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行合理運輸的路徑分析

2019-10-30 17:32范慧敏唐若菲
科學與財富 2019年30期

范慧敏 唐若菲

摘 要:由于運輸是物流中最重要的功能要素之一,物流合理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運輸合理化。本文主要闡述了為何要進行合理運輸,分析了影響合理運輸的要素及不合理運輸的表現形式,提出了合理運輸的路徑。

關鍵詞:合理運輸;不合理運輸;合理運輸要素

一、運輸合理化的作用

1.合理組織貨物運輸,有利于加速社會再生產的進程,促進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地發展。按照市場經濟的基本要求,組織貨物的合理運輸,可以使物質產品迅速地從生產地向消費地轉移,加速資金的周轉,促進社會再生產過程的順利進行,保持國民經濟穩定、健康地發展。

2.貨物的合理運輸,能節約運輸費用,降低物流成本。運輸費用是構成物流費用(成本)的主要部分。物流過程的合理運輸,就是通過運輸方式、運輸工具和運輸路線的選擇,進行運輸方案的優化,實現運輸合理化。運輸合理化必然會達到縮短運輸里程,提高運輸工具的運用效率,從而達到節約運輸費用、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

3.合理的運輸,縮短了運輸時間,加快了物流速度。運輸時間的長短決定著物流速度的快慢。所以,貨物運輸時間是決定物流速度的重要因素。合理組織運輸活動,可使被運輸的貨物在途時間盡可能縮短,實現到貨及時的目的,因而可以降低庫存商品的數量,實現加快物流速度的目標。因此,從宏觀角度講,物流速度加快,減少了商品的庫存量,節約了資金占用,相應地提高了社會物質產品的使用效率,同時也利于促進社會化再生產過程”。

4.運輸合理化,可以節約運力,緩解運力緊張的狀況,還能節約能源。運輸合理化克服了許多不合理的運輸現象,從而節約了運力,提高了貨物的通過能力,起到合理利用運輸能力的作用。同時,由于貨物運輸的合理性,降低了運輸中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這些對于緩解我國日前運輸和能源緊張情況具有重要作用。

二、運輸合理化的要素

物品從生產地到消費地的運輸過程中,從全局利益出發,力求運輸距離短、運輸能力省、運輸費用低、中間轉運少、到達速度快、運輸質量高,并充分有效地發揮各種運輸工具的作用和運輸能力,是運輸活動所要實現的目標。運輸合理化的影響因素很多,起決定性作用的有六方面的因素,稱為合理運輸的“六要素”。

1.運輸距離:運輸過程中,運輸時間、運輸運費等若干技術經濟指標都與運輸距離有一定的關系運距長短是運輸是否合理的一個最基本的因素。

2.運輸環節:每增加一個環節都會增加運輸的附屬活動和運費,減少運輸環節對合理運輸有促進作用。

3.運輸工具:選擇合適的運輸工具能有效的減少運輸時間和運輸成本,最大發揮所用運輸工具的作用,是運輸合理化的重要一環。

4.運輸時間:運輸是整個物流環節中花費時間較多的環節,運輸時間的縮短對整個流通時間的縮短有決定性作用。

5.運輸費用:運輸費用的高低決定了整個物流系統的競爭力,降低運輸費用是運輸合理化的重要環節。

6.運輸一致性:運輸的一致性是指在若干次裝運中履行某一特定的運次所需的時間與原定時間或與前幾次運輸所需時間的一致性,它是運輸可靠性的反映。

三、不合理運輸表現形式

1.空載

主要表現為雙程無貨載行駛、返程或啟程空駛等造成空載不合理運輸的原因:能利用社會化的運輸體系而不利用,卻依靠自備車送貨提貨,導致單程重車、單程空駛的不合理運輸;由于工作失誤或計劃不周,造成貨源不實,車輛空去空回,導致雙程空駛;由于車輛過分專用,無法搭運回程貨,只能單程實車,單程回空周轉。

2.對流運輸

對流運輸有明顯和隱蔽的兩種: 明顯是指同類貨物沿著同一線路相向運輸。隱蔽是指同類貨物有不同運輸方式在平行線路上進行的相反方向運輸。對流運輸的缺點主要包括:造成運力浪費,運費增加;商品流動速度降低;貨物損耗增加

3.重復運輸

是指一種貨物本可以直達目的地,但由于某種原因而在中途停卸重復裝運的不合理運輸現象。缺點:重復運輸延長了運輸里程,但增加了中間裝卸環節,延長了貨物在途時間,增加了裝卸搬運費用,而且降低車、船使用效率,影響其他貨物運輸。

4.過遠運輸

是指選擇進貨單位或調運物資時,可以采取近程運輸而未選取,舍近求遠而造成的拉長貨物運距的浪費現象。缺點:占用運力時間長、運輸工具周轉慢,占壓資金時間長。

5.迂回運輸

是指運輸時可以選取短距離卻選擇路程較長路線進行運輸的不合理形式。

6.運輸方式選擇不佳,表現為棄水走陸,增加成本;鐵路、大型船舶的過近運輸,延長運輸時間;運輸工具承載能力選擇不當,增加運輸成本;托運方式選擇不佳,運力浪費、費用加大。

四、實現運輸合理化的途徑

1.按照實際需求選擇合理高效的運輸方式

要根據所運輸貨物的運輸需求和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運輸方式。要綜合考慮自身資源,運輸成本,貨物種類,貨物數量,送達時間,用戶需求,交通工具載重量,不同運輸工具的經濟適用范圍等等方面。經過分析和計算,在全面規劃后進行運輸工具的選擇,人員的配置,以及不同運輸工具的聯運。面對客戶需求或自身利潤,做出最合理和高效的運輸規劃,完美完成運輸任務。

2.正確規劃運輸線路

規劃線路時,要避免對流運輸,甚至倒流運輸。要充分利用資源,避免運輸資源的浪費。要盡量發展直達運輸,減少中轉提高運輸速度,省卻裝卸費用,降低中轉貨損。其中必須注意的是要充分利用所有資源,不要造成資源的浪費。

3.提高運輸系統的信息化集成程度

在整個運輸任務中,要保證對貨物運輸狀態全面掌控。貨物地點,車輛狀態,中轉情況,貨物詳情等信息必須全面展現出來。同時也要把運輸過程的所有數據進行分析,對進一步的運輸規劃優化提供一定的決策支持。

4.正確判斷市場制定工作計劃

在進行運輸任務時,要對市場需求做出準確判斷。在運輸過程中制定嚴格而合理工作計劃,確保貨源充足。嚴格避免出現空載的情況。

5.正確對每批次貨物進行配置

每批次貨物進行合理配置,也要嚴格考察貨物價值及其運輸利潤,保證每次運輸的利潤最大化,避免無效運輸。

6.嚴格避免專車專用

要保證運輸工具和方式的多樣化,要對往返程的運輸計劃進行考慮,選擇正確的運輸方式配置,嚴格避免專車專用,導致空駛運輸。

7.合理利用社會資源

在選擇進行運輸任務時,要靈活機動,并不一定要自備運輸工具,自主選擇運輸方式??梢赃x擇社會物流運輸網絡,依靠第三方完成運輸任務。

8.通過流通加工,使運輸合理化

可以根據產品本身形態及特性問題,進行適當加工,就能夠有效解決合理運輸問題,例如,將造紙材在產地預先加工成干紙漿,然后壓縮體積運輸,就能解決造紙材運輸不滿載的問題。輕泡產品預先捆緊包裝成規定尺寸,裝車就容易提高裝載量;水產品及肉類預先冷凍,就可提高車輛裝載率并降低運輸損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