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磁州窯藝術對世界陶瓷的影響

2019-10-30 03:01張璇
大觀 2019年8期
關鍵詞:磁州窯

張璇

摘 要:磁州窯白地黑花裝飾技法是中國民窯陶瓷藝術中的杰出代表,它具有鮮明的黑白對比的藝術特色,具有自由奔放的繪畫效果。它曾在古代中國引領了一種爭相模仿的時尚潮流,它不僅影響中國北方和南方大部分地區,而且對包括東亞、朝鮮半島、東南亞、西亞和非洲等地的世界陶瓷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關鍵詞:磁州窯;白地黑花;世界陶瓷

磁州窯藝術最突出的藝術特征是其強烈的黑白對比效果。它的制作工藝是在泥坯上先施白色化妝土,再在化妝土上用黑色斑化料進行繪、刻、劃,進而形成黑白裝飾圖案。人們將這種獨特的裝飾風格稱之為“白地黑花”。這種界定實際上是定位在一種視覺風格上,而非工藝范疇。這些依托在白底上裝飾有黑繪圖案的產品,在中國宋、金、元時期成為了當時產量最大、影響范圍最廣的一種民窯產品。其瓷繪風格和技藝在國內廣泛傳播的同時,亦對中國周邊國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輻射到今天的日本、朝鮮、韓國、越南、泰國等地。

磁州窯是中國最著名的民窯,它的影響范圍之廣,在中國陶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除了因為它的裝飾風格在當時非常流行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它的產品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實用器。磁州窯的藝術對周邊國家之所以能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是瓷器本身的外銷,第二是工匠的外輸。一方面,瓷器本身的外銷量巨大得益于磁州窯產品作為飲食器具(如餐具、茶具)的好用、好看與價格低廉。它的外銷渠道主要是北方陸路和水路以及南方水路三條線路。在北方,經陸路運往中亞、西亞,最遠到達歐洲。水路方面,在宋元時期經漳河、衛河、黃河入海,元明時期經滏陽河、子牙河、海河水運至天津入海。在南方,從東南地區由經海路,向東抵達朝鮮、日本,向南抵達東南亞和印度洋等地區。另一方面,熟練掌握磁州窯技藝的陶瓷工匠將他們熟知的制作和裝飾工藝直接傳到國外,并與當地的材料、工藝與民俗相結合,形成具有當地風格的陶瓷制品。

一、對朝鮮半島的影響

中國與朝鮮半島的貿易往來最早可以追溯到漢代。中國南方地區的青瓷通過水路輸送到朝鮮半島。到了唐朝,彼此經濟往來更加密切,更多的中國陶瓷產品被運往那里。宋元時期,貿易往來呈現雙向交流的趨勢。從已發表的資料來看,在19世紀后期,朝鮮半島的古墓和古遺址中就不斷出土中國陶瓷,其中包括大量的白地黑花瓷。在韓國新安地區道德島海域發現的中國元代沉船上打撈出的大量瓷器中,就包括河北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壇和白地黑花花卉紋罐,另外還打撈出白地黑花花卉和動物小盤數件。磁州窯白地黑花裝飾風格對朝鮮半島的影響在高麗青瓷鐵繪、李朝鐵繪粉青砂器、李朝官窯白瓷鐵繪和民窯白瓷鐵繪上都有體現,如圖1中的白地鐵繪魚紋缽。高麗青瓷鐵繪產生于11世紀后半期,它是在瓷胎上用鐵釉描繪圖案紋飾,然后掛上透明的青瓷釉燒制而成。李朝鐵繪粉青砂器是在灰色或灰黑色的坯胎上先施白色化妝土進行裝飾,然后用濃重的鐵釉畫出花紋,再罩以透明釉或淡灰青釉。李朝中期的白瓷鐵繪是在白瓷胎上用含鐵較高的顏料繪制紋飾,再施透明釉高溫燒成。無論從制作工藝,還是從裝飾效果上,我們都能從中看到磁州窯的影子。在談及中國白地黑花裝飾技法和風格對朝鮮半島產生的影響時,一些學者認為,被日本人稱為“繪高麗”的瓷器,受到中國白地黑花瓷的影響,但對于“繪高麗”并未進行清晰解釋。一些學者認為它是指高麗青瓷鐵繪,另一些認為它是指古時高句麗的一種白釉黑花陶瓷器,也有學者認為,它是鐵銹花的別名,還有人認為,它其實是從中國經朝鮮運往日本的中國產的白地黑花瓷,而并非是朝鮮生產的瓷器。

