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肮そ尘瘛迸嘤谌胄@文化建設的實踐研究

2019-10-30 03:01陳燕妮
大觀 2019年8期
關鍵詞:校園文化建設工匠精神高職院校

陳燕妮

摘 要:高職院校加強對學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既是學生綜合素養提升、學校人才培養質量提升、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也是高職生積極適應社會、有效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藝術設計類高職院校肩負培養高素質藝術設計人才的使命。校園文化育人作為十大育人體系之一,對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學校將“工匠精神”培育有效融入校園文化建設,通過將“匠德”融入校園物質文化、“匠心”融入校園精神文化、“匠規”融入校園制度文化、“匠術”融入校園活動文化四個方面,積極探索“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效路徑,引導學生在思想上意識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強化對“工匠精神”實質的認同,切身感受“大國工匠”的精神品質,積極踐行“工匠精神”,助推“中國制造2025”強國戰略的實現。

關鍵詞:“工匠精神”;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

一、高職院?!肮そ尘瘛迸嘤谌胄@文化建設的可行性

2016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大力弘揚“工匠精神”。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要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2019年,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指出,把發展高等職業教育作為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和培養大國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這表明在新的社會歷史形勢下,國家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將人才培養擺在最重要的位置。職業院校肩負著培養“大國工匠”的歷史使命,加強對學生“工匠精神”培育是當前職業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那么,高等職業院??梢酝ㄟ^哪些途徑來有效培育學生的“工匠精神”呢?

教育部印發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文件明確提出文化育人質量提升體系。校園文化育人是思政教育的十大育人體系之一,對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校園文化是職業院校育人的主要陣地,校園文化建設是職業院校培育學生“工匠精神”的有效平臺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開展形式多樣、健康向上、格調高雅的校園文化活動。將“工匠精神”培育有效融入校園文化建設既可行且必要。此舉能夠充分發揮校園文化育人的功能,通過格調高雅的校園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陶冶學生情操,滋養師生心靈,涵育師生品行,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學校人才培養水平,為“中國制造2025”強國戰略的實施提供強有力的人力支撐。

二、高職院?!肮そ尘瘛迸嘤谌胄@文化

建設的現狀

校園文化育人是十大育人體系之一,許多高職院校已經意識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意識到校園文化育人對學生職業素養培育的有效性。一些高職院校依托校園文化載體開展了對學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實踐研究。賈洪巖、劉惠娟在《工匠精神培養與高職校園文化建設融合育人機制研究》中提出從加強教風學風建設、開展特色活動、引入非物質文化等六個方面進行融合的育人機制[1];李慧萍在《論工匠精神與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融合——以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中指出用“工匠精神”的內涵實質指導高職校園文化建設[2];曾海賓在《融合工匠精神的高職校園文化CI體系構建》中提出運用CI理論打造以工匠精神為核心價值理念的校園文化理念識別系統(MI)、行為識別系統(BI)和視覺識別系統(VI) [3]。由此可見,高職院校已經開始高度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對學生職業素養培育的影響,紛紛采取相應的措施。但是,目前高職院校校園文化活動對學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存在一些不足:校園文化活動重形式、重造勢,對學生的思想引領高度不夠;學校文化活動項目多,“工匠精神”融入度不夠,導致學生體驗參與投入度不夠;學生自身思想覺悟不夠,綜合素質有待提升;學校校園文化活動品牌特色不鮮明,沒有充分發揮學校專業特色的優勢等。如何充分發揮學校的專業優勢,打造品牌特色校園文化,將“工匠精神”的精神實質有機融入校園文化內涵建設,真正使學生通過參與校園文化活動提高綜合素養,有效培育學生的“工匠精神”,這是值得深思的。

三、高職院?!肮そ尘瘛迸嘤谌胄@文化建設的實踐

為了充分發揮校園文化育人的功能,學校借助藝術專業的優勢,通過“匠德”融入校園物質文化、“匠心”融入校園精神文化、“匠規”融入校園制度文化和“匠術”融入校園活動文化四個方面,積極探索“工匠精神”有效融入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效路徑。具體實踐如下:

(一)“匠德”融入校園物質文化

《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指出,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堅持育人為本,突出以誠信、敬業為重點的職業道德教育?!肮そ尘瘛笔且环N職業精神,它是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品質的體現,是從業者的一種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肮そ尘瘛卑◥蹗従礃I、精益求精、執著專注、創新等方面的內容。學校將“工匠精神”的職業道德融入校園物質文化建設,如在宿舍、宿舍走廊、教室、工作室、藝術工場、體育館等場所,廣泛宣傳“工匠精神”,營造富有藝術氣息的濃厚氛圍。充分利用重大節日,如五一勞動節、十一國慶節等,發揮藝術設計院校的優勢,采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將“工匠精神”的核心內容展現給學生,讓學生從學校的客觀物質文化中感知到“工匠精神”的品質。此外,學校還可充分發揮網絡思政體系的作用,線上依托世界大學城“空間勵志園”“易班”網絡平臺以及團委微信公眾號等載體,采用“線上線下”“靜態與動態”展示相結合的方式,將蘊含“工匠精神”的元素呈現在學校的硬件環境、軟件環境中,廣泛宣傳“工匠精神”的思想理念,將“工匠精神”的崇高品德融入校園物質文化建設,讓學生從學??陀^的物質文化中深切感受“工匠精神”,在思想意識形態上意識到“工匠精神”這種品德的重要性,自覺將“工匠精神”作為自己的精神品質和價值追求。

