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國際形勢下金融信息化發展創新探析

2019-10-22 13:12鮑志明
財經界·上旬刊 2019年10期
關鍵詞:創新信息化

鮑志明

摘要:將信息化技術融入金融產業,能夠實現現代金融服務體系的優化,提升經濟活力。本文在闡述我國金融發展形勢的同時,就信息化對金融產業的影響展開分析,同時指出新國際形勢下金融信息化發展的創新策略,期望能為國家金融信息化建設與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金融產業 ?新國際形勢 ?信息化 ?創新

經濟全球化下,金融產業面臨一定挑戰。在金融產業發展中,融入現代信息技術,實現金融產業信息化發展已經成為當前經濟建設的關鍵所在。本文就新國際形式下金融信息化發展創新策略展開分析。

一、新國際形勢下我國金融發展形勢

(一)國際形勢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為世界各國金融產業發展創造了條件,然受多種因素影響,當前全球經濟不景氣,為刺激本國經濟發展,并在全球競爭中占據有力地位,各國實施較為寬松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擴張政策,即國際之間的資本流動趨勢更加明顯,經濟建設實現了國際化、全球化發展。從經濟運行規律來看,金融全球化帶來的問題的就是國家對于貨幣政策的效力開始乏力,尤其是隨著外匯市場的波動,全球經濟運行的風險性較大,各國經濟開始步入深度調整階段。

(二)國內形勢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并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主體。作為全球新興市場的主要代表,我國在資金管理中容易出現資本外流風險,基于此,國家在寬松經濟體系建設中,注重經濟結構的深化改革,并利用市場杠桿率實施金融資本的收縮回籠。2016年《金融時報》報道稱,為降低傳統紙幣發行、流通的成本,提升經濟交易活動的便利性和透明度,央行擬發行加密的、有國家信用支撐數字貨幣。在2019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穆長春在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上表示:央行數字貨幣即將推出,并且在運營管理中,擬采用雙層運營體系??梢?,我國金融信息化建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二、信息化發展對金融產業的影響

(一)優化資源配置

市場經濟下,金融資本的配置受市場機制影響,現階段,世界各國在經濟發展中的競爭愈發激烈,在一定程度上,各金融主體在競爭中的行為并不規范,即資源配置中存在著市場配置的客觀不足,難以使得資源配置真正做到盡善盡美。新常態下,信息技術在全球金融產業中獲得了深入應用,這使得全球經濟、金融資本地區結構、產業結構、市場結構、企業結構的失衡狀況得緩解,并且通過信息技術監管,國家可在財政政策的引領下,將控制資源轉移到亟需發展領域,實現建設資源的優化配置。

(二)創新運維模式

信息化發展對金融產業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改變了傳統的金融運維模式?,F階段,借助于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應用,我國金融產業步入快速發展階段,尤其是隨著金融雙態運維模式的興起,國家金融的產業的數據庫得以遷移升級,同時數據庫性能得以優化,其保證了金融信息化建設的穩定性與靈敏性,實現了金融產業的創新發展。

(三)降低金融風險

隨著金融信息化建設的深入,金融領域市場風險、產品風險、金融機構風險逐漸降低。具體而言,在金融產業中融入信息技術,經營主體不僅可以快速的獲取市場經濟信息,而且能實現經營指令的準確傳達,此外,借助于信息技術,人們還可以實現金融運行狀況的動態化監控。這些信息、決策、監管方面的優化有效降低了金融風險,促進了國家金融的平穩、快速發展。

三、新國際形勢下金融信息化發展的創新策略

(一)強化互聯網技術創新

就互聯網技術創新及金融發展戰略規劃來看,在其設定過程中,需考慮以下因素:其一,考慮實現傳統業務與互聯網業務的有效融合,即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實現自身產品的個性化、綜合化發展,并提升自身核心競爭能力;其二,實際經營過程中,金融技術的應用以及產品創新應注重誠信、高效、優質和安全原則,以此促進金融經營主體雙贏目標實現。譬如,基于5G場景,有上市公司推出了“安全自主的云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其沿著“連接+平臺+智能”技術戰略,形成“端+傳感器”的連接端優勢。在其支撐下,可在多個領域內進行業務拓展,其更好的適應了金融新環境,滿足了供給側的服務需要。

(二)注重大數據技術應用

1、精準定位目標群體

信息不對稱是制約金融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新國際形勢下,金融競爭主體多元,借助于信息技術,金融機構可以有效地收集市場信息,并對客戶資料進行整理,進而實現客戶目標群體的準確定位?,F階段,在信息技術支撐下,金融產業在信息管理中具備了集中選擇功能,即其在分析客戶群信息特征的基礎上,將具備相同屬性的客戶進行分子,從而實現了客戶需求、風險意識、資金運用能力的準確預測,滿足了金融行業發展需要。

2、實現產品融合創新

金融產業信息化發展應注重運維過程與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標的協調。從運維管理過程來看,基于信息化技術服務,金融產業的服務模式得以優化,并且經營機構能準確的定位自身業務領域和服務為番外,并快速的進行金融資本配置,為客戶創造專業化、綜合化和信息化的金融產品。

3、優化創新服務體系

大數據背景下,金融機構能夠借助與信息技術,實現經濟形勢、金融政策、普惠金融的優化創新,從而使得金融服務對象準確的了解行業詳情,規避金融風險,創造一定的經濟效益。其次,從金融信息化服務內容來看客戶信息整理屬于非金融信息,金融機構管理中,通過建設這些非金融信息的專屬數據庫,機構本身在運維過程中的風險就會不斷降低,尤其是隨著客戶信息共享機制的運行,全方位、個性化的金融服務得以充分實現,充分滿足了客戶的實際需要。此外,在大數據技術支撐下,金融服務的渠道逐漸多元,譬如在服務終端設備方面,ATM、網絡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視頻銀行的興起使得金融服務過程更加高效,其實現了金融服務的普惠化發展。

(三)強化金融風險管理

與傳統金融服務體系相比,信息化金融管理雖然具有較高的效率性、準確性和經濟性,然而同時,企業使得金融服務過程帶有互聯網技術本身的風險。具體而言,互聯網信息平臺是一個相對開放的服務載體,金融機構在金融基本情況、收支情況、償債能力管理中,都可能受到網絡潛在風險及客戶風險的影響。因此,應強化金融風險管理機制創新,一方面,在金融信息化發展中應對網絡本身風險;另一方面,通過信用評估體系判斷客戶的風險程度,從而以技術手段實現金融服務的風險控制。

四、結束語

金融信息化發展是當前國家經濟建設的主要趨勢。在產業發展中,5G場景的融合為金融信息化發展提供了全新支撐。人們只有充分認識到當前金融發展形勢,并在了解金融信息化發展影響的同時,規范化的實施金融信息管理策略,并實現其“連接+平臺+智能”技術戰略應用,形成“端+傳感器”的連接端優勢;才能有效的提升金融信息化建設水平,進而順應國際發展新形勢,促進經濟效益增長。

參考文獻

[1]王永鋒.新形勢下金融監管體制改革與創新的路徑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7(17):104-105.

猜你喜歡
創新信息化
“云會計”在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中的應用分析
信息化是醫改的重要支撐
信息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