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竇內鏡術治療鼻竇炎鼻息肉的臨床療效及對患者鼻腔氣流的影響體會

2019-10-21 19:55許云霞
健康前沿 2019年1期
關鍵詞:鼻息肉鼻竇炎

許云霞

摘要:目的:研究鼻竇內鏡術對治療鼻竇炎鼻息肉的效果及對患者鼻腔氣流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7月期間收治的鼻竇炎鼻息肉患者98例,隨機分組,觀察組采用鼻竇內鏡術進行治療,對照組采用鼻腔開放手術進行治療,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手術前后鼻腔道阻力與嗅覺功能進行對比。結果:觀察組中患者的治愈率與總有效率分別為63.27%、97.96%,均要高于對照組,P<0.05;手術前兩組患者的鼻腔道阻力與嗅覺功能無明顯差異,P>0.05,手術2個月后,觀察組的鼻腔道阻力小,嗅覺功能評分低,均要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鼻竇內鏡術治療鼻竇炎鼻息肉療效顯著,鼻腔道氣流阻力低,且能有效改善嗅覺功能,值得推廣。

關鍵詞:鼻竇炎;鼻息肉;鼻竇內鏡術;鼻腔道阻力

前言:

鼻竇炎鼻息肉是耳鼻咽喉科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其癥狀主要有頭痛、濃涕、呼吸不暢以及嗅覺減退等癥狀[1]。由于鼻竇鼻腔均是由狹窄的官腔、空洞、間隙構成,且其解剖結構復雜,使用鼻腔開放手術很難達到理想效果。隨著近年來的鼻內鏡技術的發展,使用鼻內鏡對鼻竇炎鼻息肉的治療越來越多[2],但是該項技術對治療鼻竇炎鼻息肉患者的鼻腔道氣流阻力以及嗅覺功能的影響并不明確[3]。本次課題是研究鼻竇內鏡術治療鼻竇炎鼻息肉的臨床療效及對患者鼻腔道氣流的影響。具體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 資料

選取2016年6月~2018年7月于我院收治的鼻竇炎鼻息肉患者98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49例,如下:

觀察組49例,男22例,女=27例;年齡:18~56歲,平均(31.7±4.35)歲;病程:5個月-8年,平均(4.16±1.35)年;合并疾?。罕侵懈羝?3例,下鼻甲肥大26例。

對照組49例,男23例,女=26例;年齡:19~55歲,平均(30.9±4.72)歲;病程:6個月-9年,平均(4.81±1.29)年;合并疾?。罕侵懈羝?4例,下鼻甲肥大25例。

兩組數據對比,P>0.05,無較大的差異性。

納入標準:①臨床確診為鼻竇炎鼻息肉患者。

排除標準:①先天性的鼻腔疾病及腦外傷患者;②伴有嚴重精神系統疾病及不愿配合調研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鼻腔開放手術治療,取上唇齒齦溝的交界處,作切口,根據具體病變部位選擇進行切除,開放篩竇后進行上頜竇根治術,手術完成后進行止血和鼻腔填塞。

【觀察組】:采用鼻內鏡手術治療,根據患者疾病程度,選擇合適的麻醉方式,麻醉后行鼻內腔鏡手術,選擇4mm鼻內腔鏡,充分暴露鼻道、鼻腔,將篩泡、鉤突進行切除,并摘除鼻息肉,根據患者具有情況,實施開放性蝶竇、前篩、額篩等,必要時對上頜竇口進行擴大,切除病變組織,對上頜竇口進行擴張疏通,手術完成后對鼻腔進行填塞,通過藥物進行止血和預防感染等治療,每天清洗鼻腔。

1.2 觀察指標

臨床療效:根據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癥狀進行評判,治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鼻腔黏膜無異常;好轉:臨床癥狀明顯改善,鼻腔黏膜得到改善;無效:臨床癥狀為緩解甚至加重,鼻腔黏膜伴有炎癥。有效率=(治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鼻腔道阻力:根據鼻壓測壓器進行測定,通氣過度:<0.19kPa/sL;正常通氣:0.2~0.39kPa/sL;輕度阻塞:0.4~1.26kPa/sL;中度阻塞:1.27~3.0kPa/sL;重度阻塞:03.01~7.77kPa/sL;完全阻塞:>7.78kPa/sL。

嗅覺功能:通過嗅覺計測定儀進行測定,正常:0.2~1.0分;輕度損傷:1.1~2.5分;中度損傷:2.6~4.0分;重度損傷:4.1~5.4分;完全喪失:>5.5分。

2 結果

2.1臨床療效:觀察組中患者的治愈率與總有效率分別為63.27%、97.96%;對照組的治愈率與總有效率分別為36.73%、81.63%,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鼻腔道阻力與嗅覺功能:兩組患者在術前鼻腔道阻力與嗅覺功能都較為接近,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術后2個月時,觀察組中鼻腔道阻力與嗅覺功能分別為:(0.4±0.3)kPa/sL、(1.3±0.2)分,均要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鼻竇炎鼻息肉患者長期存在鼻腔閉塞、流涕等癥狀,嚴重影響到患者的正常生活[4]。若是不及時治療,會引起鼻腔黏膜萎縮、鼻竇骨質增生及鼻腔通氣障礙等,使機體慢性缺氧,從而引發更嚴重的疾病[5]。目前治療該病主要是以外科手術為主,但傳統的鼻腔開放手術治療,患者出血量較多,止血效果不理想,更是因鼻腔內組織結構的復雜,手術視野小且模糊,加大了對手術的難度,治療效果也并不理想。

鼻竇內鏡術是根據患者鼻內鏡及鼻竇CT聯合,能夠將竇口鼻道復合體的解剖結構清晰的顯示出來[6],為手術提供精準的數據。能夠有效恢復鼻腔與鼻竇的引流功能,通過識別與保護重要的解剖結構,將鼻竇充分開放,不僅能保證療效,還能避免再次復發的可能。根據本次的調研結果顯示,采用鼻竇內鏡術治療鼻竇炎鼻息肉的臨床療效要高于采用傳統的鼻腔開放手術,且鼻腔道的氣流阻力更小,嗅覺功能也得到明顯的改善。因此,對鼻竇炎鼻息肉患者采取鼻竇內鏡術是最佳的治療方式。

綜上所述,采用鼻竇內鏡術治療鼻竇炎鼻息肉療效顯著,能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嗅覺功能和鼻腔道氣流阻力,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魏崴,李吉平,馬婕等.慢性鼻竇炎內鏡術中表面麻醉丁卡因吸收率研究[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5,29(8):829-830.

[2]王靜,李代強,袁偉等.鼻竇內鏡術治療鼻竇炎鼻息肉的臨床療效及對患者鼻腔氣流的影響[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7,16(3):283-285.

猜你喜歡
鼻息肉鼻竇炎
鼻內鏡手術聯合藥物治療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的臨床療效
鼻內鏡手術聯合藥物治療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的療效分析
分析慢性鼻竇炎合并鼻息肉患者在鼻內鏡術后局部采用糖皮質激素的治療價值
鼻內鏡手術治療老年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療效及安全性探討
感冒易誘發急性鼻竇炎這樣護理鼻子可預防
鼻息肉到底是怎么回事
抗生素(阿奇霉素)與鼻竇炎口服液治療小兒慢性鼻竇炎的效果觀察
秋天警惕鼻竇炎急性發作
謹防鼻息肉術后復發
鼻竇炎護理不可不知的小知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