(二)“匠心”融入校園精神文化

精神實質是校園文化的內核,校訓就是學校精神文化的高度濃縮,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結合“致用致美”的校訓,將精益求精、致用致美的職業追求融入學校的校風、班風和學風建設中,如開展“匠心獨運,我是非遺傳承人”主題演講、“獨具匠心,做自己的領航人”主題班會、賞析《大國工匠》等電視節目等活動,使學生在思想上高度認同“工匠精神”,在心中播下“匠心”的種子,使“工匠精神”浸潤學生的心靈。無論是非遺湘繡技藝傳承、陶瓷設計,還是傳統服裝設計、環藝設計、現代首飾設計、電商設計等,都引導學生在藝術的道路上堅守匠心,在心靈種下真善美、追求卓越的種子,使學生潛心鉆研,努力打造匠心品質的藝術作品。

(三)“匠規”融入校園制度文化

高職藝術類專業的學生思維活躍,崇尚自由,個性鮮明,追求新意。為了滿足學生個性化的需求,激勵學生設計出具有匠心品質的藝術作品。學校建立了科學有效的校園制度作為強有利的保障措施。學校將“工匠精神”嚴謹細致、敬業奉獻、精益求精、專注、創新等現代行業企業標準,納入到學生管理、綜合素質考評等校園文化制度建設中,如制定學生成長發展規劃、建立第二課堂成績單、試行操行分考評等,科學評價、客觀考核、綜合評定學生的行為表現,激勵學生自覺遵行“工匠精神”的高標準。同時,學校還將優秀企業文化的管理制度融入到校園文化制度建設中,如將知名品牌服裝設計公司、廣告公司、湘繡企業等企業制度引進學校,建立暢通的校企合作機制。一方面,邀請知名企業的專家來學校講座,另一方面,帶領學生走進企業實習學習,直接對接企業,引導學生自覺踐行“工匠精神”。

(四)“匠術”融入校園活動文化

學生對“工匠精神”在思想上有了認知,但關鍵是要落實到行動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非常有助于培育學生的“工匠精神”。目前,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從以下幾個方面將“工匠精神”培育有機融入了學校特色校園文化活動:一是將“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學校非遺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承載著高超精湛的技能技藝,也沉淀著民族文化基因和價值信仰,是社會得以延續的命脈。學校致力于湖湘特色非遺保護傳承,融非遺技藝傳承與“工匠精神”、創新精神培育于一體,將湖湘非遺文化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以“工匠精神”為引領,傳授非遺技藝,培育工匠品質。學校開設了湘繡、陶瓷、雕刻、民族服飾等非遺專業,引進了劉愛云、黃永平、劉宗凡等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建立大師工作室、非遺實踐工作坊和非遺實踐基地,成立非遺藝術社團,形成了“非遺進校園、技藝進專業、大師進課堂”的非遺教育體系,搭建了培育工匠品質的平臺。學校還積極對接本地中小學和社區,開展“湖湘非遺進中小學、進社區”等非遺文化普及活動,帶領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志愿服務。學生通過切身體驗,領悟非遺精湛技藝背后蘊含的精神品質[4]。二是將“工匠精神”培育融入院系學生特色成長輔導。四系一院全部建立了特色成長輔導室,其中思想引領輔導方向就特別注重對學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輔導室的教師定期開展專題輔導,加強對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及時幫助學生解決思想的困惑。三是將“工匠精神”培育融入職業素質拓展訓練?!肮そ尘瘛笔菍W生在職業道路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核,學校大學生成長發展中心和雙創學院,高度重視學生的職業素質發展,通過開展“創業SYB培訓”“Best團隊打造”“雙創型人才職業心理素質拓展”訓練,采用互動體驗式學習、小組學習等方式,引導學生通過體驗參與活動來提升自身的職業素質。四是將“工匠精神”融入學校一年一度的社團文化藝術節和校園文化藝術節?;顒訃@“工匠精神”主題,發揮學生的專業特長,開展宣傳畫征集、手繪比賽、書法大賽、主題演講等活動,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各類活動,在活動中參與,在參與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長。學生通過體驗參與,真正做到將“工匠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高職院?!肮そ尘瘛迸嘤谌胄@文化建設的成效

