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芻議寧式老家具的傳統工藝與現代陳設

2019-11-05 05:32俞明海
鴨綠江·下半月 2019年8期
關鍵詞:陳設寧波家具

俞明海

摘要:寧式家具植根于浙東地區的傳統文化,其家具裝飾手法和制作工藝為我們留下了觀摩學習的寶貴遺產。探討寧式家具的各種雕刻裝飾、骨木鑲嵌等傳統手法,從中探尋寧式家具在文化、技術與室內陳設上的獨到魅力,為現代家具設計及室內陳設的推陳出新創造必要的條件。

關健詞:寧式家具;傳統工藝;傳承

寧波及舟山地區的傳統木作被稱為寧式家具,是我國的四大古典家具之一。明清及民國時期是寧式家具制作的高峰期,既有以紫檀、雞翅木、酸枝、花梨木等為主要用材的硬木家具;也有以楠木、櫸木、黃桅、樟木、杉木、木荷等軟木材料制作的民間家具。寧式家具之精巧在于鑲嵌、雕刻、上漆和木工這四大工藝,將藝術與技術完美融合,體現家具富麗堂皇的藝術價值。鑲嵌是傳統家具制作常用的工藝,通過鑲嵌象骨或牛骨、黃楊、螺鈿等材質,表現家具富貴的審美價值。

一、寧式家具傳統工藝緣起

寧波地區的鑲嵌工藝在唐代時就已應用,至明清后開始盛行。比較有特色的鑲嵌是牛骨與黃楊木合嵌(圖1 攝于烏鎮江南百床館),晚清以后,寧式家具多以鑲嵌工藝點綴,這種裝飾工藝與建筑、家具結合,使其藝術與實用性更趨統一。史載1200多年前,鑒真和尚自舟山出海東渡日本后,在奈良建唐招提寺,同時制作僧尼專用的“雙陸盤”、“紫擅木棋盤”等,以明州(今寧波地區)古鑲嵌裝飾,至今已被日本認定為重要文化財。在寧波市郊東錢湖鎮綠野岙村,有宋代“會稽郡王”史浩祖父史詔墓,墓前有梅園石雕刻的石椅,椅座面寬0.5米,通高1米,椅檔起劍脊線,造型準確,比例適度,是寧式家具椅子樣式的先例,為國內800年前唯一遺留的南宋座椅實物造型。中央工藝美院的陳增弼教授在寧波考察甬作家具時稱它是國寶。至清朝康熙、雍正年間(1662—1735年),寧波骨木鑲嵌從木雕分化出來,成為一門獨立的美術工藝行業。經過近80年的發展與完善,到了乾隆年間,骨木鑲嵌的技藝已相當成熟,與當時的廣東象牙嵌、揚州螺鈿嵌并駕齊驅。當時專業的骨嵌技師已發展到百多人,在現在的寧波靈橋、藥行街出現了許多制作骨木鑲嵌的大型工場。

二、寧式家具的典型裝飾元素

寧式家具的木雕工藝具有獨特的浙東地域性元素,裝飾手法多樣,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拷頭”(圖2 千工床上吉子)和“吉子”(圖3吉子2)裝飾。

(一)“拷頭”裝飾

“拷頭”又稱“一根藤”裝飾,是把眾多小木檔用格角透榫、人字肩榫等技法橋接起來。每個小木檔皆在兩端分別制作卯和榫,由匠人將榫頭拷入槽內,所以叫“拷頭”。制好的拷頭像根藤一樣連綿不斷,故又稱“一根藤”裝飾。常用于床榻類家具的圍欄、桌椅的立墻等家具構件中。

(二)“吉子”裝飾

“吉子”裝飾是匠人長期手工創作形成的技術模式。吉子是種小型的透雕構件,作為家具中雕件之間的連接物,其題材及形制豐富多彩。形狀各異,是寧式家具最具活力的點睛之筆,吉子上的雕刻圖案有常見的吉慶圖案,也有花鳥人物等國畫內容。常用的有蝙蝠、獅子、鹿、靈芝、桃子等用來表示福、祿、壽的吉祥意蘊。

寧式家具主要流行在浙江東部的寧波和舟山一帶,其做工最繁縟精良的莫過于“萬工轎”及“千工床”(圖3千工床上的拷頭與吉子),結構嚴謹,極盡奢華。特別是其能與江南一帶的建筑造型相匹配,渾然一體,廣受青睞。使其使用范圍突破浙東沿海拓展到蘇南、上海及其他更多地方,現存天一閣的“千工床”是清末寧波市西門外工商大戶張志田所用,花費三年時間,僅雕刻一項就用工三千余,絕大部分為骨木鑲嵌。這張“千工床”集中了當時骨木鑲嵌之大成,是寧波地區骨木鑲嵌的瑰寶。

