術后指導等。

1.2.2實驗組護理方法

實驗組行全期優質護理干預,分術前、術中、術后三個階段,開展系統性護理,主要內容包括:

(1)術前護理

術前由手術室專職護理人員做好對患者的探訪工作,時間為術前1天下午4時左右,在探視前,需經病房護士介紹,拉近與患者之間的距離,減少陌生感,同時進行自我介紹,并做好手術室環境、手術參與人員、手術流程以及所使用到設備的介紹,并告知患者設備的專業性與主刀醫師擁有豐富的經驗,以打下患者的疑慮,緩解其焦慮心理,增強其手術信息。在宣傳知識介紹時,結合患者的認知能力,可合理采用宣傳圖冊、視頻等,以更為直觀的方式讓患者對手術環境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同時開展具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促使患者能夠進一步了解疾病基礎知識以及術前所需要做好的準備、注意事項,同時告知患者術中需要保持的體位,必要時可對患者行預先體位訓練,輔助患者完成體位擺放工作,提高患者的配合度[2]。另外,告知患者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讓患者有一定的心理準備,避免出現前后期望過大,促使患者能夠正視手術與自身疾病。此外,結合患者所存在的不良心理,輔助患者重構心理平衡,確?;颊吣軌驅疾〖笆中g事實有一個充分的認知,進而鼓勵其將注意力更多的轉移到疾病的治療上,同時以成功的案例鼓勵患者,促使患者能夠樹立起治療信心,緩解其不良心理問題。

(2)術中護理

患者進入手術室時,應該由術前探訪護理人員接待,減少其陌生感,同時做到全程陪同,讓患者感受到有人支持,以緩解其不良心理。做好手術室溫度調節工作,一般術前應該設置在22~24°C,濕度可控制在40~60%。還需要做好術中所使用液體加熱工作,使其能夠維持在33~36°C,盡可能減少患者的不適之感,并做好患者體表溫度的監控[3]。巡回護士與洗手護士應該嚴格按照預先所制定的護理方案做好手術配合工作,手術期間應嚴格保障無菌操作,并做好生命體征監測,當出現異常時,需要及時告知醫師,以便于其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以切實保障手術安全。

(3)術后護理

手術完畢后,應該由巡回護士及時通知病房護士,做好患者的交接工作,當患者意識清醒時,需及時告知患者手術結果,避免患者長時間焦慮,同時給以患者適當的鼓勵,平緩患者心理,同期應該完成血制品交接。等到患者病情平穩后,(通常術畢3h左右)可行術后探訪,觀察患者的身體的恢復情況,并核查生命體征,做好對患者心理水平、傷口愈合狀況,有無感染跡象等的評估,并再次告知患者手術情況[4]。同時,還需要及時為患者講解術后需要注意的有關事宜,給以適當的康復指導,并通過調查問卷詢問患者對手術室護理過程的意見,根據患者反饋意見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并落實于后期護理中,以促進手術室護理質量的持續性優化。

1.3觀察指標

(1)觀察兩組患者手術有關知識的了解水平,以自制調查問卷的方式評估,問卷內容包括術前準備、手術流程、術中配合、術后康復四個項目,每個項目設置5個問題,對應選項均為掌握(計3分)、基本了解(計2分)、不了解(計2分)三個選項,每個項目總計15分。(2)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情況,以焦慮(SAS)自評量表評價。(3)觀察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分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三類,滿意度為滿意率與基本滿意率之和。

1.4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資料均以SPSS21.0軟件包進行處理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卡方檢驗,設定P<0.05,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手術知識掌握水平組間對比

實驗組患者術前準備、手術流程、術中配合、術后康復有關知識的掌握情況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代表其掌握水平更高,詳見表1.

2.2兩組患者焦慮情況對比

干預前,兩組患者焦慮情況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焦慮情況均有明顯改善,實驗組患者焦慮心理明顯優于實驗組,P<0.05,詳見表2.

2.3兩組患者滿意度組間對比

實驗組患者滿意計31例,基本滿意計17例,滿意度97.96%(48/49),對照組滿意計17例,基本滿意計24例,滿意度83.67%(41/49),實驗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且滿意人數明顯多于對照組,P<0.05,具備統計學意義,詳見表3.

3.討論

手術室全期護理具有較強的系統性,需要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延續性的護理服務,應該從手術全過程為視角,做好術前、術中與術后護理,應該為患者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并給以適當心理安慰,促使患者能夠對手術相關信息有一定的了解,提高其手術過程的配合度,增加治療與護理工作的有效性。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在行手術室全期護理后,實驗組手術知識掌握水平、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焦慮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待表該護理模式應用價值顯著,有助于護理質量的提升。在提升手術知識掌握水平方面,實驗組術前準備、手術流程、術中配合、術后康復有關知識的掌握情況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目前醫療技術已經得到了極為迅猛的發展,且微創技術在臨床治療中也得到了極為廣泛的應用,但其仍然具有創傷性,故患者很容易出現手術應激狀態,而通過提高患者對手術相關知識的認知能夠進一步緩解其手術應激心理,且能夠輔助患者樹立起治療的信心,能夠進一步緩解患者的焦慮心理。在全期護理過程中,通過手術室護士提前探訪患者,為其發放宣傳資料,行健康教育等手段,不光可拉近護患距離,構建起溝通的紐帶,能夠促使患者更好的了解手術,能夠避免患者由于未知而出現焦慮等心理。且通過術后健康教育,也能夠讓患者了解到康復過程的注意事項,這對于患者康復進程的加快也是有顯著促進作用的。在護理滿意度方面,護理前探訪患者可進一步增加護理人員的親切感,且通過解答患者所存在的問題,有助于樹立護理人員的積極形象。而術中溫度、濕度等的調節,可為患者構建一個更為舒適的手術環境,而術后指導與隨訪則能夠讓患者體會到護理認真負責的態度,且在心理干預與健康教育的同時,由于雙方的交互,已然建立起了關系與情感的紐帶,構建起了和諧的護患關系,護理滿意度自然能夠得以大幅度提升。且本次研究結果中實驗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也證實了這一點。綜上所述,在護理手術患者的過程中,有必要加強手術室全期護理模式的應用,通過系統的護理全面提高護理質量,為患者提供更為優質的護理服務。

參考文獻:

[1]張潔冰,田芬霞,郭書芹,等. 人文關懷在手術室優質護理服務中的體現[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5):1206-1207.

[2]顧文雅. 全程無縫護理模式在手術室優質護理中的應用[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36).

[3]高麗霞. 手術室優質護理服務中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的應用效果觀察[J]. 中國醫療設備,2016(s1).

[4]張露. 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在手術室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效果[J]. 全科護理,2014,12(2):179-180.

猜你喜歡
手術室優質護理
細節護理在確保手術室護理安全中的應用
手術室細節護理在提高手術室護理安全性中的應用效果
手術器械預處理在手術室的應用
手術室護士壓力源及應對策略研究
手術室優質護理實踐分析
我的好奇心
前列腺增生患者護理中優質護理服務的應用意義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