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傳統文化精髓和中國女性之美展現給世界

2019-10-21 17:20薛璟
中國民族博覽 2019年5期
關鍵詞:清末民初繡品色彩

【摘要】《那年?繡色——大連博物館藏繡品展》從大連博物館上千件服飾繡品中精選出具有代表性的藏品216件,涵蓋上衣、繡褲、帳幔、枕頂、荷包等,色彩鮮艷,圖案精美,做工細巧,集中展示了清末民國時期民間的刺繡之美。用絲縷繡線和鮮艷色彩表現當時的社會風貌和人文風情,更是在那流傳千古的一針一線中展現織繡者的情感世界,讓瑰麗的繡品講述昨天的故事。

【關鍵詞】繡品;大連博物館;清末民初;織繡;色彩;人文歷史

【中圖分類號】G264 【文獻標識碼】A

刺繡,又名“針繡”,俗稱“繡花”。以繡針引彩線,按設計的花樣,在織物上刺綴運針,以繡腳構成紋樣或文字,是中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古代稱“黹”“針黹”,后因刺繡多為婦女所作,又名“女紅”。據《尚書》載,遠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規定“衣畫而裳繡”,至周代,有“繡繢共職”的記載。湖北和湖南出土的戰國、兩漢的繡品,水平都很高;唐宋刺繡施針勻細,設色豐富,盛行用刺繡作書畫、飾件等;明清時封建王朝的宮廷繡工規模很大,民間刺繡也得到進一步發展,先后產了蘇繡、粵繡、湘繡、蜀繡,號稱“四大名繡”。此外還有顧繡、京繡、甌繡、魯繡、閩繡、汴繡、漢繡和苗繡等,都各具風格,流傳至今,歷久不衰。刺繡的針法有齊針、套針、打子針、平金、戳沙等幾十種,豐富多彩,各有特色。大連博物館館藏各類清末民國時期服飾、繡品近千件,經過一個階段的研究策劃,精選出二百余件套藏品,涵蓋上衣、繡褲、帳幔、枕頂、荷包等,色彩鮮艷,圖案精美,做工細巧,集中展示了清末民國時期的民間刺繡之美。

《那年繡色——大連博物館藏繡品展》是按清末民初繡品的不同特點以及繡品圖案的吉祥寓意進行單元劃分,通過刺繡內容展示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神秘離奇的民間傳說、忠貞浪漫的愛情故事、優雅唯美的詩詞佳句等,輔助通俗易懂的文物注釋,用絲縷繡線和鮮艷色彩表現當時的社會風貌和人文風情,更是在那流傳千古的一針一線中展現織繡者的情感世界,從而使觀眾重溫那些年女子人生溫度的展覽實踐。

一、色彩的使用,讓展覽空間異彩非凡

展覽《那年·繡色》由“繡色·染青”“繡色·描紅”“繡色·蹙金”和“繡色·織紫”四個單元及8個板塊組成,它們既是古代繡品的代表之色,象征著流傳千年的古典韻味,又昭示著一位女性從青澀的豆蔻年華走向成熟穩重的人生歷程。

四個主色調都取自于中國最為代表性的傳承史料,如取自《爾雅》“春為青陽”的第一單元“染青”,反映女子青少時青蔥素手的精巧繡腳;取自“女紅”的第二單元“描紅”,展現女子出嫁最光彩一面;《說文解字》以“五色金也,黃為之長”形容第三單元“蹙金”,體現已婚女子賢德持家的踏實生活;自古紫色為吉祥安樂象征,符合第四單元“織紫”合家康壽的幸福晚年。

青色是春天的顏色,象征著少女青澀懵懂的年華?!妒印贰稜栄拧分卸颊f“春為青陽,夏為朱明”。青色進而引申出年輕、生命、活力等積極含義,其中很多與年輕女性有關,比如美麗的少女稱為青娥,美女的秀發稱為青絲,秀眉稱為青黛,而少女的纖纖玉指,則被形容為青蔥,刺繡作為青蔥素手的精巧創造,自然寄托了少女的情愫,也予觀者以無限的聯想空間。所以,在這一單元的展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充滿質樸童趣的虎頭帽、肚兜等體現天真爛漫童趣的繡品;護耳是中國北方冬季常見的防寒飾物,繡上去的喜鵲有報喜、報春之意,以喜鵲裝點護耳,構思巧妙,寓意吉祥。而姑娘出嫁前一針一線親手織繡的荷包、繡鞋更是蘊含著女兒家的嬌羞和對幸福生活的向往。

女紅是女子重要的生活技能,也是其抒發情感的重要手段。在男耕女織的農業社會中,描花刺繡、紡紗織布、裁衣縫紉等工作統稱為女紅。這里的紅色是最傳統的中國顏色,也來源于“女紅”二字,“紅”也由此與女性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聯系,紅粉、紅顏、紅袖等皆指代貌美女子,左右男女婚嫁大事的,也是月老手中那根細細的紅線。女子出嫁前必然要細心打理一番,以色澤耀目亮麗的一襲紅妝展現自己最光彩的一面,新婚嫁房和“十里紅妝”更是將這寓意喜慶的紅體現得淋漓盡致。

蹙金象征著女子成家之后最為美好的一段年華。此時的她退去了少女時期的青澀,開始相夫教子的家庭時光,卻別有一番雍容華貴的韻味。

紫色在中國曾是吉祥安樂的象征。自漢以后,紫被定為皇家服飾顏色,“金印紫綬”成為位高權重的代稱。紫闕代表皇宮,紫歷代表國運。很多書香門第懸掛“紫氣東來”牌匾,企盼家中人才輩出。