寧式家具的鑲嵌在方法上有高嵌、平嵌和混嵌三種。它在歷史上曾作貢品。光緒14年間,寧波地方官曾為慈禧進貢了一對寧式骨木和嵌的八角方茶幾?,F陳列于北京頤和園樂壽堂,樂壽堂原來為2層建筑,是乾隆侍奉其母親休息的地方。由于乾隆的母親信佛,堂的上層布置成佛堂陳設,堂內的陳設布局是:明間正中安設地平、寶座、宮扇、照背。地平兩邊安設高足香幾、書案,幾案上放置蓋匣、冊頁。案下設盆景,堂內面東還安有寶座、高足香幾、包廂床、冠架、炕桌、炕案、炕屏、插屏鏡、三足鼎、繡墩、寶椅、掛屏等物。1860年以后,慈禧修建頤和園時,將樂壽堂改為單層建筑,作為自己的寢宮,重新置辦的陳設雍容華貴,僅憑1902年的陳設冊記錄:樂壽堂中有古銅器223件,各式瓷器223件,紫檀雕龍寶座及各式硬木家具178件,茶幾、如意、音樂柜、炕魚桌等天字號陳設248件,共計416項872件陳設物品。

另外烏鎮江南百床館里的清代拔步床通體用料黃楊木,長217公分,深366公分, 高292公分,前后共有三疊,此床用工千余,歷時3年方才雕成,其裝飾華麗、人物風景雕嵌精熟,在3厘米高的人物造型上,五官清晰,衣紋正確,足見當時鑲嵌工人技術之高超,不由人不由衷地感嘆華夏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民間匠人的高超工藝及對結構造型的藝術感悟力。

寧波骨木鑲嵌工藝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龍山文化時期。如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一具嵌鑲棺木上,可以找到獸骨和螺鈿混嵌的圖案。史書記載骨木鑲嵌在殷代已經列入“六工”之一(即土、金、石、玉、獸草)。骨木鑲嵌工藝在我國流傳很廣,江蘇省揚州的漆器也有過骨嵌;京、漢、粵等繁華城市更是頻見骨嵌面世,但能歷代相傳、推陳出新的還是浙東的寧波地區。

寧波、舟山以其天然海港發達而成為南宋對外貿易的主要口岸。手工業、商業隨之繁榮,專業作坊、工場和會館等相繼出現,特別是木器業的迅速發展,給骨木鑲嵌工藝提供了發展場地。寧波、舟山地處浙東沿海,歷史上,舟山群島是著名海產地,盛產黃魚膠。寧波平原主產稻谷,河蚌豐滿,丘陵則出產竹木,骨木鑲嵌必不可少的魚膠、牛骨、竹木、貝殼等價格低廉,隨手可得。在此基礎上,經過漫長歲月的洗禮,逐漸形成了骨木鑲嵌的固定模式。這種工藝手法在乾隆至道光年間達到鼎盛時期。寧波地方志記載:“圖案古拙,幾同漢畫,手藝精絕,湊雕工致”。骨木鑲嵌涵蓋門類比較多,實用性強,包括傳統家具、門窗建筑裝飾、生活用品等。常用的題材多以民間傳說、生活風俗、歷史故事、梅蘭竹菊等帶有吉祥寓意的圖案為主,與華夏傳統文化一脈相承。目前寧波市已把它列入傳統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三、寧波骨木鑲嵌工藝的藝術價值與經濟價值

骨木鑲嵌作品造型古拙高雅,集裝飾性和藝術性為一體,具有極高的藝術和經濟價值。骨木鑲嵌的藝術價值表現在骨木鑲嵌的雕刻技藝和畫面構圖上。雕刻技藝方面,骨嵌拼雕工巧,畫面形象具有民間裝飾性特點,技師為了使木材上挖去的部分與鑲嵌上去的骨片互相鍥咬,必須對形象的輪廓加以概括與夸張,形成多孔、多節、多枝、多棱角、多曲線、多塊面的結構。寧波骨木鑲嵌采用鋸嵌為主。即平嵌線刻或高嵌浮雕。前者以三角刀用細線陽刻,用柔和或挺拔的刀法來刻劃線條。后者脫胎于木雕技法,以熟練的刀法抓住大塊面,層次分明,古拙俊美。畫面來自兩個方面,一種是臨摹書家“丹青體”,繪畫性強;另一種是由技師靠經驗自行設計“古體”。這種構圖布局吸收了漢武梁柯的石刻藝術和漢墓壁畫畫像磚的特點,具有強烈的裝飾性。不論疏密,講究勻稱;人景并茂,山水相映。畫面采用散點透視,不受空間局限,適宜于表現復雜的場景。