二、對日本的影響

日本的瓷器發展受到了中國和朝鮮的巨大影響。根據文獻材料,早在中國唐代,就有中國和朝鮮的陶工東渡日本建窯,燒造陶瓷。在日本的廣島縣福山、滋賀縣大津、福井縣發現的多個遺址均出土過白地黑花風格的瓷片。在九州島福岡市修建地鐵時,出土了約十萬中國瓷片,其中有不少白地黑花。近年來,在日本的東京、京都、熊本、山口等地也發現大量磁州窯型白地黑花外銷瓷產品與瓷片標本。

白地黑花裝飾風格通過高麗人傳到日本,日本民族將這種奔放、質樸、清新、明快的裝飾風格和化妝土運用、刻劃花、鐵銹花裝飾等制瓷技法融入本民族制瓷活動,創作出了具有日本民族古樸風格的陶瓷制品,如著名的繪志野和繪唐津,如圖2中的繪唐津蘆紋壺。

三、對泰國的影響

中國陶瓷在宋元時期不僅運銷暹羅(今泰國),而且據暹羅史記載,在1300年(元大德四年)暹羅遣使第二次朝貢中國,返回時從中國帶回不少瓷器和華北陶工。這些陶工在泰國素可泰(Sukhothai)、宋加洛(Shrisajjanalaly)等地建窯生產中國風格的陶瓷,其中就包括為數不少的白地黑花風格的產品。被日本人稱為宋胡錄(宋加洛的諧音)的以鐵繪圖案化裝飾為特征的陶瓷制品,就是汲取中國白地黑花繪瓷技藝后形成的具有泰國民族風格的作品。

四、對越南的影響

中國在宋、元、明時期稱越南為安南,直到19世紀才稱其為越南。12世紀,安南興建了許多陶窯,到14世紀,陶瓷有了極大的發展,成為其陶瓷發展的重要歷史時期。由于學習、模仿中國的陶瓷生產,安南出現了一種模仿中國白地黑花(褐花)裝飾風格的裝飾手法,它是在一種淡黃色的瓷胎上先施一層白色化妝土,然后用鐵銹花裝飾,最后整器罩上透明釉。日本長谷部樂爾先生甚至提出在12-13世紀,安南就生產過一種在化妝土上繪黑花紋樣的陶瓷制品,說它與磁州窯白地黑花制品頗為相似。越南在14世紀后期所仿元代的青花瓷器和白地繪黑花瓷器,無論在造型、花紋上均十分相似,幾乎與元末明初之作難以區分。因而后來有些竟取代了中國瓷器向中東各國輸出。在15世紀時,越南還曾聘請中國陶瓷技工赴越南傳授制瓷技藝。

除了上述國家外,在中亞、西亞、東非的一些國家還出土了不少中國生產的白地黑花瓷,在亞洲、美洲、歐洲的許多博物館中也大量收藏有磁州窯產品,這些都充分證明中國的白地黑花裝飾風格對世界陶瓷發展產生過巨大影響,在世界陶瓷歷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磁州窯白地黑花瓷自宋至今,歷經千年,仍生生不息。在中國陶瓷史上,它描繪出別具一格的藝術風貌。從其產生到宋金元時期的鼎盛,它既繼承和吸收了中國陶瓷的優秀傳統技藝,又為豐富陶瓷裝飾藝術做出了杰出貢獻。在中國傳統陶瓷藝術的漫漫長河中,匯入了一股自然清新、生動豪放的支流。它來自民間,充滿生機,蘊含了最豐富的生活體驗,散發著最強烈的民族情感。它所勾勒出的蔚為大觀的歷史面貌使我們驚嘆,它無愧于民窯的杰出代表,對中國陶瓷,乃至世界陶瓷發展都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馮先銘.泰國、朝鮮出土的中國陶瓷[J].中國文化,1990(1).

[2]胡德智,萬一.燦爛與淡雅:朝鮮·日本·泰國·越南陶瓷圖史[M].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1999.

[3]馮先銘.南朝鮮新安沉船及瓷器問題探討[J].故宮博物院院刊,1985(3).

作者單位:

中華女子學院

猜你喜歡
磁州窯
師法自然,造物天成
磁州窯嬰戲紋成因分析研究
淺談磁州窯瓷枕的裝飾藝術
磁州窯嬰戲紋研究
元代磁州窯裝飾紋樣的民俗特征
從磁州窯瓷枕看宋代民俗文化
黑與白的藝術——磁州窯白地黑花瓷枕
淺談宋金元時期磁蘭窯仿燒工藝的發展
宋金耀州窯及磁州窯嬰戲紋對比研究
元代磁州窯的“梨花白”酒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