學校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夠讓學生的眼界更寬、視野更廣、站位更高,讓學生既掌握了熟練的專業技能,又能積淀良好的文化底蘊。近年來,學校將“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學校人才培養質量得到明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升,畢業生就業率高,還涌現出了一批專業領域的能工巧匠。如曾就讀于陶瓷專業的畢業生譚子林,專攻拉坯技能,在2018年湖南省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大會上,被省總工會授予“湖南省五一勞動獎章”和“湘瓷優秀工匠”稱號。湘繡畢業生吳晶慧、劉艷冰等人因在“湘字號”傳統技藝工匠競賽中表現突出,由省總工將會授予“湖南省五一勞動獎章”和“湘繡優秀工匠”稱號。學校成功立項全國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等省級以上思政項目30余項,學校榮獲湖南省就業創業一把手工程“優秀單位”、湖南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益陽市“五四紅旗團委”等榮譽稱號。

五、高職院?!肮そ尘瘛迸嘤谌胄@文化建設的思考

(一)濃厚校園文化氛圍是培育“工匠精神”的沃土

良好的環境是萬物蓬勃生長的根基,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是厚植“工匠精神”的沃土。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工匠精神”,對現代藝術產品研發、工藝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高職院校特別重視學生技能的培養,往往輕視了對學生素質的提升。在今后對學生“工匠精神”的培育過程中,一方面,學校要充分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功能,堅定學生的文化自信,引導學生樹立“工匠精神”的榜樣,對職業保持敬畏、追求卓越的態度,對自身工藝設計保持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的精神。另一方面,要充分借助現代化的信息手段,結合現代工藝特色,營造青春活力、積極陽光的校園文化氛圍,吸引廣大青年學生積極參與,在參與互動中受到熏陶、啟發,而且會努力踐行 。

(二)強化思想價值引領是培育“工匠精神”的種子

高職藝術院校是培養德藝雙馨藝術設計人才的搖籃,是培育藝術類“大國工匠”的主要陣地。而00后的學生自我意識強、受到多元價值觀影響,思想容易出現波動。因此,高職院校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價值引領顯得尤為重要。課程思政是加強學生思想引領的有效途徑之一,無論是專業教師,還是管理工勤人員,全體教師員工都應該加入到學生思想引領的隊伍。既要自身以身作則,踐行“工匠精神”,又要引導廣大學生熱愛勞動,崇尚美德,講究創新,追求卓越,使學生在課內課外學習、課上課下活動中都深切感受現代職業的標準,思想上高度認同“工匠精神”的重要性,自覺養成規范的操作流程,嚴謹守正、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激發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

(三)打造特色校園品牌是培育“工匠精神”的營養液

創新是發展的動力源泉,如何凸顯學校特色是一個學校不斷創新發展的動力。當前,國家在積極開展高水平職業院校群體和高水平專業群建設,正是高職院校進一步發展的良機。學校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堅定文化自信,在傳統工藝美術、非遺傳承保護方面彰顯特色,將傳統文化與人才培養、藝術創作、校園文化活動等有機融合,致力非遺保護傳承創新,培育湖湘文化非遺傳承人。為了更好地培育“工匠精神”,學校還要進一步挖掘其他專業特色,開展更加富有特色的校園文化活動,將“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校園文化的每一個院系、每一位師生、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

弘揚和發展“工匠精神”是新時代社會發展的需要。中國要崛起為真正的制造強國,必須高度重視高技能知識人才隊伍的培養和建設[5]。 弘揚和發展“工匠精神”也是新時代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高職院校將“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是非常有效的舉措,為了凸顯成效,學校還需要積極主動對接社會需求,將“工匠精神”貫穿于教育的全過程,構建立體多維的“工匠精神”文化體系,培育一批批新生代“大國工匠”。弘揚和發展“工匠精神”也是新時代大學生的使命,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思想覺悟,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做到知行合一,積極推進我國偉大工程建設,為“中國制造2025”強國戰略的實施努力奮斗。

參考文獻:

[1]賈洪巖,劉惠娟.工匠精神培養與高職校園文化建設融合育人機制研究[J].改革與開放,2018(10):141-142.

[2]李慧萍.論工匠精神與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融合:以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機械職業教育,2016(12):52-54.

[3]曾海賓.融合工匠精神的高職校園文化CI體系構建[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7(5):63-68.

[4]余克泉.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傳藝養德,培育湖湘非遺新傳人[N].中國教育報,2018-10-30(9).

[5]王子山.高職院校創建工匠精神校園文化的幾點思考[J].職業,2017(25):102-103.

作者單位: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猜你喜歡
校園文化建設工匠精神高職院校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探析
弘揚雷鋒精神與轉型期高校校園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校園文化建設在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德日“工匠精神”,中國怎么學
政府官員也需要“工匠精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