孔子說,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年歲越大,對人與事的看法就越平和,越能平氣靜心,這時的織繡者完成的不僅僅是繡品,而是生命中的樂事,那些鮮活的色彩和流暢的線條充滿了生命力,而多壽、多福這樣的圖案則表現了老人們的殷切希望和晚輩們的真誠祝愿。

二、元素的提取,讓平面設計豐富多彩

為了突出展覽的特色,我提煉了許多與繡品相關的元素,并在展覽中加以使用。比如將繡線藝術化處理后制作的展覽標題文字;入口主題墻用織繡撐子做的對聯形象墻;海報、說明版、說明牌上繡針、剪子等元素的使用,包括喜迎春節的繡品元素紅包的制作,都是為讓展覽的效果更突出、更生動。

在展覽海報設計上,我選取了刺繡的相關元素,結合四個單元的色彩,制作了一組四張海報。海報的底圖直接采用飄動的錦緞并漸變處理成相對應的色塊,既讓觀眾感受到織物褶皺的質感,大面積的色塊又方便放置海報其他元素。而海報中的繡花撐子則處理成比單元色彩加深的同色系,并在內放入代表單元的詞句,使海報有了很強的文化背景;繡針繡線及剪刀的使用,使觀眾更直觀地感受展覽主題。最后,在四個單元的繡品中,選擇了對應的繡樣——比如一單元的桃花雙燕對應青色年華;二單元的鳳凰雙飛對應喜結連理;三單元的百鳥朝鳳對應繁衍生息;四單元的荷花鴛鴦則對應了白頭偕老的寓意。

這組海報在2018年第八屆中國博物館及相關產品與技術博會“2018繆斯慕海報推介”評選中,從各家博物館的260余幅推介作品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選十佳作品。

三、場景的制作,讓展覽氣氛喜慶富貴

這個展覽在大連博物館400余平方米的地下展廳舉辦,無論是固定通柜的設置,還是整體深灰深褐的色調,抑或整個展覽極低的經費預算都是對設計發揮的限制。而這個展覽的主題和展品本身又要傳達給觀眾一種來自中國最為悠久傳統的天趣、喜慶、祥和與富貴的觀感。我從展廳環境考慮,逐漸構思場景和勾畫草圖,最終確定了利用簡易材料和燈光效果制作一組清末民國大戶人家結婚的場景。

為了將氣氛營造顯得更為飽滿,讓觀眾觀展情緒得以高漲,在展廳入口處設置了一個半透明屏風,用展品中的百鳥朝鳳圖案和兩串紅燈籠烘托了一個喜慶的開端,很好地烘托了展覽氛圍。將結婚這個場景確定在展廳中間八米跨度的兩個立柱之間,對整個展廳起到了一個隔斷效果,避免了觀眾觀展一覽無余,規范了參展路線。在材料使用上我們準備了八對貼上雙喜字的大紅燈籠;打著團花結的一條條紅綢;復古的窗扇上貼上喜字的四對雕花大門;一對與真人等大的正在拜堂的新人剪影等。通過對效果燈光的調整,使簡易的場景布置在朦朧中凸顯真實,讓這種喜慶的紅色氣氛與第二單元展現女子出嫁最光彩一面的各種精美繡品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達到了最初的設計設想。

四、經典的傳承,讓展覽內容更為中國

本展覽將濃厚的民族元素融入展覽中,真正實現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多次走出國門,近年來在法國、日本等國家展出,把中國傳統文化精髓和傳統中國女性之美展現給世界。

當浪漫的法國遇上中國的刺繡會產生怎樣的效應呢?2018年2月9日至3月11日,《繡色—大連現代博物館藏繡品展》應邀在法國勒阿弗爾藝術與歷史博物館展出,受到了廣泛關注。展覽通過互聯網、報紙及電視臺、廣播電臺進行了大幅報道和宣傳。對展出的展品內容進行了介紹,尤其是在當時生活中的象征意義以及圖形色彩;觀眾通過這些精美絕倫的展品,體會到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智慧。勒阿弗爾藝術與歷史博物館館長伊麗莎白女士稱:“《繡色》展覽在除中國以外展出是非常罕見的,勒阿弗爾十分榮幸能承辦這次展覽?!崩瞻⒏柺姓W發表的文章中,以“用中國古人的穿針引線連綴回憶,在編織人生中繡出精彩”開篇,形容此次展覽為一次“中華文化之旅”。當地電視臺對這次展覽進行了較為全面的報道,稱這次展覽不僅重溫了大連與勒阿弗爾之間的友誼,還講述了中國刺繡藝術,被形容為“精美絕倫”。這次展覽展出解釋了那些最為人知的象征符號,對法國人來說,最熟悉的莫過于龍和鳳凰等。

青梅竹馬,含苞待放;描紅織錦,鸞鳳和鳴;流金歲月,華麗雍容;紫氣東來,穩重典雅。以針為筆,以線為墨,一針一線繡出的不僅僅是女子的一生斑斕,更是一段絢爛多彩的歷史。而我們用四種色彩四段人生,復活文物,重現歷史,讓展覽走近觀眾,讓觀眾走進展覽。

作者簡介:薛璟(1973-),女,漢族,本科,文博中級,研究方向:博物館展陳設計相關。

猜你喜歡
清末民初繡品色彩
淺談繡品中的戲曲文化
傳承非遺漢繡繪出美好生活
神奇的色彩(上)
清末民初文學變革與東北小說的文體構建
春天的色彩
色彩當道 俘獲夏日
社會意識、詩學、贊助人視角下偵探小說的翻譯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結
照亮幸福的生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