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信息化平臺的病區一級質控效果評價*

2019-10-24 05:45張敏柏亞玲陳阿娟
中國衛生質量管理 2019年5期
關鍵詞:匯總護士長病區

——董 艷 張敏 柏亞玲 陳阿娟 田 園

護理服務是護理工作的生命線,護理質量控制是護理安全的核心[1]。在醫院三級質量控制體系中,臨床科室一級質量控制是護理質量控制最根本的環節[2]??茖W、有效的護理質控檢查反饋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護理質量[3]。通過信息化手段對護理質量指標進行收集、統計和分析,實現基于數據的質量管理,是智慧醫療發展的必然趨勢[4]。2013年以來,空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西京醫院)將護理管理信息系統應用于臨床,經過不斷探索改進,在原有二、三級護理質控使用IPAD基礎上,于2017年為每個護理單元配備1臺IPAD用于病區一級質控,并自2017年12月以后將微信平臺與護理管理信息系統有機結合,取得了良好效果。

1 資料來源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該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病區現有床位53張,護理人員22名,年齡25歲~37歲,平均(28.86±3.68)歲。其中,N0級4人,N1級5人,N2級1人,N3級9人,N4級3人。護理組設責任制護理、病區管理、特一級護理、基礎護理、感染管理、急救器材、護理文書、規章制度等8個質控小組。其中,責任制護理質控組由18名責任護士組成,根據專病分為兩個責任大組,每一大組設責任組長2名,全部由N3級以上護理人員擔任,在分管患者基礎上負責本大組日質量督導。病區于2017年6月-11月由質控護士采用傳統方法進行一級質控;2017年12月-2018年5月采用護理管理信息系統,由質控護士手持IPAD進行一級質控,在當日現場反饋基礎上,針對共性問題,利用微信平臺進行質控結果反饋。

1.2 傳統護理質控方法

1.2.1 責任制護理日質量督查 每日16:30-18:00,責任組長帶領本組責任護士2名~3名于患者床邊對當日護理措施、健康教育等護理工作質量進行評價,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并現場補救,并將存在問題登記于日質控記錄單上。每周一由各組責任組長匯總上周存在問題及改進情況。

1.2.2 周專項質量督查 (1)質控時間:每周一全天。(2)質控地點:現場床邊質控。(3)質控人員:N3級以上護理人員或護士長。(4)質控標準:醫院護理質量考核標準,結合??茦藴?。(5)質控內容:責任制護理、病區管理、特一級護理、基礎護理、感染管理、急救器材、護理文書、規章制度共8項。(6)質控方式:紙質版床邊質控。(7)問題匯總與反饋:質控護士或護士長將問題當面反饋給責任人,由責任人逐項分析原因,提出改進措施。當日質控結束后,質控護士總結上周存在問題及改進情況,收集責任組長匯總的上周責任制護理存在問題,結合共性問題,與護士長商討,制定本周工作重點,并記錄在質量持續改進本上。周二晨會通報質控結果,強調本周工作重點。(8)跟蹤驗證:每周一由質控護士或護士長追蹤上周存在問題及改進情況。

1.2.3 質量匯總小結 每月底召開全體護士會議,由各質控組長反饋本月存在問題與改進方案,下月實施并追蹤。護士長將紙質版檢查結果逐條錄入護士長手冊,每名護士考評分由單次成績相加計算均值后錄入。

1.3 基于信息化平臺的護理質控方法

1.3.1 質控方式及反饋 與傳統護理質控方法在時間、地點、人員、標準、內容方面保持一致,僅在質控方式及反饋方法上有所區別。采用護理管理信息系統質控后,兩個責任大組各自建立“質量評價反饋改進微信群”。在責任組長進行日質量督導后,將共性問題通過文字、照片、視頻等反饋到微信群,本組護士各抒己見,提出改進措施,組長負責追蹤。在周專項質量督查時,質控護士或護士長手持IPAD,按標準現場逐條檢查后將存在問題反饋給當事人,并錄入平板電腦,由平板電腦根據問題條目自動計算分值。質控完成后,質控護士登錄電腦端,通過系統計算每個質量版塊分值、達標率及問題發生數,并生成圖表,責任人可按層級、職稱匯總打印。質控護士將匯總表中的共性問題整理拍照發至微信群,問題當事人可在72小時內登錄系統查看并分析原因,制定改進措施,護士長現場檢查執行情況,落實后點“整改完成”,形成閉環。如果責任人未及時填寫分析,系統會使用紅色顯示“未整改”自動提示該流程未完成,護理部在后臺可查看科室質量檢查及整改完成情況,必要時給予提醒。

1.3.2 質量匯總小結 月底全體護士會上,由文書秘書(N0、N1級護士輪流擔任)整理本月晨會、微信群傳達的問題及改進措施,錄入電子版,打印后組織全體護士學習,確保信息無遺漏。文書秘書將調取的8個質量版塊存在的問題數、達標率、次均問題數及與前3個月的數據對比,打印交由護士長及各質控組長進行分析,在全體護士會上通報,并將系統顯示發生率最高的問題作為下一月質量改善主題。月底護士長登錄護理管理信息系統書寫護士長手冊,進入一級質控自查匯總表可直接導入平板電腦質控結果,護理人員綜合考評頁面也可根據平板電腦質控結果自動計算每名護士的考評均分。

1.4 評價方法

對實施前后護士對質控信息的知曉速度、8個質量版塊周專項質控打分成績進行統計,對護士長手冊中一級質控自查匯總及護士考評均分錄入時間進行比較。同時,采用醫院住院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問卷對實施前后患者滿意度進行評價。統計顯示,實施前后病區在收治患者數、護理人力等方面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

