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鮮美貝類可能暗藏毒素

2019-10-30 12:13
食品與生活 2019年8期
關鍵詞:赤潮主要癥狀染毒

貝類本身不產毒,有毒藻類是元兇貝類本身不產生毒素,但如果其攝食了有毒藻類或與有毒藻類共生,就可能會在體內蓄積毒素,形成貝類毒素。貝類毒素無色、無味,在貝類體內呈自由或結合狀態,主要存在于其消化器官中。神奇的是,貝類毒素對貝類無害,但人如果食用了染毒的貝類,貝類毒素便會在人體內迅速釋放從而導致中毒。

不同貝類對貝類毒素的富集、代謝和排除能力存在很大差別,貝體內毒素含量存在明顯的地域性和季節性差異,尤其是當有毒“赤潮”發生時,貝類體內更易富集毒素。最近幾年的高危貝類主要是貽貝(又叫“海虹”“淡菜”等),其次是牡蠣、扇貝、蛤蜊等濾食貝類。

常見四類貝類毒素,均無特效治療藥根據中毒癥狀的不同,可將常見的貝類毒素分為四類,即腹瀉性貝類毒素、麻痹性貝類毒素、神經性貝類毒素和記憶缺損性貝類毒素。目前,我國貝類毒素中毒事件主要以腹瀉性和麻痹性貝類毒素為主。

腹瀉性貝類毒素中毒的主要癥狀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

麻痹性貝類毒素中毒的主要癥狀為口唇刺痛和麻痹,并擴散至面部、脖子、肢端,伴有頭痛、眩暈、嘔吐、腹痛、腹瀉等,嚴重者會停止呼吸、窒息死亡。

神經性貝類毒素中毒的主要癥狀為肌關節無力、冷熱感覺顛倒、說話吞吐困難等。

記憶缺損性貝類毒素中毒的主要癥狀為頭暈、眼花、短期記憶功能喪失。

目前,這四類貝類毒素引發的中毒均無特效的治療藥物。

預防是關鍵貝類毒素不會使貝體發生肉眼可見的變化,因而并不能通過顏色和氣味來判斷其是否已染毒。

煎炒、水煮、高溫、高壓等常用的烹飪方法也不能完全破壞貝類毒素。所以,預防和及時對癥治療是減輕貝類毒素危害的主要方法。

通過正規渠道采購水產品盡量去正規超市或市場購買貝類。沿海地區的居民不要在有毒赤潮(海洋中某些有毒浮游藻類在一定條件下暴發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的一種海洋生態異?,F象)預警期間“趕?!贝驌苹虿墒澈.a品,平時也不要在排水口(如電廠冷凝水、生活污水)附近海域采集、捕撈海產品。

食用時留心,有癥狀及時就醫食用貝類時要去除消化腺等內臟,一次不宜吃過量。食用后如出現惡心、嘔吐、腹瀉、四肢肌肉麻痹等癥狀,要立即就醫。

猜你喜歡
赤潮主要癥狀染毒
豬傳染性腹瀉的發病特點、主要癥狀與防控措施
大生產
香煙煙霧染毒改良方法的應用*
染毒的臍帶
中國勁酒緩解腎陽虛證患者主要癥狀的臨床觀察
PM2.5毒理學實驗染毒方法及毒理學效應
揭秘韓國流
征子與引征
揭秘韓國流
揭秘韓國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