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米非司酮對子宮肌瘤的臨床治療效果

2019-11-05 09:10文波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17期
關鍵詞:激素水平米非司酮子宮肌瘤

文波

【摘 要】目的:對將米非司酮應用在子宮肌瘤患者的治療當中的臨床效果展開有效的分析。方法:本次研究時間處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樣本為此區間內本院診治的子宮肌瘤患者,研究樣本數量為118例,從中隨機選擇59例患者給予達菲林治療作為對比組,余下59例患者給予米非司酮治療作為觀察組。結果:觀察組患者的促卵泡激素、孕酮、雌二酮與黃體生成素的水平均比對比組低,P<0.05。結論:子宮肌瘤患者運用米非司酮進行臨床治療,其臨床效果極佳。

【關鍵詞】子宮肌瘤;米非司酮;激素水平

文章編號:WHR2019021003

子宮肌瘤被納入臨床婦科疾病的范疇,此種腫瘤表現為良性。如果患者子宮肌瘤體積比較小,并且沒有出現顯著的臨床表現,患者能夠不予治療[1]。若患者的子宮肌瘤體積逐漸增大,會導致患者出現下腹墜脹與陰道非正常出血等臨床病癥?,F在臨床上主要采用藥物方式來治療子宮肌瘤,比較常用的臨床藥物為達菲林,但達菲林的治療效果并不能夠讓患者滿意。有醫學者通過臨床實踐發現對子宮肌瘤患者運用米非司酮藥物治療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2],為了驗證米非司酮的具體效果,本次研究中給予59例患者米非司酮藥物治療,現將研究詳細內容與效果作如下闡述。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時間處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樣本為此區間內本院診治的子宮肌瘤患者,研究樣本數量為118例,在隨機均勻的原則基礎上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比組。觀察組患者的年齡為24~40歲,平均年齡為(35.52±1.34)歲;對比組患者的年齡為25~39歲,平均年齡為(34.67±1.48)歲。比較上述兩組患者的數據,P>0.05。本次研究獲取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申請同意書,且全部患者都已經正確填寫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患者都已經確診為子宮肌瘤;患者都出現下腹疼痛、月經量明顯增多等臨床表現;患者在近3個月內沒有服用過激素類藥物。排除標準:患者伴隨子宮附件腫瘤;患者對米非司酮與達菲林藥物過敏。

1.2 方法

對比組患者在進行治療的時候運用達菲林(生產廠商:F.Hoffmann-La Roche Ltd,國藥準字:J20090076),醫生囑咐患者在月經來潮的第1天,采取肌肉注射的方式用藥,每間隔4個星期注射1只,需維持4個月的治療。觀察組患者在進行治療的時候運用米非司酮(生產廠商:廣州郎圣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3480),患者每日口服米非司酮,12.5mg/次,1次/d,需維持3個月的治療。

1.3 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需要對兩組患者的促卵泡激素、孕酮、雌二酮與黃體生成素的水平進行統計學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取得的均為計數數據,對這些數據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 20.0處理,計量數據則以均值±標準差呈現,用t進行測定,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促卵泡激素、孕酮、雌二酮與黃體生成素的水平均比對比組低,P<0.05。數據詳見下表1。

3 討論

在女性生殖系統的器官中,子宮占據重要地位。子宮能夠促使女性產生月經,并可以為受精卵發育創造優良的環境。子宮被納入肌性器官的范疇內,其形狀大概表現為一個上寬下窄的三角形。人體盆腔的中央便是子宮所在位置。子宮主要包含內膜層、漿膜層與基層這三個組織結構[3],內膜層可以通過周期性變化而讓女性產生月經,卵巢激素水平會對內膜層的功能造成一定的影響。子宮肌瘤的出現主要是因為患者子宮平滑肌細胞出現增生。子宮肌瘤患者以中年女性居多。有相關臨床研究表明大約有21%~24%的育齡期女性患上子宮肌瘤[4]。早期子宮肌瘤患者并不會出現典型的臨床癥狀,但是患者子宮肌瘤體積明顯增大之后,患者會發生便秘與下腹墜脹等現象。若患者的子宮肌瘤病情比較嚴重,則有可能會給患者的生育能力帶來不利影響,還有可能會出現不孕或子宮異常出血等并發癥?,F在臨床上對于子宮肌瘤的生成原因還沒有明確的說法,但大部分醫學者覺得子宮肌瘤的出現與患者雌激素、性激素、孕激素與生長因子的變化存在較大的關聯,同時遺傳基因等也與子宮肌瘤的出現有一定的關聯。

現在臨床上主要采用手術療法與藥物療法來有效治療子宮肌瘤,手術療法包含了子宮切除術與子宮肌瘤切除手術等,患者采取手術療法,會導致其子宮受到較大的損傷,十分容易導致患者出現不孕癥。所以大多數子宮肌瘤患者會選擇藥物療法進行治療。以往子宮肌瘤治療時會采用達菲林藥物,達菲林在臨床上屬于促性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的范疇,達菲林能夠在患者的垂體分泌卵泡生成素與黃體生成素中起到明顯的抑制作用,以此導致其雌激素的分泌量明顯減少。但有關臨床資料表明運用達菲林對子宮肌瘤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并不好。米非司酮被納入臨床孕激素受體拮抗劑的范疇內,該藥在患者體內的孕酮、雌二醇、促卵泡激素與黃體生成素等水平降低當中都可以發揮作用,導致卵泡無法正常發育,從而使得子宮肌瘤的生長速度減慢。同時米非司酮還可以讓患者雌激素的分泌得到明顯抑制[5],導致患者閉經,使得患者的經期出血量得到一定的減少,進而幫助患者進行貧血糾正。

本次研究中給予對比組患者達菲林藥物治療,給予觀察組患者米非司酮藥物治療,經由統計學方法分析得出的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促卵泡激素、孕酮、雌二酮與黃體生成素的水平均比對比組低,由此可說明相較于達菲林藥物治療,運用米非司酮藥物治療的效果更佳??偨Y以上敘述內容可知,子宮肌瘤患者運用米非司酮進行臨床治療,能夠讓患者的卵巢激素水平得到明顯降低,具有較高的用藥安全性。

參考文獻

[1] 王曉紅.米非司酮對子宮肌瘤術后復發風險及性激素水平的影響分析[J].北方藥學,2019,16(01):118-119.

[2] 楊敏峰.不同劑量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效果觀察及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36):132-133.

[3] 劉林楓.對子宮肌瘤患者使用米非司酮進行治療的效果探討[J].當代醫藥論叢,2018,16(21):111-112.

[4] 鄭海霞.米非司酮對子宮肌瘤的臨床治療效果觀察[J].北方藥學,2018,15(11):60-61.

[5] 祁存鳳.不同劑量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效果比較[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05(87):55

猜你喜歡
激素水平米非司酮子宮肌瘤
小劑量左甲狀腺素對良性甲狀腺結節的治療效果及促甲狀腺激素水平分析
鹽酸胺碘酮輔助治療對小兒心律失常的療效及甲狀腺激素水平的影響
促甲狀腺激素水平與2型糖尿病患者周圍神經病變的相關性
臨床護理路徑在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
中藥湯劑聯合米非司酮治療異位妊娠臨床觀察
研究B超在婦女子宮肌瘤鑒別診斷當中的臨床應用
腹腔鏡下行子宮肌瘤剝除術的臨床觀察
子宮動脈灌注栓塞術在中央性前置胎盤引產中的安全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