1.5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1)護士對質控信息知曉速度。實施后護士知曉速度明顯優于實施前(P<0.001),見表1。

組別次數(次)責任制護理病區管理特一級護理基礎護理感染管理急救器材護理文書規章制度實施前2497.36±0.5197.50±0.5597.50±0.6497.41±0.5696.82±0.5598.96±0.6396.63±0.6197.18±0.40實施后2499.02±0.3698.95±0.3099.23±0.3199.20±0.2999.10±0.4099.84±0.2898.87±0.3899.15±0.18t-12.879-11.206-11.795-13.832-16.295-6.214-15.161-21.798P<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

表1實施前后護士對質控信息的知曉速度比較[名(%)]

組別護士人數(人)1天知曉2天~3天知曉實施前2210(45.45)12(54.55)實施后2221(95.45)1(4.55)χ213.211P<0.001

組別錄入次數(次)一級質控自查匯總時間護士考評均分錄入時間實施前648.67±5.7533.17±3.82實施后65.83±1.175.17±0.75t20.20416.348P<0.001<0.001

組別例數(例)滿意度實施前21097.83±5.36實施后21099.43±2.06t-4.073P<0.001

(2)周專項質控考評成績。實施后8個質量版塊成績得分明顯高于實施前(P<0.001),見表2。

(3)一級質控自查匯總及護士考評均分錄入時間。實施后錄入時間明顯短于實施前(P<0.001),見表3。

(4)住院患者滿意度。實施后住院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實施前(P<0.001),見表4。

3 討論

智慧醫療是我國衛生行業信息化發展的必然趨勢[5]。本研究將微信平臺與護理管理信息系統有機結合,在質控方法和反饋形式方面較以往有所不同,確保了質控結果反饋的及時性,提升了臨床護理工作質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管理工作更加科學、有效。

3.1 有助于提高質控信息反饋及時率

實施前,每日責任組長帶領本組成員進行質量評價,現場反饋問題并糾正,一般會存在部分護士信息不知曉、同樣問題反復出現的情況。實施后,每日將共性問題及改進措施在微信群分享,在第一時間達到了全員共享的目的,起到了警示作用,增加了質控透明度,避免了同一問題的反復出現。對于病區日質量督查、周專項質量督查發現問題,科室以提醒、督促改進、分享、警示為目的,不對護士進行經濟處罰,但對二、三級質控發現的問題,則與護士績效考核掛鉤,這種常態化檢查與發饋方式有效減少了二、三級質控缺陷發生率,使護士更易接受。同時,考慮到微信群內容多、信息量大,部分護士如未及時查看容易遺漏的情況,通過文書秘書每月匯總、整理,全體護士閱讀后簽字,有效避免了信息遺漏問題,也促進了年輕護士成長。

3.2 有助于提高臨床護理工作質量

實施前,護士長和質控護士使用紙質版檢查表進行質控,雖已附檢查標準,但由于質控信息量大,對標準把握存在明顯差異。使用護理管理信息系統進行實時質控,標準一目了然,有效減少了個體對標準認識不統一造成的差異。實施前,手工填寫質控結果,計算單項分值、達標率,容易出錯。使用護理管理信息系統后,系統自動計算分值、達標率并以統計圖表呈現,真正實現了“用數據說話”,有利于護理管理者發現問題并及時糾正。護理人員登錄系統填寫原因分析及改進措施,護士長查看工作現場確認落實后點擊“整改完成”,形成了閉環管理模式。護理部可隨時監督質控落實情況,做到了實時動態管理。通過每月系統自動匯總,便于發現突出問題,使質控常態化中有重點,解決了周質控中的棘手問題,從而有效提升了護理質量。

3.3 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蔡寶英等[6]在研究中介紹了應用護理質量評價與反饋系統,可節省檢測數據手工匯總統計時間,提高工作效率,保證質量檢測信息反饋的時效性、準確性和有效性,并提高了管理效能。護士長的工作瑣碎、細致,大量時間要用來完成護理

組日常工作記錄,如何減少其書寫工作量,是臨床始終關注的問題。實施前,每周質控結束將質控結果手工填寫至檢查單,月底將紙質版匯總,費時費力,且容易使護士長產生厭倦心理。實施后,利用IPAD現場質控,質控護士或護士長只需勾選缺陷條目進行填寫,確保了質控的客觀性、真實性,也避免了重復工作及人工計算錯誤,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了護士長的好評。

3.4 有助于提高患者滿意度

患者滿意度可以客觀反映醫療服務質量,是衡量現代醫院質量管理工作的金標準[7]。護理管理信息系統形成的PDCA閉環管理模式,有助于質量的持續改進,通過微信反饋共性問題,個人登錄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質量缺陷,在保護護士自尊心的同時也使質量問題得以有效解決。同時,護理管理信息系統通過數據提取發現敏感指標的變化情況,及時采取糾正措施加以改進,使患者滿意度得以明顯提升。

猜你喜歡
匯總護士長病區
上周全球股市情況匯總
抗組胺藥在皮膚科病區的應用現狀分析
CT室-病區一體化護理模式在CT冠狀動脈血管成像患者檢查前準備中的應用
PDCA循環法在基層新冠肺炎定點醫院隔離病區職業防護中的應用研究
常用縮略語匯總
護士長領導力現狀及培訓需求調查分析
源流2020年目錄匯總
系統抽樣的非常規題匯總
等 你
腫瘤??漆t院護士長輪崗意愿質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