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幽門螺桿菌感染與食管癌前病變的關系

2019-10-21 19:55班志超徐寧王旭杜紅蕾張立瑋
健康前沿 2019年1期
關鍵詞:幽門螺桿菌感染癌前病變

班志超 徐寧 王旭 杜紅蕾 張立瑋

摘要:目的:研究幽門螺桿菌在食管癌變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方法:觀察食管正常黏膜組織,鱗狀上皮輕/中度非典型增生黏膜組織,重度非典型增生/原位癌黏膜組織,鱗狀細胞癌組織及同一患者胃竇部幽門螺桿菌感染情況。結果:病灶部ENT、EDYSⅠ~Ⅱ、EDYSⅢ/CS、ESCC四者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胃竇部ESCC、EDYSⅢ/CS、EDYSⅠ~Ⅱ、ENT、ESCC、EDYSⅢ/CS及EDYSⅠ~Ⅱ三者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ESCC、EDYSⅢ/CS分別與ENT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在食管鱗癌癌變過程中,病灶局部感染幽門螺桿菌與食管鱗癌的發生及發展無關。胃竇部感染幽門螺桿菌可促進腫瘤的發生,但對腫瘤的發展無影響。

關鍵詞:幽門螺桿菌感染、食管鱗癌、癌前病變

幽門螺桿菌主要寄居于胃竇部,與食管鱗癌的關系十分密切。但進展期癌治療效果差、花費大且5年生存率低,早診早治是癌癥預防與控制的重要策略之一[1]。本實驗通過研究食管癌前病變、早期癌、中晚期癌患者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情況,旨在了解食管癌癌變過程與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關系。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及標本來源

所以實驗對象均來自于2010.1至2011.6就診于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內鏡患者。所取標本中食管正常粘膜組織(ENT)26例,食管鱗狀上皮輕/中度非典型增生粘膜組織(EDYSⅠ~Ⅱ)26例,食管鱗狀上皮重度非典型增生/原位癌組織(EDYSⅢ/CIS)36例,食管鱗狀細胞癌組織(ESCC)28例。所有患者在術前均無放化療史,均未服用過抑酸劑及抗菌藥物。采集標本前已取得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每一實驗對象均由同一主治及以上內鏡醫師取材。所有患者于病灶處及胃竇處各取標本2塊(每塊重約為30g),其中1塊采用活組織快速尿素酶試驗(RuT)檢測H.pylori感染情況,另1塊甲醛固定迅速送病理檢驗,并用Warthin- Starry 銀染色法尋找幽門螺桿菌。所有病變組織均有明確的病理診斷,胃竇組織病理均為粘膜慢性炎癥。

1.2 方法

RuT檢測根據參考文獻[2]操作。

Warthin- Starry銀染色根據參考文獻[3]操作。

1.3結果判定

RuT檢測:組織邊緣的試紙1-3分鐘內由黃色變成紫紅色為陽性,不變色為陰性。Warthin- Starr 銀染法陽性情況參照文獻標準進行判斷[2]。

1.4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

2 結果

2.1 食管

病灶部(見表1):ENT、EDYSⅠ~Ⅱ、EDYSⅢ/CS、ESCC四者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食管局部感染幽門螺桿菌在食管鱗癌發展過程中發揮的作用不大。

胃竇部(見表2):ESCC、EDYSⅢ/CS及EDYSⅠ~Ⅱ三者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胃竇部幽門螺桿菌感染在食管鱗癌發展過程中發揮的作用不大。

ESCC、EDYSⅢ/CS分別與ENT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胃竇部幽門螺桿菌感染可能促進了食管癌的發生。

3 討論

1983年澳大利亞學者Warren和Marshall首次報道在人胃黏膜成功分離Hp以來,醫學界對HP的研究越來越深入及廣泛。我國HP的總感染率為56.2%,血清學陽性平均感染率為59%,現癥平均感染率為55%[4]。是一種嗜胃型上皮細菌,首先定植于胃竇,通過分泌特殊的粘附素粘附于胃竇粘膜,導致局部粘膜分泌炎癥及細胞因子增多,引起炎癥、萎縮和腸化的發生。其與食管癌的關系,國內外尚不統一。而對于癌前病變目前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本實驗通過研究食管癌前病變與食管癌患者病灶部及胃竇部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情況,推斷其與食管癌發生發展的關系。食管癌前病變與食管癌患者病灶組織幽門螺桿菌感染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食管局部感染幽門螺桿菌在食管鱗癌發展過程中發揮的作用不大。食管癌前病變與食管癌患者胃竇部幽門螺桿菌感染無差異,提示胃竇部幽門螺桿菌感染在食管鱗癌發展過程中發揮的作用不大。ESCC和EDYSⅢ/CS與正常食管組織比較存在差異,提示胃竇部幽門螺桿菌感染可能促進了食管癌的發生。

幽門螺桿菌主要寄居于胃竇,促進食管鱗癌發生,考慮與其改變了食管胃的細胞環境所致,其準確性有待進一步研究。在食管癌變的過程中,隨著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逐漸加重,最后促進了腫瘤的發生。目前我國食管癌的發生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幽門螺桿菌在我國的高感染率作為腫瘤發生的一個促進因素,必要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參考文獻:

[1]NIH,DHHS,et al.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Cancer trends progress report 2009/2010 up date [EB/OL]. http://progressreport.cancer.gov,2010,4

[2]陳小巖,俞訓彬,陳曉瓊,陳泳,梁瑋. 胃組織活檢幽門螺旋桿菌檢測方法比較[J]. 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8,26(25):1499-1504

[3]徐翠,王濤,周平.兒童幽門螺桿菌免疫組化染色檢測分析[J].山東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52(9):81-84

[4]張萬岱,胡伏蓮,蕭樹東,等.中國自然人群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流行病學調查[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0,15(5):265-270.

猜你喜歡
幽門螺桿菌感染癌前病變
內鏡黏膜下剝離術對早期胃癌及癌前病變治療價值分析
中西醫結合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慢性胃炎的療效
內鏡黏膜下剝離術和外科手術治療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變的臨床比較
多環黏膜切除術治療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變的臨床分析
埃索美拉唑對十二指腸球潰瘍合并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治療效果
內鏡黏膜下剝離術在治療早期胃癌及癌前病變中的應用
祛萎健胃湯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伴癌前病變120例臨床分析
復方黃連素在幽門螺桿菌感染復治中的療效分析
四聯療法在消化性潰瘍合并幽門螺桿菌感染治療中的應用分析
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與Hp相關性食管炎病情程度相關性的評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