寧波的骨木鑲嵌工藝技法由來已久,明末清初,銅鋸絲的應用使木嵌技術加快發展,同時由于紅木原料的進口,更加促進骨嵌的迅速發展。經過木雕、實剔木雕、木嵌、骨木合嵌幾個過程,骨嵌藝術最終形成固定風格,很快在寧波地區民間家具上廣泛使用。當時的寧波及浙東北地區凡有婚慶喜事,都是選購骨木鑲嵌家具來體現排場,幾乎每家都有幾件骨嵌家具來裝點生活,其經濟價值極高,除暢銷省內各地外,還大量銷往長江中下游和東南沿海一帶,流傳極為廣泛。筆者在廣州荔灣博物館的西關大屋內也見到了一張寧式鑲嵌眠床(圖4)??梢妼幨郊揖咴谕砬迕駠鴷r候已相當普及。1840年之后,寧波成為五口通商口岸,許多留存的骨木鑲嵌精品流向海外,甚至一些歐美國家先后慕名來寧波搶購。如今在寧波仍有一批工藝美術廠繼承和發揚了該項工藝,開發了更多的骨木鑲嵌工藝品、旅游紀念品遠銷海內外。

四、寧式家具在現代室內陳設中的傳承和發展

(一)寧式家具裝飾元素的現代應用

寧式家具實際上是投射在木作物件上的地域文化并依附于地域文化而存在,地域文化具有歷史的繼承性和延續性。隨著人們生活質量和審美水平的提升,人們對室內陳設及家具款式的要求不斷提高,更加注重居住的精神和文化內涵。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傳統物件被廣泛應用于室內陳設,這種新中式陳設的需求已愈來愈成為目前的一種流行趨勢。

由于過去的家具尺度較大,通常都是在粉墻黛瓦的舊式民居中使用,老宅子的層高一般都超過3米,適合舊家具的陳設?,F在隨著商品房的開發及人們對居住方式的多元化追求,傳統家具陷入尷尬地位,尤其是晚清及民國時候的舊家具,由于其體量及款式不受年輕人待見而廢棄,筆者也淘到一些市面上的這種家具,并把它修復應用在現代室內陳設中,充分展示寧式老家具在現代室內陳設中的獨特魅力,期望更多人珍惜、愛護并欣賞老工匠們經年累月打造的優秀傳統文化并使其傳承延續。

(二)寧式家具裝飾元素的現代處理方式

傳統家具在現代室內陳設中的應用方法一般分為三種,一種是將傳統裝飾構件直接運用在陳設設計中,如形態優美的“一根藤”裝飾,筆者就是將以“一根藤”為主構的七彎床面嵌掛在客廳主墻面,充分彰顯傳統底蘊。第二種是將老舊家具修復后直接陳設于現代家居中使用;最后一種是將廢棄的古典家具零散構件收集起來分門別類的歸檔,提取其中的傳統精華,然后再將其裝飾元素重構后融入現代室內陳設中,對寧式家具裝飾元素進行處理的主要手法有:提取、重構、變形、替代、融合等。

(三)寧式元素在現代商品房室內陳設設計中的應用

“一根藤”裝飾在傳統寧式家具的七彎涼床(圖5 包玉剛家的陳設)、擱幾架、半桌上都比較常見。筆者曾淘到民間廢棄的花梨七彎床掛面。修復后嵌掛在客廳的主墻面,產生典雅的室內氛圍,這也為寧式老家具的重新利用提供了更多的想象和發揮空間。另外,床掛面上精美的吉子可重新鑲框裝飾書房等地,也可提取吉子和吉子板上的吉祥圖案,運用到室內軟裝飾織物上。將民間傳統圖案結合粗棉布或絲質材料做成靠墊、桌墊、壁掛、沙發套或墻面貼飾。雖然一些復雜的圖案已不適合現代人的生活方式,但有些簡單紋樣,如幾何圖紋仍可運用于現代家居。對于復雜的紋樣,我們可以省略其繁瑣的局部、突出圖案的特征,使圖案更加平展和單純化,也可對復雜的紋樣進行幾何重構,以此達到神韻突出、造型簡約的目的。

五、結語

寧式家具現在的存在形式多為博物館及民間收藏,或者直接廢棄。如何讓舊寧式家具和現代家居生活融合,讓寧式家具承載的歷史文脈更好的傳承是我們今后思考的重點。將舊寧式家具構件應用到現代室內陳設中,使其典型裝飾元素現代化是一條不錯的思路,而且具備可行性。同時在將傳統家具運用到現代室內設計的過程中,針對相關主題,找出與之契合的表達方式,讓寧式家具的神韻在現代家具及家居中煥發更加深沉的藝術魅力。

參考文獻:

[1]吳慈.寧式傳統家具十二大特色[M].浙東文化.1998(2)

[2]吳濱,趙維揚.甬上工巧拾萃[M].寧波:寧波出版社,1995.

[3]張炳晨.明清寧式家具(一)寧式家具的歷史淵源[J].家具,2007,1:96

[4]陳立未.寧式家具的地域風格及在當代的傳承和創新之研究[D].

[5]婁軍委.浙江傳統家具研究[D].中南林學院,2004:53

[6]劉超英.寧式家具藝術[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8(7).

(本文為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2018年度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師資建設課題論文)

猜你喜歡
陳設寧波家具
一圖看懂寧波金融“五強”提升工程
家具上的“神來之筆”
一圖讀懂寧波
家具設計·互動
拖起明天的希望
論室內陳設藝術在空間中的作用
喜相迎
家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