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媒”時代下的播音主持藝術“新觀”

2019-10-30 03:01韓瑞鈺
大觀 2019年8期
關鍵詞:人工智能大數據

韓瑞鈺

摘 要: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出現、發展以及普及,在播音主持行業,一方面,人工智能展示著它的魅力與能力;另一方面,播音主持藝術面臨著技術浪潮的沖擊與挑戰。新媒體發展日新月異,“智媒”時代正在到來,在這個越來越智能化的時代,播音主持行業又該走向何方,該如何面臨挑戰,抓住機遇?文章將淺談“智媒”時代下的播音主持藝術“新觀”,探索播音主持藝術的“破”與“立”,以及未來播音主持藝術的發展。

關鍵詞:人工智能;播音主持藝術;大數據

人工智能,作為新一輪技術革命的產物,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已經逐漸普及,但仍存在不少的爭議。近年來,在播音主持行業,人工智能這一新事物也正在逐漸融入。面對人工智能這一新事物,我們應該以科學辨證的態度看待它,既不盲目地全盤接受,又不墨守成規,統統拒絕。應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科學運用,努力構建一個“人機共處”的和諧環境,為播音與主持行業贏得新時代的發展機遇,增添活力。

一、傳統的播音主持藝術的優點

(一)語言的藝術美

播音主持作為一門語言藝術,無論是從播音員、主持人的聲音、語氣還是語言運用來說,極具藝術美。好的播音員和主持人往往能為聽眾帶來美好的享受。審美能力是播音主持藝術專業必須具備的能力。藝術的審美能力是人類的一個獨特特征,這是人工智能無法掌握的。人工智能只是一臺冰冷的機器,在藝術美學中,它永遠趕不上具有靈魂溫度的人類。[1]

(二)人文關懷的人性美

人工智能是一種機器,沒有人類特有的情感,不能與人產生共鳴。就廣播主持行業而言,播音員和主持人不僅是信息的傳遞者,還是人文關懷的給予者。在這個越來越需要人文關懷的社會,播音主持就扮演著這樣的角色。[2]試想在國家發生重大事件時,沒有播音員抑揚頓挫的語氣,鏗鏘的語言,僅僅有人工智能永恒不變的單調語氣,你還會有興趣聽下去嗎?還會產生情感的共鳴嗎?

(三)個性化的表達

播音主持不是簡單地說話、傳遞信息,不僅需要具備深厚的知識儲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健全的人格素養,還需要具有藝術審美。在我們的記憶中,總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播音員和主持人,他們有著高超的語言運用能力,更有自己主持的風格與獨特個性。例如端莊大方的董卿,穩重大氣的康輝,“段子手”朱廣權,活潑開朗的何炅,博學風趣的汪涵,他們都有自己不可模仿的特點,通過個性化的表達獲得人們的喜愛,這是人工智能所不能替代的。[3]

二、人工智能的優點

(一)準確性

人工智能通過對人的意識、思維的信息過程的模擬達到智能效果。一般來說,如果程序不出錯,人工智能幾乎是不會犯錯的,這對于播音主持的嚴謹性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傳統的播音員和主持人畢竟不是機器,會出現口誤的情況,有些時候會對事件和信息的傳遞產生不好的影響,會誤導聽眾和觀眾。因此采用人工智能可以使信息傳遞準確無誤減少報道失誤提高報道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二)高效率

人工智能可以二十四小時全天候工作,在處理突發事件時,在一定的算法指導下, 人工智能的新聞撰寫速度和準確率往往也比較高。[4]比如剛發生地震的災區、戰爭前線等特殊情況下的新聞報道,人工智能很有優勢。即使事件突發或發生在深夜,人工智能也能第一時間對新聞進行處理和報道。同時人工智能可以做到多任務處理,即在多個新聞報道任務下,仍能準確快速地分析報道,有效地節省了人力和時間,做到高效率。

(三)大數據驅動

人工智能有強大的大數據驅動,即在數秒內對海量的數據進行搜集和分析。在播音主持領域,播音員和主持人需要及時收到各種反饋,其他播音主持工作也需要大數據支持,及時了解觀眾的意見,以便更好地開展工作。體育賽事節目、天氣預報、財經類節目以及交通類節目都是需要大量的數據搜集以及整理,人工智能能實現全方位的信息數據分析和整理工作,因此,采用人工智能,可以使播音主持行業更加多元化的發展,也能夠讓觀眾的心聲得到反饋,讓觀眾的意見和問題得到解決。

三、辯證看待,綜合運用

(一)人工智能在播音主持行業運用現狀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建立全媒體傳播格局,提出“探索將人工智能運用在新聞采集、生產、分發、接收、反饋中,全面提高輿論引導能力”。對于播音主持行業來說,人工智能已經取代了一些從業者,比如,如今越來越多的“聽書”產品進入受眾的生活,用戶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聲音,如大氣磁性康輝版、舌尖上的中國李立宏版等。在2017年5月,微軟小冰作為《異想天開》的主持人利用大數據為投資者和創業人分析出匹配度;不久之后,她還化身“助理主持人”登上《非你莫屬》,為求職者們助力。這些例子無不說明了人工智能為播音主持行業帶來的改變。

