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朝中后期為何鴉片泛濫

2019-11-04 03:48
今古傳奇·雙月號 2019年5期
關鍵詞:鴉片

到底是什么因素導致中國人在極短的時間內迷戀上鴉片?難道鴉片真有無窮的魔力嗎?

鴉片曾被視為靈丹妙藥

提起鴉片,中國人首先聯想起的是近代遭受的恥辱,它往往勾起中國人一段段痛苦的回憶,甚至很多人會認為鴉片是中國近代苦難的根源。鴉片是毒品,現在無人不知??墒沁^去的幾千年中,鴉片大多時候被人們視為一種靈丹妙藥。

在大約距今3500年前的埃及墓穴里,人們發現了鴉片樣本。在埃及,鴉片被用來消膿腫、止頭痛、治外傷以及使吵鬧的小孩鎮靜。埃及紙草文書中有這樣一則處方:“將罌粟果漿與墻上的蒼蠅糞和在一起,進行過濾。連服四日,效果即現?!焙髞?,此法竟被全世界的人們采用。史料記載,歐洲直到近代仍有母親或保姆給不安靜的嬰兒服用鴉片,英國紡織女工因為白天工作非常辛苦,為了能在晚上得到充分休息,很多母親也這樣做。另外,鴉片還有抑制食欲的功能,窮人家的孩子服食鴉片后可以減少饑餓感,節省食物支出。

鴉片刺激了優秀文學與藝術的誕生,有學者認為18世紀末19世紀初歐洲浪漫主義文學的產生與鴉片有極大的關系。浪漫主義文學的核心就是想象的復蘇,這一切都需要使人暫時從思想上脫離塵俗的羈絆,因此作家需要鴉片的刺激。這一時期的浪漫主義作家如歌德、柯爾律治、華茲華斯、司各特、雪萊、拜倫、德·昆西等,他們相關作品的創作可能都多少與鴉片有關,有些作家還染上了鴉片癮。

鴉片的服用也絕不僅僅局限在普通人群之中,在許多國家的軍隊中也大量服用鴉片,并得到政府的許可。美國南北戰爭中,雙方的軍隊都離不開鴉片,因為在艱苦惡劣的戰爭環境中,服食鴉片可以有效地治療和預防流行性痢疾和腹瀉,還可以暫時解脫因思鄉或失去戰友而產生的痛苦。在歐洲各國軍隊中,鴉片大概是除酒類以外最受歡迎的東西了。

直到20世紀初,人們才對鴉片的危險性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在醫學上的使用逐漸減少。但是,此時鴉片已經在全球造成難以挽回的影響了。

明代中葉,印度人就已對鴉片成癮

從史料記載來看,罌粟傳入中國后,最初只是被當作一種觀賞性植物進行種植;宋代以后,人們逐漸了解了鴉片的藥用價值,在實踐中摸索出鴉片可主治痢疾、咳嗽、痔瘡等,并認識到這是一種猛藥,使用時要非常小心。明代中葉以前,中國基本上不存在食鴉片上癮的群體,因為鴉片的價格昂貴,只有富人才享用得起。而在同一時期,印度人已廣泛地使用鴉片了。

1513年,葡萄牙在印度的總督記載了印度人普遍使用鴉片的情況,他在寫給葡萄牙國王的一封信中說:“如果陛下能相信我,我會讓葡萄牙的所有土地都種上罌粟,并從中制出鴉片,鴉片正是此地所能得到的最好的商品……這樣,我們的工人就會大受其益,而印度人如果吃不到鴉片,就會失去一切?!笨梢娪《确厨f片的人數之多,這與300年后中國的情形何其相似??!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總督的話并未完全應驗,因為印度此后不僅沒有成為進口鴉片的大國,反而成了最大的鴉片生產和出口國。

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導致中國人在極短的時間內迷戀上鴉片?難道鴉片真有無窮的魔力嗎?

內外因的交互作用和巧合使中國人成為了鴉片的最大消費群體

鴉片在中國的泛濫成災有兩個基本的原因,一是外來各種因素的影響,二是中國自身的原因。內外因的交互作用和巧合使中國人成為了鴉片的最大消費群體,也使中國人在近代化過程中成為最大的犧牲品和最大的輸家。

外因容易看得清楚,在利益的驅動下歐洲人大量向中國走私和出口鴉片,導致鴉片數量大增,價格下降,吸食人數迅速攀升。但從根本上分析,這一切是由于中國人的內在需求引起的。需求旺盛,供應極其便利,價格越來越低,遂又引起更大的需求,這樣便形成了惡性循環。鴉片自17世紀中葉傳入中國后,吸食人數呈幾何級數增長。到19世紀后期,按照比較保守的估計,大約有400萬以上的中國人吸食(有人估計超過1000萬人)。那么為什么清朝中后期的中國人那么迷戀鴉片呢?這的確是一個非常難以回答的問題。

清政府明禁暗放,任憑鴉片泛濫

首先,18世紀以后,中國人口增加迅猛,生存壓力加大,加之經常戰亂,人們的安全感下降,避世厭世的情緒增加,于是很多人采取消極的態度對待,吸食鴉片就是其中的一種主要方式。其次,政府的無能和無為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到19世紀,清王朝表面上仍是一個“無所不有”的強大帝國,但實際的統治能力已經十分衰弱。就拿清朝軍隊來說,別說大規模作戰,就連一些小小的走私船隊都對付不了。那時中國還沒有海軍,不知海軍為何物,因為中國人對海洋以及海洋以外的地方毫無興趣。清朝軍隊的裝備仍以冷兵器為主,更無近代化的戰術和戰略觀念??梢韵胂?,這樣的軍隊怎能與后來入侵中國的裝備先進、訓練有素的英國海軍相對抗。也就是說,清朝政府雖然從主觀意愿上想阻斷鴉片的來源,但客觀上卻沒有這樣的能力。再次,中國是一個世俗化的國家,人們的行為主要靠自我、家庭的約束,但這種約束是道德上的。在清代,很多人認為吸食鴉片只是一種純粹的個人行為,它是否有違道德常引起人們的爭論。因而這種約束是相當松懈的。所以到最后,清政府只能采取明禁暗放的政策,任憑鴉片泛濫。

后來,直到國民黨執政時期,中國抽吸鴉片的情況仍沒有大的改變。日軍侵華期間,日本侵略者繼續鼓勵中國人吸食鴉片,他們想從靈魂深處徹底解除中國人的武裝。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政府痛下決心,采用一切強制手段消除鴉片禍患,到1960年,鴉片這個魔鬼終于結束了它在中國歷史上的生命。

(責編:陳毓婧;來源:《從天使到魔鬼:鴉片在中國泛濫成災的歷史真相》人民網2016年7月1日;作者:袁菡苓、高紅霞)

猜你喜歡
鴉片
太平天國與清軍的一筆奇葩買賣
6月歷史大事記
太平天國與清軍的一筆奇葩買賣
1821-1839年伶仃洋走私網絡的鴉片數量考
鴉片泛濫曾困擾美國很多年
美國類鴉片癮君子數量劇增
林則徐:憂國憂民,妙諫道光禁鴉片
邪正
阿富汗鴉片年產量創新高
民國種了多少鴉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