(二)人機和諧共存

人工智能與人類播音員、主持人各有千秋,善于綜合運用二者的優點,才能使播音主持行業獲得更好的發展。對于人工智能,我們可以運用它強大的算力、學習力、記憶力、持久工作力來彌補人類在這些方面的短板,將它塑造為一個得力助手、干將。[5]例如,一些基礎信息及新聞的通報和報道,完全可以用人工智能代替播音員和主持人,不僅可以減少播音員和主持人的工作量,還可以提高報道的效率和準確性。一些播音主持的幕后工作也可以交給人工智能,利用人工智能的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對于節目信息進行分析和反饋,得出更科學的結論,更好地改進工作,服務觀眾。對于人類播音主持工作者來講,他們有更多的時間體現人文關懷的內容,提高新聞報道和節目主持的內涵和質量,使人們感受到情感的共鳴,感受到播音主持的魅力。

四、“智媒”時代下播音主持人才的培養意見

(一)培養播音主持人才的多種素養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各種需求日益增長,對于播音主持專業人才的要求也逐漸增多。在“智媒”時代下培養的播音主持人才必須具備多種素養。第一,培養播音主持人才的專業素養。在這個缺少人文關懷的時代,人們十分看重播音主持人才的素養和氣質,在培養基礎的播音主持技能的同時,還要提高播音主持人才在文化、科學等方面的素質,從而在播音主持中展現播音主持人才的風采,更好地展現播音主持的魅力,給觀眾留下良好的印象。第二,培養播音主持人才的互動能力。在“智媒”時代的大背景下,人類播音員和主持人與人工智能互動已是大勢所趨。創新播音主持的形式,培養播音主持人才與虛擬的人物進行互動的能力,可以使播音主持效果更加自然有趣,也可以使觀眾對播音主持的內容更加感興趣。第三,注重個性化培養。每一個知名的優秀播音主持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觀眾正是因為其獨特的主持風格而對其印象深刻?;ヂ摼W已經賦權了每個人更多的平等的權利,因此受眾的口味將更加挑剔,他們需要的是能引起其共鳴的有辨識度的個體有個性的表達。[6]因此,培養播音主持人才的個性,拒絕千篇一律的主持風格,對于吸引人們的關注,展現播音主持人才的風采具有很大的幫助。

(二)采取多種方式多元化培養

在如今的時代,科技更新越來越快,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播音主持人才的培養也不應該拘泥于傳統的授課教學方式,應該給予播音主持人才多種多樣的實踐機會,鍛煉播音主持人才的臨場發揮能力、控場能力以及各方面的綜合能力。所謂“實踐出真知”,播音主持人才也需要“百煉成鋼”。此外,播音主持人才經常會出現短缺的現象,在互聯網時代,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從網上獲取資源,尋找合適的播音主持人才,讓播音主持專業更開放,只要有播音主持的天賦或興趣,都可以嘗試進入這個行業,為播音主持行業增添活力。

五、“智媒”時代下播音主持藝術未來的展望

人性化的智能技術處于計算機技術發展的前沿,該技術研究的理論和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將決定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方向。[7]如今,人工智能研究的許多成果已經走進尋常百姓的生活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人工智能。在未來融入人工智能技術的新媒體行業特別是播音主持行業將具有非常強大的生命力,人工智能與原有主流傳播形式共生共存。對于播音主持行業來說挑戰和機遇并存。對于一些播音主持人才來說他們的工作很可能會被人工智能取代這是一個殘忍的事實但也是順應時代的發展。對于播音主持藝術以及播音主持這個行業來說人工智能的加入是一種積極的改變可以大大提高播音主持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充分向觀眾展現播音主持的魅力吸引更多人加入播音主持行業使整個行業煥發生機與活力。人工智能技術給內容的傳播和制作帶來了創新,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激發和喚醒了播音主持行業的觀念更新和升級,也給傳統的主持行業帶來了挑戰。為了未來的發展,播音主持行業必須不斷地探索,找到未來的發展道路。[8]

六、結語

人工智能在目前也存有爭論,在“智媒”時代下,媒體行業包括播音主持行業都面臨著挑戰。面對新事物,我們應該采取辨證的態度去看待,不能只看到它的挑戰,更應抓住機遇,迎難而上,積極面對。同時,人工智能的出現,更加激勵了播音主持人員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尋求自身播音主持個性和自身價值,及時做出積極的改變,實現與人工智能和諧的相處,互相促進。這樣的態度才能更好地發揮人工智能的優點,并將其加以利用和放大,為播音主持藝術和播音主持行業帶來更多的活力和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曹淋杰.人工智能為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帶來的新思考[J].傳媒論壇,2019(1):87.

[2][3]馬新新,劉欣瞳.人工智能環境下播音主持行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J].視聽,2019(3):114-115.

[4]徐陽.人工智能視野下主持傳播的創新發展[J].視聽界(廣播電視技術),2019(1):116-119.

[5]張志剛.“智媒”時代下的播音主持藝術“新觀”[J].視聽,2019(3):104-105.

[6]鄧佳煜.人工智能時代新型播音主持專業人才培養路徑探析[J].視聽,2019(3):233-234.

[7]李穎.人工智能技術在播音主持領域的應用[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8(11):80-82.

[8]朱林園.人工智能技術在播音主持領域的應用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8(22):241,253.

作者單位:

山東師范大學

猜你喜歡
人工智能大數據
人工智能之父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與就業
數讀人工智能
大數據環境下基于移動客戶端的傳統媒體轉型思路
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設研究
下一幕,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數據+輿情:南方報業創新轉型提高服務能力的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